【一周芯热点】荷兰发布芯片管制新规:DUV对华出口也需申请许可证 紫光集团宣布重要人事任命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集微网消息,荷兰发布芯片管制新规:DUV对华出口也需申请许可证、紫光集团宣布马道杰新任紫光展锐董事长,接班吴胜武、继当选董事后,蒋尚义出任讯芯董事长一职......一起来看看本周(6月26日-7月2日)半导体行业发生了那些大事件?

1.荷兰发布芯片管制新规:DUV对华出口也需申请许可证

据荷兰政府网站消息,荷兰公布了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将限制ASML的更多芯片制造设备运往中国。

新的出口管制规定将迫使ASML在出口一些先进的深紫外光刻(DUV)系统时申请出口许可证。荷兰政府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这些措施将于9月1日生效,并于周五在荷兰官方公报上公布。

对于荷兰政府的最新规定,ASML发布声明称,今天,荷兰政府公布了关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的新规定。正如3月初宣布的那样,新的出口管制重点是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包括最先进的沉积和浸入式光刻系统。由于这些出口管制规定,ASML将需要向荷兰政府申请其最先进的浸入式DUV光刻系统(TWINSCAN NXT:2000i及后续浸入式系统)的所有货物的出口许可证。荷兰政府将决定是否批准或拒绝所需的出口许可证,并就任何适用的条件向该公司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ASML表示,公司将继续遵守适用的出口法规,包括荷兰、欧盟和美国的法规。荷兰新的出口管制条例将于2023年9月1日生效。ASML可以在该日期之前开始提交出口许可证申请。荷兰政府将根据具体情况批准或拒绝这些申请。

2.荷兰机构:ASML可按美国规则禁止雇佣特定国家的求职者

据路透社6月26日消息,荷兰人权机构裁定,ASML可按照美国的出口管制规则,禁止雇佣来自伊朗、叙利亚、古巴、朝鲜、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求职者,防止其获得美国敏感技术。尽管荷兰当地的法律没有做出类似的规定,但该机构认为ASML应该遵守美国的法规。

作为世界最先进的光刻机制造商,ASML与美国有深度技术合作,并且在美国也有大量业务。荷兰人权机构在6月16日的裁决摘要中表示:“美国有关部门提出的规定,在一些情况下在美国本土以外的地区也有影响力。”这意味着美国出口管理条例(EAR)虽然并非由荷兰颁布,但对ASML仍有约束力。

荷兰鹿特丹的一个反歧视基金会对ASML招聘时限制国籍的行为提出抗议,称荷兰法律不允许基于国籍的就业歧视。不过ASML辩称,违反美国法规可能导致公司受美国制裁,从而导致业务停滞。

ASML在6月26日的回应称,对这一结果感到满意。荷兰人权机构描述了一份ASML提交的流程图,其中展示了对员工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员工是否从事和美国EAR规则有关的工作。如果是,那这些员工的国籍必须在美国商务部D:1、E:1、E:2国家分类之外,或者在这些之外的国家拥有永久居留权。

3.英伟达:对华限制AI芯片出口将使美国行业永久失去机会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官员正在考虑收紧出口管制规则,更大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出口中国。英伟达财务主管克雷斯(Colette Kress)表示,美国若限制企业向中国出口AI芯片,虽不会对该公司产生立即、实质的影响,但将导致美国行业永久失去在中国的发展机会。

克雷斯说,“从长远来看,禁止向中国出售我们的‘人工智能芯片’的限制将导致美国工业永久失去在全球最大市场之一竞争和领先的机会,并对我们未来的业务和发展产生影响。因为财务业绩表现显而易见。”

英伟达专注于图形处理单元(GPU),其产品在人工智能方面表现出色。

克雷斯表示,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所在的数据中心部门大约有20%至25%的收入来自中国,尽管这包括许多不受美国限制影响的产品。她表示,如果实施限制,不会立即产生重大的财务影响,因为英伟达的芯片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量很大。

一位投资者表示,英伟达或许能够通过调整其芯片以满足法律规定来应对人工智能芯片禁令的影响。去年9月,英伟达曾表示,美国官员要求该公司停止向中国出口两款用于人工智能工作的顶级计算芯片。随后,英伟达专供中国一款名为A800的新型先进芯片,以满足出口管制规定。

4.紫光集团宣布:马道杰新任紫光展锐董事长,接班吴胜武

6月27日,紫光集团宣布,委派集团执行副总裁马道杰先生任紫光展锐董事并选派其为紫光展锐董事长。原由紫光集团委任的紫光展锐董事吴胜武先生不再担任紫光展锐董事、董事长。吴胜武先生作为紫光集团执行副总裁,集团将另有任用。

紫光集团旗下核心企业紫光展锐,是世界领先的平台型芯片设计公司,全球公开市场3家5G芯片企业之一。

紫光集团表示,高度重视紫光展锐在通信领域的创新引领与持续增长,为进一步助力紫光展锐的高质量发展,加强公司战略规划与管理,紫光集团委派集团执行副总裁马道杰先生任紫光展锐董事并选派其为紫光展锐董事长。

据悉,马道杰,1986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系,获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后获得挪威管理学院信息通信管理硕士学位及法国雷恩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紫光集团执行副总裁、执行委员会委员、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5.紫光展锐上亿股权被冻结

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北京冠华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冻结股权数额达1.39亿元,冻结期限自2023年6月26日至2026年6月25日。

2010年11月,北京冠华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王礼真,注册资本10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技术培训、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等。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出现在其“被投资企业”名单中,投资数额13976.4673万元。

紫光展锐官网显示,其具备大型芯片集成及套片能力,产品包括移动通信中央处理器,基带芯片,AI芯片,射频前端芯片,射频芯片等各类通信、计算及控制芯片等,场测覆盖全球133个国家,通过全球260+运营商的出货认证。

6.63亿美元!日本宣布收购光刻胶生产公司JSR

据彭博社报道,日本政府公布了一项价值63亿美元的交易,宣布收购光刻胶生产公司JSR Corp.,以将其私有化。

JS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日本政府支持的投资公司(JIC)计划在12月份左右以每股4350日元(30.40美元)的价格向股东提出收购要约。JSR表示,总收购价格高达9039亿日元。

报道称,此举可能有助于日本扩大对制造先进半导体所必需的化合物即光刻胶的控制,以获得更大影响力。

6月24日,外媒报道称,日本政府支持的JIC正商谈以1万亿日元收购用于半导体生产的光刻胶生产公司JSR。日本投资公司计划最早今年提出初步收购意向。如果进展顺利,JSR可能会在2024年被东京证交所摘牌。

据悉,JSR成立于1957年,是世界领先的光刻胶制造商,也是控制全球氟化聚酰亚胺和氟化氢供应的三大日本公司之一,另外两家是信越化学(Shin-Etsu Chemical Co.)和东京应化工业(Tokyo Ohka Kogyo Co.)。

东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生院教授铃木一人 ( Kazuto Suzuki)表示,“关键是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地位。因此,政府正在继续进行这些战略投资。如果政府接管,它就不会面临海外收购的风险。”

7.传小米印度内部重组 拟将员工人数降至1000人以下

据BusinessWorld报道,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小米位于印度的子公司前员工和现员工表示,由于内部重组、市场份额下降以及印度政府机构的审查力度加大,小米印度的员工人数将减少至1000人以下。在2023年初,小米印度雇佣了大约1400到1500名员工,但在过去的一周,大约有30名员工被解雇,预计未来几个月还会有更多的裁员。此次重组将决策权集中到中国母公司手中,自今年年初以来,裁员一直在逐步进行。

小米印度的一位发言人称,员工人数的决定是基于业务前景的,印度当地的管理层仍然拥有权力,员工调整是根据市场情况和业务预测做出的,公司将继续在必要时招聘。不过小米的另一位高管透露,领导团队在今年年初就被指示找出表现不佳的员工,并制定绩效改善计划(PIP),以便更容易根据绩效理由解雇他们。

此次裁员恰逢公司内部重组,决策权已主要移交给中国母公司。几名员工认为,这种变化是小米市场份额下降的核心原因。小米印度和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不同意这一观点,将市场份额的下降归因于1万卢比以下手机市场的需求疲软。

8.30亿元!大基金二期参与华虹科创板IPO

6月28日晚间,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 01347)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II、国泰君安及海通证券于当日订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II认购协议,据此,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II将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建议人民币股份发行,认购人民币股份发行项下认购总额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股份(视乎配发情况而定)。

证监会本月6日同意华虹半导体科创板IPO注册。招股书显示,华虹宏力本次IPO拟发行不超过4.34亿股新股,拟募资额高达人民币180亿元。若华虹宏力成功上市,将成为继晶合集成、中芯集成之后,上交所科创板年内第三家上市的晶圆代工厂。

公告指出,华虹半导体、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II、国泰君安及海通证券于2023年6月28日订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II认购协议。

华虹半导体董事会认为,人民币股份发行将使该公司能透过股本融资进入中国大陆资本市场,从而拓宽公司的筹资管道及股东基础,并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

9.继当选董事后,蒋尚义出任讯芯董事长一职

据台媒经济日报报道,鸿海集团转投资系统模组封装厂讯芯6月28日股东会改选新任董事,其中鸿海半导体策略长蒋尚义获选,讯芯随即召开新任董事会,推举并通过了蒋尚义出任新董事长一职。

讯芯原任董事长徐文一在股东会后表示,蒋尚义在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德高望重,是优秀的半导体人才。蒋尚义对半导体产业熟悉,对于鸿海集团旗下半导体相关子公司发展方向也提出宝贵意见。

据悉,蒋尚义先后在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德州仪器、惠普、台积电等企业任职。去年11月份,鸿海宣布邀请蒋尚义博士担任集团半导体策略长一职,直接向董事长刘扬伟汇报,未来将提供鸿海科技集团于全球半导体布局策略及技术指导。

报道称,鸿海集团在马来西亚投资8英寸晶圆厂、在山东青岛投资新核芯科技晶圆凸块(bumping)封装、加上讯芯系统级封装(SiP)和系统模组,属于上、下游整合和集团“3+3”策略布局的一环,蒋尚义也在内部提出规划与整合意见。

10.联电加快收购厦门联芯,预计一次性完成

联电6月28日公告,原定斥资人民币48.58亿元(约新台币214.97亿元)、分三年向厦门金圆产业发展及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创业投资合作企业买回其手上厦门联芯12吋厂股权交易案,将改为全数一次完成,日后联电认列联芯获利比率也将增加,有助财报表现。

联电表示,由于购回价格不变,加上原本预计回购的时间上有些延迟,因此不论是分三次或是一次性买回联芯股权,对公司财务业务完全没有影响。

联电强调,比较重要的是,过去这几个月双方还在讨论股权交易合约细节,现在等于拍板定案,联电购回联芯股权的动作很快就可以发生,往后认列联芯获利比率也会增加。

联芯是联电赴大陆首宗12吋厂投资案,由联电集团、厦门市政府及福建省政府共同合资,其中,联电集团出资近七成,陆资占比30.0496%。厦门市政府由旗下金圆产业发展出资,福建省政府则由旗下电子信息产业创业投资出资。

联电去年4月董事会决议,斥资人民币48.58亿元,向厦门金圆产业发展及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创业投资合作企业买回其手上联芯股权,当时拟以60%、20%及20%的比率、分三次,在连续三年完成交易,如今执行计划调整,相关交易将全数一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