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到账,去银行取却只有337元

发布于: 雪球转发:17回复:159喜欢:21

财务告知工资已经发放到账,凌某就准备将攒了两年的工资14万多元一次提取。去柜台预约取款,却被告知账户上只有337元。接下来银行的这一番操作可谓是教科书般的,让你感受到什么叫做厚脸皮,还好法院给了这样的结果。

山东临沂,凌某平日里省吃俭用,把工资全部给攒了起来。平日里的开销都是靠周末的一些兼职维持着,就想着多攒点钱,好回家娶媳妇。

两年的时间内,工资分文未动,一共攒下了144337元工资。想着马上就快过年了,就把这些钱全部取回家。因为知道办理大额取款业务需要提前预约,于是凌某在中午休息的时候就去银行柜台办理,大额取款预约业务。

可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却告知账户里只有337元,根本就不需要预约,当场就能取走。一时间凌某摸不着头脑,两年来工资一分都没有动,自己还在本子上算了一下,有14万多元的存款怎么可能只有337元?

随后工作人员出示了凌某银行卡的转账记录,在上面显示了收款人的账户信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收款人竟然就是凌某本人,而且银行方面还拿出证据,是凌某自己通过电话银行转账的方式将钱转到了凌某其他银行的账户上。

听到银行的这一番解释之后,凌某更是呆住了,自己也没有开通电话银行转账,也从来没有在那家收款银行办理过任何银行卡。

于是凌某当场就报警求助,经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后,证实收款账户是有人伪造凌某的个人身份信息,在其他银行违规办理的,实际收款人并不是凌某本人。但是,这些钱都已经被犯罪嫌疑人挥霍一空,难以追回。

多次与银行协商未果,于是凌某就将银行起诉到法院。

凌某认为:
自己把钱存在银行,就与银行存在合法的储蓄存款合同关系,银行就负有保障存款安全的义务。

自己并没有在收款银行开设过任何的银行卡,也没有未涉案的银行卡,开通电话银行转账的业务。

根据《商业银行法》第6条规定,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有义务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侵犯。自己银行账户内的钱会被盗走,是银行为履行保障储户存款安全的义务所导致的。

银行辩称:
转走凌某的钱是通过电话银行同名转账业务,该业务是不需要储户另外开通。(银行目前已经停止办理该项业务)
银行认为,电话银行同名转账业务的操作流程,储户是可以通过拨打电话银行并输入正确的银行卡和密码,等信息方式操作转账业务。本案中电话银行同名转账是通过正确的银行卡号和密码完成的,银行尽到了相关服务的义务。

银行认为凌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未尽到应有的谨慎注意,未履行保障自己的存款信息和密码无泄露的义务,才导致账户内资金被盗走,应该负全部责任。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
凌某在银行开户办卡,就意味着凌某与银行双方存在合法的储蓄存款合同关系。

根据《商业银行法》第6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侵犯。

同时《合同法》第60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在本案中银行对账户信息有交易安全保障的义务,持卡人也负有妥善保管银行卡和密码的义务,同属于双方储蓄合同的附随义务。

经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后证实,收款账户是有人伪造凌某的身份信息,在其他银行违规办理的,实际收款人并非凌某。

根据《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第40条,银行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其一方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识别与验证使用电子银行服务客户的真实身份,应依法保障储户资金安全。

而且银行一方也不能举证证明凌某同意接受同名电话银行转账业务;也不能证明是因为凌某存在未妥善保管银行卡信息和密码,导致存款被盗。因此,银行一方需要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

综上,法院依法判定,银行一方赔偿凌某144000元本金及其利息。

案件来源,山东临沂兰山区法院。

有人说银行明知道这样的官司一定会输,还非得拿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人家把工资好好的存在银行里,平白无故的给人家转走了,这又是什么事啊?见过脸皮厚的,没有见过这么厚脸皮的。

其实相对来说,把钱存在银行里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也不能长期放在里面,不管不问。时不时地查看一下,欣赏自己的存款也是不错的,至少能知道自己的钱还在不在里面。长达两年多的时间攒了14多万元娶媳妇的钱一下子全没了,好在是法院给出了不错的答案。

对于这个案件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全部讨论

有法院判决,才方便核销。

银行有内鬼。现在一般人开的卡都需要各种证明,非本人没有身份证还能开卡,只能是员工干的

2022-11-03 15:59

银行又耍流氓!

2022-11-03 16:07

估计熟人作案

综上,法院依法判定,银行一方赔偿凌某144000元本金及其利息。这特么怎么是赔偿?这就是归还。

这新闻没人质疑真实度?谁会两年不看银行余额?两年不取款的话平时生活支出哪里来?卡里就几百块平时手机支付够用?全是漏洞的博眼球假新闻。

2022-11-03 19:33

一看,就知道是特么的为骗流量而瞎编的。

2022-11-03 16:29

中国的银行真差。公开耍流氓

2022-11-03 16:17

连续两年,假的账户信息那边一定取款或者转账或者消费,查下去很难吗?
为什么就终止了!?

2022-11-03 17:59

哪个银行啊?以后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