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1-交易记录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6喜欢:9

一、换股小实验:少量分众换万华

换股是个老话题了。最近老唐在“唐书院”发了一篇《股换股要慎重》网页链接,另外他在《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表达了对于换股的看法:

“出现了更具有性价比的投资对象,指内在价值100的股票,市价只有90,本来应该继续持有的状态,但你发现了另外一家内在价值100,但市价只有40的目标,但手中没有其他可以调用的资本,此时可以考虑卖掉持股,买入更有性价比的投资对象,……但是这种情况下的卖出一定要慎重!比较两只股票,既要比较收益率,还要考虑确定性和未来成长,难度远远高于一只股票和类现金资产之间的比较。”

笔者曾经写过《关于换股的集体大讨论》网页链接、《制定换股策略是为了尽量不换》网页链接,很多朋友之前也写过类似的思考,比如浩然斯坦的《关于换股的一些思考》网页链接,微光的《关于换股》网页链接,林飞的《老唐估值法如何考虑调仓换股》网页链接,投资行者的《持仓中高估应该换低估吗?》网页链接,等等。

简单总结一下大家的看法就是:尽量不换;如果要换,须有足够明显的便宜可占;确定性低换确定性高,更容易成功,反之则难度更大,应该更慎重。

跟大多数人一样,过去笔者换股成功的概率也不高,所以对换股变得越来越不感冒,这个钱太难赚。

不过,这两天写完《现金流贴现法-实战演练》,看着持仓公司的估值差,让笔者又想到了换股的问题。

什么是足够的价差、有足够明显的便宜可占?是否可以量化?

首先,我认为一些朋友提出的“两者估值水平应达到2倍的差异”等相对标准,有一定的问题。比如A公司市价是内在价值的10%,B公司是20%,那B换A仍是不合适的,因为两者价格的绝对差异只有10%,这完全可能是合理估值范围的模糊性造成的差异。

所以,笔者认为,采用绝对差异可能更合适些。

目前感觉,至少应相差50%。假设我们估算的内在价值,均有上下20%的偏差,但是基本合理,那么50%的价差是足够弥补的。

关于个股的确定性差异,在内在估值时,已经通过折现率体现了,还有仓位上限可以约束。但是笔者认为,在换股的时候,仍然要考虑确定性的因素,要更倾向于持有确定性更好、更熟悉、更简单的公司。

目前腾讯仓位在35%以上,就不考虑换入了,笔者今天决定以少量分众换入万华

两者都是周期股,内在估值差达到58%。

分众持仓较多,占比约19%,万华约7%。最多从分众转移3%的仓位,使万华达到10%的持仓上限。

拉开间距,分2批换入。间距可以是更大的估值差(进一步扩大5%-10%),也可以是间隔一段时间。

笔者主要是想尝试、试验一下,建议大家旁观,效仿需谨慎。

二、买入一些观察仓

前段时间建了一点观察仓,金额很少,可忽略不计:

1、台积电。美股账户开立后一直没有操作,怕被冻结,先随便买个看起来不贵的,惊喜发现美股可以只买1股。

2、少量招行H换入中移动H、邮储银行H、工商银行H。都是高股息、大而不倒的公司。

3、少量分众换入医药ETF(512010)。

第2、3项是我“投资人”的要求,希望我有空研究一下。人家很少提要求,这点要求咱不能拒绝啊。

阿攀哥在《抄底医药公司》网页链接中详细分析了市场上几只医药ETF,笔者买入的512010持仓比其他ETF更集中,选择它的逻辑是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如果以后股票账户有点散碎零钱可能会放在这里。

二、持 仓 占 比

三、收 益 率

欢迎转发与关注,在投资的路上与我携手同行。

声明:本人所发布之文章均仅用于记录个人投资、学习思考,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万华化学(SH600309)$@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投资炼金季

全部讨论

2023-11-01 18:25

这么复杂的企业,会撕哥都能搞懂

2023-11-01 18:51

慧思不是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