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体系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4喜欢:19

写这段文字的初衷,是让人在阅读我的专栏文章之前,能够对我的投资经历和投资逻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从而可以知道,从我的文章中可以收获什么有用的信息,以及不能得到什么信息。

一.我的投资经历

从2005年算起,我在证券市场的投资已经有了10多年的经历。2005年至今我的收益率大概是300%左右,折算到年化收益率大概是9%,好于同期的恒生指数标普500指数(不考虑汇率影响),但略微跑输了沪深300指数。

由于我的证券投资组合中也包括港股和美股,所以从历史业绩来看,我的组合收益基本等同于一个跨越中港美三地的指数基金,可以说是无功无过。

在过去十多年中,我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处于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投资一边投资的状态中,希望能够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成功的投资道路。期间阅读了很多中外知名投资人的投资理论和传记,包括沃伦巴菲特、彼得林奇、菲利普费雪、查理芒格、约翰邓普顿、但斌、张磊、李录等等。同时也经历了2006-2007年的牛市,2008年的次贷危机和2009年的牛市,2015-2016年的杠杠牛市和熔断危机。在个股上,也曾经投中过tenbagger,也曾错过过茅台;赚到过运气钱,也踩过雷。兜兜转转,最后发现,这十多年主要是完成了各种试错。好在以结果而言,试错的结果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化收益,代价并不算太大。

2018年,利用职业的一段空档期,我对14年的投资经历做了一个深入回顾和反思,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希望从此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投资实践旅程。

下面是我总结的我的投资体系,分享给跟我有类似经历和思考的投资人。但同时也要提醒,我所说的是我对投资的理解和思考结果,我的投资体系还尚未能验证成功有效,所以它不见得是一份可以抄的作业。

二.我的投资目的

首先,虽说每个人投资都是希望能够获得收益,但每个投资人投资的目标和方法都有所差异。我深信不同的方法都可能在市场中赚钱,只是我基于我的投资目的选择我认为最适合我的投资体系。

对我而言,大约10年前我就把投资作为了我的终身职业。我的未来计划是3-4年后,投资收益将成为我觉得部分的收入来源,而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将是证券投资(包括股票和基金)。我试图构建的是一个长期而言能够同时提供稳定现金流和价值增长的投资组合。在这个组合中,持有的现金和稳定现金流可以覆盖我全部的生活费用并可以度过一个2-3年的熊市而不至于被迫低价卖出股票。

所以,我把我的组合称为“价值+成长”组合

三.我的投资理念

寻找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具有宽阔护城河的优秀企业,以合理或者便宜的价格买入,分散配置,长期持有。

接下来分五点详细说明:

(一)  能力圈

1.行业(赛道)

对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了解一个行业绝非易事。即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产品和服务,或者个人从事了十几年的行业,从公司经营发展的角度要判断一个公司的未来发展因素实在太多,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就我本人而言,我只对投资消费、科技、医疗和地产行业感兴趣且认为比较容易看懂,原因是:

(1)消费品的定价,受心智的影响非常深远,这决定了一部分消费品可以因为品牌而获取高利润,并且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比如茅台

(2)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效率的提升,会深刻改变很多行业,比如苹果对于电脑和手机,腾讯Facebook对于沟通和社交,亚马逊和阿里对于零售和云计算。

(3)医疗行业中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医药还是医疗,都能利用了人们的心智赚取高额利润。即使有集采,大概率你动心脏手术的时候还是会选择一个更好的心脏支架而不是一个最便宜的。

(4)地产,尤其是核心地产,既具有消费品的特点,又有抗通胀的资产属性。从中外各国,都有长期稳定的不错回报(指10%左右)。在亚洲,即使日本和韩国多年处于人口下降趋势,核心城市的房价仍然处于上涨趋势。

以上行业中,我自认为能稍微看懂的是消费、地产和一部分的消费型科技公司。这些是大部分是我日常接触较多并有一定能力了解的行业,所以我把他们列入我的能力圈。而其中不在我能力圈的医疗和其他科技公司,我通过行业指数基金来投资

未来,我也不打算扩展自己的能力圈,有时间精力争取把上述两个半行业研究得再深入一点。

2.备选股票池(有护城河的企业)

如果只在自己的能力圈所在行业内选,可选的个股范围就小多了,在此基础上,参考巴菲特对企业的护城河的辨别指标:ROE、毛利率和净利率,我的筛选标准是公司要连续三年以上:

(1)ROE>20%(部分高股息率的行业股票和高成长行业股票可放宽至15%);

(2)毛利率>40%(零售行业股票可免除此条,部分高股息率的行业股票可放宽);

(3)净利率>5%(零售行业股票可免除此条)。

这里特别指出,我不直接投资尚未实现持续盈利的公司股票,因为我还不能确定它的商业模式是否可以持续。

我投资的个股,只会在上述清单中选择,尽管因此我可能错失很多机会。

另外,有人分析公司时还会用到五力模型、价值链分析等等多种方法,但我觉得用上述三个指标也基本上能覆盖,甚至更加结果导向和容易量化。

3.目标收益率

基于我的投资目的,我的投资目标收率大约是10-15%的平均年化收益。一方面是根据我的历史业绩,要达到这个收益率还要更多努力;另一方面,从15年以上的时间维度来看,标普500沪深300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都在10%左右,要达到10-15%的平均年化收益已经不易,不管你是自己投资股票还是基金。

另外,我投资时不会使用杠杆,也不做多或做空,因为使用他们的时候,更像是赌博。

所以,10-15%的目标收益率,这也是我的能力圈。

基于我的投资收益率能力圈,我目前的个股组合的平均目标年收益率是16%(包含了EPS,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性现金流的平均增速,再加上股息收益率)。

(二)  赛道、护城河、管理层

下一步,就是从上述股票池中选出处于优质赛道,具有宽护城河和优秀管理层的企业。

1.优质赛道:

(1)行业增速在15%以上且行业天花板高;

(2)公司核心业务在行业中有先发优势和护城河;

2.宽护城河:(要点是定价权

(1)无形资产(品牌/专利/法定许可)

(2)客户转换成本;

(3)低成本优势;

(4)网络效应;

(5)超强研发能力。

3.优秀管理层:

(1)勤勉

(2)诚实正直或与股东利益一致

(3)专注于创造长期价值

(4)经营指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于赛道、护城河和管理层,往往是被人讨论最多的,但从我自己的感觉上来说,是比较难以定量分析的,所以我还是以护城河指标“ROE、毛利率和净利率”作为主要指标来辨别,这部分定性研究作为参考。

(三)  估值的方法

对于价值投资者,常见的说法是以“合理或者低估”的价格买入一个优质公司并长期持有。常见的估值参考标准有:PEG,净资产,未来现金流折价,等等。

我采用的估值方法是“历史平均估值法加未来现金流折现调整”。所谓历史平均估值,就是参考以往5-10年PE,PCF,PB,PS和股息率当中的主要几个(因行业不同选择性的选取其中较为稳定的指标),取几者的平均或者较低者(考虑到安全边际)。在此基础上会加上未来现金流折现的调整,以反映未来估值可能的变化趋势。

(四)  资产配置

受益于不久仙逝的大卫.史文森先生(David F. Swensen)的投资理念,我对资产配置可以为组合带来的稳定性深信不疑。在股票投资中,我的配置包括:

1.市场/地区配置:将个股配置于不同的市场,比如A股,港股,美股。其中港股、美股,不仅指的在当地上市的中概股,还包括当地/该国的资产;

2.行业配置:将个股配置于不同行业,单一行业不超过25%,单一公司不超过15%;

3.现金配置:始终持有一定比例的现金,永不满仓。

(五)  买卖原则和持有原则

1.买卖原则:

买入:对于优秀公司,在合理估值时买入部分仓位,每下跌一定幅度以网格法加仓;对于不错的公司,在股价低估的时候买入部分仓位,每下跌一定幅度以网格法加仓。

卖出:在公司股价达到合理估值的150%以上的时候,分批卖出;如果公司的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分批卖出;如果有个更好的标的且进入买入区域时,为平衡仓位,分批卖出不错但不是优秀的公司。

2.持有原则:

单一个股买入后,持有时间不少于3年。

四.我的基金投资

除了直接投资股票,我也投资于公募基金,但我只投资于交易型指数基金(LOF或ETF)。不投公募基金的原因是从长期而言,很难有公募基金能够跑赢指数基金。我投股票和投交易型指数基金的资金比例大约是1:1。

1.备选基金池及行业配置:宽基指数基金,消费行业指数基金,医疗行业指数基金,科技行业指数基金;

2.市场/地区配置:将个股配置于不同的市场,比如A股,港股,美股和其他市场;

3.现金配置:始终持有一定比例的现金,永不满仓。

4.买卖原则:

买入:在合理估值时买入部分仓位,每下跌一定幅度以网格法加仓。

卖出:在基金价格达到合理估值的130%以上的时候(高波动行业指数基金在150%以上),分批卖出。

5.持有原则:

单一基金买入后,持有时间不少于3年。

五.该怎么看我的文章

1.我的投资体系是依据我的投资目的而建立的,是我“目前”认为比较适合我的体系。但这个体系不一定适合你;

2.以我平庸的投资收益率,我没指望你抄我作业;但如果你抄我作业需谨慎,盈亏自负;

3.我买卖股票和交易型基金,不一定会通知你,但会在我的雪球组合(ValuePick,AsiaSelect,GlobalCore)中及时更新;

4.我每月会公布我的股票、基金组合及实盘收益率,也会不定期发布专栏文章说明我对每个持仓个股或基金的看法、估值调整、买卖原因,但不是荐股,也没指望能影响股价,仅供参考;

5.我经常会发表一些观点,这些观点不一定对,欢迎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但我不打算跟你吵架。

更新于2021年9月1日 上海

权益披露:

发文之日,本人持股参见本人公布于雪球的组合;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全部讨论

渣里芒格2022-02-24 22:46

不亏就打败了85%的人了

不惑而投2021-10-19 06:21

不惑而投2021-10-19 06:21

40不惑投资之路2021-10-19 01:34

差不多名字

退之在股市2021-10-18 23:35

散户中算是高手了,打败了至少95%的人。

虹猫蓝兔闯江湖2021-10-08 09:36

收益率确实太一般。

如实而来2021-09-25 18:16

不容易

不惑而投2021-09-18 16:11

可以部分放在股票账户为可能的加仓做准备;另一部分买一些中短期3-5%年化收益率的理财产品。

越不繁-越不凡2021-09-18 15:47

如果永不满仓,那么多出的这些资金根本就无需放在股票账户内哦

不惑而投2021-09-18 13:10

1. 初次买入要有安全边际,这种情况下,参考历史走势,下跌最大幅度做到心中有数。(前提是公司逻辑未变,如果变了,那要考虑的可能是不加仓甚至清仓了);
2. 严格遵守每下跌一定幅度再加仓,幅度需明显(大小取决于股票仓位和现金仓位);
3.在现金越来越少时,适当加大加仓条件下的下跌幅度(比如再下跌10%加改为再下跌15%加),或者适当减少每次加仓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