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都农牧,保卫“1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斑马消费 范建

最近两个月,鹏都农牧的股价稍有波动,公司上下和所有投资者的神经瞬间紧绷。

在1元这个生死线上,公司已开展了多次拉锯式保卫战。

投资者对公司的预期严重不足,回购、增持等各种手段都用上了,仍于事无补。

如不能尽快改善业绩,鹏都农牧的1元保卫战,势必变成一场持久战。

1元保卫战

去年至今,不太好的预期,始终笼罩在鹏都农牧(002505.SZ)的头顶。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一直处于历史低位,且持续下行。甚至,屡屡触及1元生死线,“1元保卫战”成为了公司当前最紧迫的战事。

4月19日,鹏都农牧下跌2.94%,收于0.99元/股,首次跌破1元,不免公司上下一阵胆寒。

度过一个难熬的周末,周一,公司股价上下波动,终以微涨收盘,1.01元的收盘价,让公司获得了喘息之机。

然而,随后的4月23日-25日,股价再度连续大跌,被死死按在了生死线以下。直到26日和27日,连续两个涨停,才将土已埋到脚踝的鹏都农牧,将葬坑中救了出来。

过了大概半个月稍微安稳一点的日子,鹏都农牧的神经再度紧绷,连续几个交易日的大跌之后,5月15日,收盘价再次来到0.99元。17日,大涨5.15%,收于1.02元/股,收复失地。

悬着的心没有放下几天,5月23日,鹏都农牧股价又一次跌破1元,次日,市场还用一个跌停,给了公司一顿暴击,当天收于0.88元/股。战场的形势,对鹏都农牧越来越不利。这一次,鹏都农牧被压制了长达7个交易日,直到6月3日,股价收于1.03元,才再次从战壕里探出头来。

也就是探了一下头。6月4日、5日,鹏都农牧股价再一次跌到1元以下,风险如影随行。

公司很早就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今年2月6日,董事会通过决议,以5000万元-1亿元资金,不超过2.13元/股,进行股份回购。

在这紧急关头,鹏都农牧的回购动作很快。2月29日首次实施,到4月30日就完成了5000万元回购任务,最高成交价1.37元/股,最低0.93元/股。可是,这一批“弹药”打出去,并没有左右战局的走势。

5月28日,公司重新招募了一批“敢死队员”。董事长田翊领衔,率7名董事、高管计划增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今年3月刚刚就任。这些高管们,计划在未来6个月里,合计出资350万元-700万元增持。钱不多,只能算是一种态度吧。

同一天,控股股东鹏欣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鹏欣农投、西藏厚康、西藏和汇,也出台了“救市”计划,拟在5个月内增持鹏都农牧1%-2%股份。

话音刚落。5月30日、31日,西藏和汇就连续出手,累计增持了1.31%股权。尽管已达到了增持计划的下线,但是,鹏欣集团并没有就此收手的意思。毕竟,战场的形势仍不明朗。

业绩重度承压

鹏都农牧原名大康牧业,于2010年登陆深交所主板,为国内较早上市的生猪养殖企业。

然而,上市两年,公司就遭遇市场环境突变,生猪价格剧烈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2012年,陷入经营困境。

这时,实际控制人陈黎明,提议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募集资金,来挽救危局。

2014年4月,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由陈黎明变为鹏欣集团和姜照柏。

姜照柏入主之后,志不在养猪,而是牛、羊、乳制品,以及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短短两三年间,展开了一系列收购。拥有了安徽涡阳的肉羊养殖场、新西兰的牧场。2016年,公司还曾筹划联合澳洲投资方,以3.70亿澳元,收购澳洲最大的私有土地拥有者Kidman 公司,拿下总面积达101411平方公里(相当于浙江省)的巨型肉牛养殖基地。

这宗交易,由于受到重重阻碍而告吹。

随即,公司转道巴西,于2016年和2017年,相继完成了对当地粮食贸易商Fiagril和Bela的收购。

经过一系列并购,公司退出生猪养殖业务,确立了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兼并收购,快速掌控农业和食品资源,并对接国内市场的战略定位。

当前,鹏都农牧运营粮食贸易、肉牛、肉羊、乳品生产等业务板块。

粮食贸易是公司最核心的收入来源,2023年,以粮食贸易为主的大宗贸易实现收入168.42亿元,占比公司总收入的96.52%。该业务集中在巴西,由Bela和Fiagril两个境外子公司实施。这两家公司是巴西主要的农资销售平台,在当地分别拥有57家和12家零售店。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鹏都农牧在巴西居然演变出了“以物易物”的贸易方式。当地农户在播种季缺少资金购买农资,且融资能力有限。公司就给农户赊销农资,等到收获季,农户用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连本带利偿还。随后,公司再将这些换来的农产品卖给下游,变成资金。

肉牛业务则是通过引入境外架子牛到国内,经过育肥、屠宰之后,国内销售。

子公司安欣牧业,承载公司肉羊业务板块,目前存栏湖羊超过32万头,是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五家企业之一。

乳制品板块主要在新西兰,公司在当地拥有16个牧场,并托管了控股股东鹏欣集团的13个牧场。

乍一看,鹏都农牧规模庞大,且国际化程度高,但公司业绩表现始终不尽如人意。

2023年,受需求下滑、牛羊肉价格下跌,饲料价格上涨,饲养成本增加以及境外融资成本大增等因素综合影响,公司一举巨亏9.35亿元。公司上市十多年,累计也没赚到过这么多钱。

今年以来,公司继续遭受重压。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8.23%,亏损1.61亿元,亏损额同比大增194.66%。

如果不能尽快扭转业绩颓势,鹏都农牧的“1元保卫战”,还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鹏都农牧(SZ002505)$ $福成股份(SH600965)$ $罗牛山(SZ000735)$

全部讨论

势必变成一场持久战

06-06 14:44

这走势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