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行业-成本下行,新能源新起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周末参加期货公司碳酸锂行业分享会,会议上老师的一些观点以及研报整理

锂电:亿纬锂能预计2026年推出全固态电池并先落地混动汽车;亿纬锂能子公司与Powin签订谅解备忘录。宁德时代联手劳斯莱斯,将开发超10GWh储能。欧洲动力电池企业渐退出竞争:宝马表示,已取消了与Northvolt签订的价值20亿欧元的电动汽车电池单元订单;Manager杂志称,Northvolt迄今已筹集了130亿美元资金,但其在提高工业批量生产方面遇到了困难——比计划落后了两年,而且成本较高﹔奔驰+Stellantis终止ACC电池厂的建设。小鹏汇天旅航者X2在大兴机场完成首飞,预计今年四季度开启预售。我们预计1季度为全年单位盈利的最低点,2季度环比向上或持平﹔展望24年季度利润环比向上。1)看好后续价格相对稳定,成本有下降空间的环节;2)看好快充渗透率提升带来的迭代机会;3)看好锂电新技术方向固态电池的主题行情。

信德新材

深耕锂电负极材料领域,2023年、24Q1业绩下滑。信德新材深耕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负极包覆材料,副产品是橡胶增塑剂和裂解萘馏分。2023年业绩:公司实现营收9.49亿元,同比+4.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29.55万元,同比-72.28%,处于业绩预告中值,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1)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为提升市场占有率而下调价格,导致毛利下降;(2)一季度原材料库存量较大,导致负极包覆材料产品成本较高,主营业务成本增加;(3)计提存货减值3072.66万元。2024Q1业绩:公司实现营收1.34亿元,同比-14.7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85.06万元,同比-141.61%,亏损主要原因是:(1)24Q1中低温出货占比较高,同时23年末针对部分中低温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受春节假期影响,下游需求较低,整体出货量不高;(3)Q1公司以去库存为主,一季度整体产能利用率较低,规模效应未充分发挥。

推动成都昱泰技改,一体化构筑成本优势。公司成都昱泰生产基地已完成技术改造,产能提升至3万吨。公司现有产能7万吨,其中有6万吨已实现一体化,一体化比例超85%,其中大连4万吨产能中至少3万吨产能实现一体化,昱泰3万吨产能均为一体化。公司通过一体化产能布局构筑成本优势,此外,成都昱泰基地依托区域地理优势,在原材料采购、制造成本、运输成本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2023年公司负极包覆材料实现出货3.13万吨,同比-2.72%,我们预计2024年出货6万吨。

积极调整销售策略,进一步提升市占率。2023年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积极调整市场销售策略,降低中低温负极包覆材料价格,进一步提升市占率,2024年公司将继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和销售力度,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在快充领域,公司作为主打中高端负极包覆材料的行业技术领先企业,高度关注快充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积极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

天奈科技

新一代单壁管即将放量,积极开拓海外客户。公司已掌握新型单壁碳纳米管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新一代寡壁和单壁碳纳米管连续制备技术,成为全球极少数能够规模化生产单壁管产品的企业。公司目前单壁碳纳米管产品正在积极导入相关目标客户,预计很快将贡献增量。公司在巩固提升现有国内锂电市场份额基础上,也在积极拓展国外市场,现已实现对部分海外头部客户的供货,未来将会导入更多的海外主流客户。

公司积极布局新型正极业务,未来有望成新增长点。公司规划建设碳纳米管正极材料,是将先进的碳纳米管制备技术和正极材料相结合,形成新型的复合碳纳米管正极材料,新产品能提升下游锂电池的导电性能,将会是碳纳米管应用的新方向。公司计划分期建设年产10万吨/年的新型正极材料,首期建设年产2万吨/年的碳纳米管正极材料,现项目正在建设中。首期预计2024年上半年完成调试投产。

黑猫股份

国内炭黑领军企业。公司深耕炭黑二十载,目前已形成以炭黑产品为主导,焦油深加工和白炭黑为两翼,资源综合利用为补充的专业化学品制造领军企业,并逐步布局锂电导电炭黑、碳纳米管、湿法母胶等新材料领域。截至2023年底,公司拥有炭黑年产能116.2万吨,产销量规模自2004年以来保持国内炭黑行业领先地位,跻身世界炭黑企业前四。

炭黑景气回暖,产学研合作推动结构升级。2022年以来下游轮胎景气及出口需求回升带动炭黑景气回暖,2024年1-2月轮胎产量1.53亿条,同比大幅增长19.12%,从出口需求来看,2023年10月以后炭黑出口量同比转正,2024年1-3月,国内炭黑出口量25万吨,同比增长78%。从炭黑价差情况来看,2023Q4炭黑平均价差为2010元/吨,环比Q3增长39%。公司拥有炭黑产能116.2万吨,近年来产销率始终保持在100%左右,产销规模国内领先,并通过产学研合作成功开发出乳液复合技术制备高性能湿法母胶,帮助公司向橡胶价值链、供应链高端化迈进,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多元布局新能源材料,打开成长空间。导电剂主要用于提升电极充放电性能。2021年以来受全球电动车及储能市场爆发影响,国内锂电池用导电剂出货量实现大幅提升,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3年国内锂电池用导电剂出货量达到4.6万吨,近三年复合增速达到65%,预计2025年全球导电炭黑市场空间有望达到54亿元。公司凭借多年炭黑生产经验切协同布局锂电炭黑及碳纳米管,有助于公司开拓国内炭黑高端材料领域的市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