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智造:“不差钱、订单足”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医业观察的第2166-2期文章

来源:华大智造公告、基因江湖

*少许演绎,谨慎观看。

头部企业对这个市场的判断,一直是我们重要的参考。

一般可重点观察两点:

(1)它对这个市场现状、发展是怎么判断的?和我们自己的预判是否契合。

(2)它将会怎么做:a.做法能否借鉴; b.它做了以后,对市场的影响是什么?c.我怎么做?

比如:

MGI最近两期的“答投资者问”,就非常精彩。

来自百余家的机构投资者,轮番上阵,问得关键、尖锐、有水平;答得直接、艺术、有余地。

看过很多其他上市公司自导自演、自问自答的大show场,MGI这一口老汤倒显得有点清新脱俗。

例如,

投资者开门见山,上来就直接开问:

(1)“你这下滑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 ”

(2)“你凭什么乐观?”

(3)“你什么时候能盈利?能赚多少钱?”

(4)“最坏的情况,美国市场会丢吗?”

(5)“有没有被卡脖子?”

语句温婉,刀刀致命。

(感兴趣的小伙伴,建议看原文,后台回复:MGI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可直接查看原文。)

我们稍加整理了一下,把几十个问题进行了分类,大概4个类别 :

(1)现状如何:近期财报情况,及营收、净利、毛利变化原因;装机总量、现金储备、订单情况。

(2)偶发影响:国内反腐政策、设备更新政策;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欧洲EU IPI采购。

(3)趋势预判:行业增量在哪里?企业未来增长点在哪里?

(4)行动计划。

分别来看。

01

现状怎样?

关于财报的部分,没买MGI股票的朋友,不必操心,可直接略过。

MGI的现状,大概可以总结为:

“不差钱、订单足、毛利上升、增速下降;短期有波动、长期有信心。”

(1)不差钱:

货币资金余额42.2亿,可自由调配22.1亿;能满足较长时间运营;同时,钱也不会乱花,提质增效。

(2)订单足:

在手订单7.45亿元;实行以销定产,合理库存。

(3)毛利上升:

主要原因:

(1)销售结构的变化:试剂的拉动;

(2)销售区域的变化:海外收入占比提升;

(3)供应链变化:部分原料由外购转为自产。

目前试剂耗材增速较快的机型:T系列产品(T7较多吧)、G99。

(4)增速下降:

提问者问得比较直接:“增速下降,是持续性的,还是偶发性的,会不会有中长期影响啊?”

对此,MGI回复两点原因:

(1)一季度正常波动(春节);

(2)宏观政策(医疗反腐和美国生物安全法案)与采购周期影响。

同时强调“变化,属短期波动;中长期信心,来源于科研和临床两大刚需未变、应用拓宽。”

02

偶发事件影响

主要分3块:

(1)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影响

这一直是投资者近来非常关注的问题,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是MGI的重要市场,也是未来业绩重要的增长来源。

对此,MGI回复有几点:

(1)众议院通过,不意味着最终立法,仍有变数;

(2)法案有8年的豁免权;

(3)遵守各国法律,业务不涉及任何国家安全问题;

(4)确有影响,但目前影响有限:美英等国占比较低,且多为B端客户;

(5)应对措施:推进以CG为品牌的本地化建设,加强美国市场推广,打消顾虑;

(2)医疗反腐的影响:

“短期给下游带来了压力”,(即:压力会传导到上游,对业绩确实有影响);

“但长期来看,终端需求未变,行业会更健康发展”,(即:需求刚性,影响不大;规范化后,体量会更大。)

(3)“以旧换新”政策的影响

重点在科研机构,效果不错。

03

对未来的预判

(1)对自身业绩的预判、支持证据

这四连问尤其精彩,脑补了一下画面:

投资者问:MM,你今年准备比去年多卖多少啊?

MM答:额,我们前几年比友商都卖得好,今年还会继续保持吧。

投资者问:几个大市场,你预期分别能卖多少呢?

MM答:额。在国内,我已经是新增市场的的老大了,今年继续保持吧。海外市场会更快哦。

投资者问:你哪里来的信心?

MM答:我产品好啊,渠道又广,货卖全球,赛道又这么有潜力。

投资者问:那你什么时候能赚到钱?

MM答:利润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你眼光要放长远些嘛。铺市场要紧,铺完市场,自然就会赚到钱了。

(2)对行业趋势的预判

这一块需要重点关注,对行业通用;也和上面MGI业绩支撑的逻辑相互关联。

总体趋势是:“短期波动,长期向好”

长期向好的支持逻辑:

(1)生命科学是各国重点战略方向,投入大;

(2)监管积极推动、市场日趋规范化、产品逐渐标准化成熟化;

(3)科研、临床仍然是刚需市场;

(4)农林渔牧等周边下游应用场景逐渐打开。

除常见临床应用领域,重点提及的几个领域:

单细胞及时空组学、单分子测序、药厂业务、其他拓展场景。

04

行动计划

大多已经在上文提及。

摘抄两个点,重点关注,可反复咀嚼,就能理解很多行业现象:

(1)

...利润并不是公司短期内的目标,我们依然会重点提升市占率,通过技术发展与生态合作...

(2)

在超高通量测序仪方面,公司正积极通过与第三方实验室合作带动产品落地;

在低通量测序仪方面,基于桌面型测序仪 DNBSEQ-E25,公司正积极拓展更多应用方向...

MGI已经给出了自己的行动方案。

回到最初的问题:

(1)MGI对这个市场现状、发展是怎么判断的?和我们自己的预判是否契合。

(2)MGI将会怎么做,a.做法能否借鉴; b.MGI做了以后,对市场的影响是什么?

我怎么做?

---The End---

欢迎扫码添加编辑微信号,加入行业交流群

欢迎点击关注

喜欢就一键三连,点赞,在看,分享!

全部讨论

06-11 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