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硬币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4

一,运气

假设你抛硬币100次,100次都是正面。那么第101次你抛这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和出现反面的概率谁更大?

既然连续100次都出现正面,那么下一次很可能是反面?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么这就陷入了“赌徒谬论”。因为每一次抛硬币都是一个独立的事件,而一枚材质均匀的硬币,在每一次抛硬币的时候,出现正、反面的概率都应该是50%。

这个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连续100次都出现正面”,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明显,基于常识判断:这枚硬币是有问题的。也就是说,因为这枚硬币本身存在问题,在我们第101次抛硬币的时候,我们大概率仍然会抛出正面。同样的,投资长期失利,不用怀疑,一定是你的投资认知、交易策略存在问题。

错误的投资决策、运气不好,这两者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这两者并不容易被投资者区别开来。

两个选项:选A的成功率是90%;选B的成功率是10%。如果我们选择A,之后发现B才是正确的,这就是运气不好,但我们当初的决策是没有问题的。

两个选项:选A的成功率是90%;选B的成功率是10%。如果我们选择B,之后发现B的确是正确的,这就是运气好,但我们当初的决策是错误的。

这个例子一目了然,所有人都可以看懂。但在实际投资的过程中,能够长期坚持追求大概率成功策略的投资者非常稀有。我们做投资,并不是只有一次买入机会。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长期大概率可以获取收益的决策体系。一次投资的结果并不影响整体长期投资结果。投机者关注短期结果,投资者关注长期决策体系。具备显著的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寥若星辰,但他们是成功率最高的公司。但有时候,许多缺乏基本面支撑的公司却能够涨幅惊人。投资者在获得短期投资收益后开始产生错觉:“这是我深厚的投资实力的表现,这就是正确的投资策略。”而在“炒作”结束、出现亏损后,这类投资者往往并不会意识到自己投资策略存在严重问题,而很可能将投资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

不可否认,在特定的某段时期内,市场上的确存在极少数的短线博弈“大师”。但一般而言,短线交易策略的长期成功率是偏低的、长线价值投资的长期成功率是偏高的。短线交易的低成功率并不一定会在短期的几笔甚至几十笔交易中明显体现出来。运气带来了投资收益,但短线交易者却将其误判为成功的投资策略。短线交易者在短期取得部分短线交易带来的收益后往往开始沾沾自喜:“难道我就是传说中那万里挑一的短线高手?”在投资收益的正面强化下,短线交易者持续投下“赌注”,最终可能会在精疲力竭中以亏损惨淡收场。

二,时间尺度

如果一个投资高手在十年内赚钱的概率高达99%、在一年内赚钱的概率高达88%、在一个季度内赚钱的概率可以达到77%、在一个月内赚钱的概率可以达到60%,那么他在一天内赚钱的概率却可能只有50%,只能靠瞎猜。这就是时间尺度的概念。周期越短,随机性的因素就越多。只有时间拉到足够长,我们才能够发现其中相对比较确定的事情。

如果你进行高频交易、短线交易,即使你是所谓的“顶尖高手”,那么你的投资结局很可能就是白白交了一大笔投资手续费以及筋疲力尽心理体验。

彼得.林奇对时间尺度的看法:“通常情况下,一家公司的经营成功与它的股票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的成功没有相关性。从长期来看,公司的成功与其股票的成功有100%的相关性。这种差异是赚钱的关键,耐心等待并拥有成功的公司是值得的。”

三,幸存者偏差

在这个自媒体繁荣的年代,我们看到许多人分享创业成功的案例,但实际上创业成功的概率极低;我们看到一些短线交易者晒出惊人收益率,但实际上短线交易者成功的概率很低;我们看到一些投资者通过高杠杆实现了短期暴富,但实际上高杠杆导致的巨亏比比皆是。这类成功,并不具有较高的可复制性。

成功的案例总是吸引眼球,但成功的因素却很少有人客观分析。在投资这件事上,真正能够长期取得成功的投资策略都是类似的,而投资失败的姿势则千奇百怪。与其将大量目光投向侥幸取得暂时成功的案例上,不如多花心思去琢磨琢磨大量失败的投资者们都是如何“倒下”的。

四,复盘

我说的复盘,并不是指短线交易者对短期股价走势判断的总结。而是指尽量详细地去回顾影响一个行业发展的历史因素、影响一个公司长期基本面的基本要素、影响宏观走向的关键政策历史变动、价值与价格的交互关系、历史上的投资风险案例、长期取得成功的投资者所具备的思维方式等等。

我们可以将当前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最佳策略运用到十年前、二十年前的A股,并且观察自己的这套策略在A股历史上的长周期表现。对于这类复盘的结果,纯粹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出发,我的主观看法是:

1,如果我们当前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最佳策略运用到到十年前、二十年前的A股,能够取得高于15%的长期复合年化收益率,那么这个“最佳策略”可能也适合在未来的A股进行投资,但并不必然适合在未来的A股进行投资。

2,如果我们当前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最佳策略运用到到十年前、二十年前的A股,不能取得高于10%的长期复合年化收益率,那么这个“最佳策略”必然不适合在未来的A股进行投资。

我的主观理由如下:

1,我设置的这个15%的长期复合年化收益率并不算高(我知道我这句话看起来很疯狂,但如果你做过类似复盘的话,你会发现我这句话显然是过于保守的),并且我们的投资环境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2,如果连10%的长期复合年化收益率都拿不到,那么这个所谓的“最佳策略”必然是存在问题的。10%的长期复合年化收益率,对应的是长期复合年化10%的阿尔法收益率。如果连10%的长期复合年化收益率都拿不到,那么这个所谓的“最佳策略”应该就追逐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概率的背后,是相对确定性。

【新书上架:有折扣】

作者:我

京东购买链接:京东自营店《价值成长周期股:寻找确定性的盈利机会》

这本书的来历:【世界读书日】我写了一本书

...................................................

$江山股份(SH600389)$        $华润双鹤(SH600062)$        $江特电机(SZ002176)$       

全部讨论

2022-05-15 18:28

千里马不常有

2022-05-15 22:08

插图真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