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老金融蹲坑家:中国的大型银行看市净率是没有意义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从业务角度分析。大型银行的角色定位是政策工具,主要职能是将贷款发放到市场经营主体手中,而央行的指导目标是保持m2增速和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目前是10%左右。具体执行过程中,从最优质的客户群体到较差的客户群体,大型银行都要贷款给他们,接近零利润点的客户群体也必须要覆盖(这是大型银行的义务),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亏本也要贷出去(比如央行和地方政府要求贷款给制造业、小微商户)。因此大型银行的资产质量在未来是不太可能有明显提升的。
二、从回报角度分析。根据其角色职能和央行m2增速的要求,大型银行每年资产负债表需要扩表约10%,而其利润增速常年都是一半左右,也就意味着银行的息差业务是吞噬其他业务利润的,赚的是假钱,不仅没有正收益,还需要其他业务来反补资本金。又因为巴塞尔协定和国内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就算是不分红,大型银行当年的利润也无法满足次年扩表所需的资本金,故每年都需要发资本债,摊薄收益。所以无论他们的分红率是10%,还是30%,还是50%,本质上都没有区别,分多了就多融资发资本债补足扩表所需,分少了就少融资发资本债,本质上就是扩表10%和平均利润增长5%之间的矛盾,分多分少都是数字游戏。
三、从财务角度分析。从以上第二点可知,大型银行赚取的利润并不是可以和股东分享的权益,每年转入未分配利润或公积金,永远不可能被彻底分配,并越积越多,这就是银行的“高净资产”。由于扩表目标的永续性,即几乎永远不可能缩表,因此银行的资本投入可以看作“影子费用”或“影子固定资产”,只是看起来不会灭失和折旧,实际上是沉没成本。大型银行赚取的利润从诞生的一刻就被锁定为次年扩表所需的资本金,被消耗掉了,而且还远远不够用,所以财务角度上看这是一个巨大的陷阱,掉进去就出不来了。
只有当银行赚取的利润总和大于扩表所需时,银行才有真正意义的“可分配利润”,并实现“内生性增长”,才有投资价值。
引用:
2022-05-19 00:35
高毅邱国鹭也公开发表意见了,也没必要遮遮掩掩了…
3000点的底是谁在守着?相信大家都有个数!
银行的市净率已经是压缩饼干的存在了!16年以来,看似横盘,实则是跌了6年!
什么跌了?市净率跌了,市盈率跌了!
直白的算法,0.5倍市净率建行,5年后能不能是0.25倍市净率?0.3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