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股丰登WiKi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3
碰到真懂中环的主儿了。我是18年入手的中环,去年底出清的。可以说我见证了中环由盛到衰的整个过程。也正是由于中环管理层吹出的泡泡一个一个被刺破,我才最终远离这家只会吹牛皮的公司。比较有名的大泡泡诸如:
1)210领先友商24个月,后又更正成36个月。
结果是钱没挣多少就成了过剩产能。行业里的主流企业直接把210P到现在的210N给玩废了;
2)通过收购MAXEON及与沙特阿美合作布局海外市场。
结果是MAXEON变得越来越垃圾,沙特没了下文。与沙特的合作还要靠协鑫的兰姓联合总裁;
3)组件采用叠瓦,主打差异化,同时可以利用硅片的边角料来降低成本。
结果是叠瓦叠塌了房,组件不仅进不了前十,还在别的组件企业赚钱的市场里亏钱。现如今别的组件企业也开始亏钱,估计中环会亏的裤衩子都剩不下。
4)锁定北美高纯石英砂,进一步降低成本。
结果是,2,3线硅片厂在中环号称工业4.0及高纯石英砂的成本优势下,主动发起价格战,直接把中环亏吐了血。
5)去年初当着我的面拍胸脯说,23年有信心做到全球硅片市占率第一。
结果是,三季报只提了一下“硅片外销市场份额第一”。问题是去年下半年硅片的外销市场也就占全球硅片市场30%的份额,中环还要和双良、高景、上机等硅片专业化企业竞争。
6)去年年初也是当着我的面说“光伏行业发展最终要像国外一样,回归专业化分工,由技术驱动”。
结果是,各大光伏头部企业纷纷布局一体化,补齐短板,一体化成为了行业的大趋势。
7)去年上半年,公司只用了两天就在48元的高位完成了回购。
结果是,从此一路向下,扎到了不到11元。往好了想,公司的管理层能力差,看不清市场走势。往坏了想,公司内部是不是有人在配合机构出货。
当然还有其它泡泡,我以上列举的是比较有名的或是我亲身经历的。
说实话,我最后在中环上也挣到钱了,但与高峰时的利润相比,当然差了很多。我对中环最不满意的是管理层的诚信度及经营能力。
在股市上投资,输赢都正常。但由于管理层不作为却瞎忽悠,而给股东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是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