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e失败了,分子POCT依然充满希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医业观察的第2152-1期文章

作者:锁炎

来源:IVD从业者网

最近,Cue Health裁员关厂的事情,在业内热度非常高,因为这家公司跟着新冠风口上演了一场极致版的大起大落。

即是做新冠核酸分子POCT检测的,而且还能做到居家检测的模式,妥妥的就是为新冠疫情的防控精准设计的产品。

但就在刚刚,这家公司破产了,而在一年前,跟它一模一样的另外一家公司Lurica Health卖给了辉瑞,只卖了3640万美元,仅有其巅峰时刻年营收的三分之一。

两家分子POCT明星企业的“折戟沉沙”,是不是说明分子POCT不行了,或者向老纪说的《裁光所有人,以身殉道,To C的分子POCT,是个伪需求》呢?

笔者并不这么认为,更不认可因为Cue和Lurica的结局,而推演或者放大到否定分子POCT的产品定位和价值上。过犹则甚。

Cue和Lurica的败局早已注定

先说说两家公司倒闭的核心原因,都是现金流断了,营收不够还债,新资本又不愿意进来,只能倒闭。

Cue因为新冠居家检测产品,营收暴涨,公司赚钱之后,老板哈塔克(Khattak)的操作就开始有点迷了,用盲目扩张都不为过,2023年3月22日,Cue Health收购了TrustedMedRx,开启了居家送药业务。后续又开通了第三方实验室服务,鼎盛时刻,Cue的业务板块包括其Cue Care、Cue Lab和Cue Pharmacy服务,摊子铺的太大,就比较烧钱,这也是导致cue迅速由盛转衰的原因。当时Cue的股东也是想着干预干预,但是老板比较头铁,就是认为自己多元化发展战略没有问题,

但凡哈塔克求稳一些,把挣来的钱拿出来十几亿买个理财啥的,也不至于最后的现金流出现问题。

但凡哈塔克坚持居家检测和POCT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不敢说一定能继续大红大紫,但至少不会这么快倒闭,毕竟没有现金流了,即便技术和产品再牛逼也活不到黎明。

当然Cue的倒闭还有一个致命原因,2024年5月14日,FDA对Cue Health产品发出警告,称该机构检查人员发现 Cue 对其 COVID-19 试剂盒进行了未经授权的更改,“降低了测试的可靠性”。自己偷偷换了原料导致性能下降,还没有报备FDA。这种事情,别说是Cue这种比较单一的公司,即便是IVD四大家,被FDA这么一警告,也得伤筋动骨一百天,Cue能扛下去就怪了。

另外,Cue同时研发的产品也比较多,这导致了研发成本的快速上升,以及其新产品也没有拿到FDA批准,重重阻碍之下,Cue倒下就成了必然。

Lucira的问题主要是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因为FDA在审批Lucira新产品时,认为其原材料当中存在有害成分,不宜居家使用,因此要求Lucira进行重新设计,导致了审查时间延长。

在FDA发这个消息前,Lucira还比较自信,认为自己产品绝对没问题,于是咔咔一顿备货,试剂盒都生产好了,满满的压了好几个仓库,结果证没拿到,不仅试剂盒过期作废,原料也是废了一大批,立马就出现现金流问题了。

当然Lucira也有扩张过快,企业运营成本高的问题,产品比较单一,在新冠势去之后,其新产品没有接力好,导致现金流断了。

居家检测的需求客观存在,但仍需教育

基于核酸检测居家产品在消费端肯定是有需求的,但是这种需求需要场景化,一般的场景化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是,疾病的鉴别需求高,客户认知度足,比如说新冠这种,国家发试剂给你做检测,检测阳性和阴性的处置方法有所差异,那价值链就通了。

第二是,医生给处方,医生告诉要去做这个检测,大概率就都会去做,比如Cue和Lucira有很大一部分钱就是烧在了远程医疗和在线处方上面,这个逻辑是通的,但是市场的成熟速度赶不上企业的需求速度。

第三是,有明确的症状起因和一定的客户认知,比如说甲乙流项目,性病项目,HPV项目等,但是这种ToC的业务,客户需求的激发往往比较缓慢,需要长时间的市场教育,复购率很难保证。

居家检测市场有自己的特色,客户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过于分散和隐蔽,对于靶标和商业模式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们计划在今年七八月的时候,组织一场线下的居家检测研讨会,大家放开聊一聊,居家检测到底该怎么做,所以大家先来个预报名吧,凑够300人咱们就办!

分子POCT的市场需求

居家检测是分子POCT领域的一个细分方向,我们看分子POCT领域,除了居家检测,还有临床端,这种主要就是带仪器的产品了。先给大家看两组数据:

今年5月,BioFire非呼吸系统Panel销量增长了19%,呼吸系统Panel销量增长了12%。梅里埃表示,BioFire系统的安装机器在本季度增加了300台,使总安装基数达到约25700台。SpotFire快速即时分子检测系统在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为2000万欧元,安装基数增加了400多台,使总数达到约1200台。

2024年的第一季度,来自赛沛的收入达到2位数的增长,其中呼吸系统检测达到6.75亿美元

分子POCT系统的市场需求有三个:

第一个是场景化需求,PCR需要专业的实验室才能做,分子POCT系统的出现,让检测场景可以更加的多元化,这就使得分子诊断可以去往更加基层和分散的场所,但这有个过程,不是直接放到社区或者诊所,而是以三级医院为核心逐渐向基层“蔓延”,这个过程中会受到法规,收费的问题,但趋势不可挡,实践也证明分子POCT产品比传统PCR试剂拥有更高的议价权,这就是优势,从二零扣到三零扣,或者四零扣,五零扣,产品的技术特性和靶标需求度加持了厂家的议价权。

第二个是快速,分子POCT最完美的产品形态是基于密闭试剂卡盒或者卡条的产品设计,样本可以直接加到试剂盒里面,并完成单样本独立检测,这种灵活性的改变,反应在客户端最直接的价值就是TAT时间的提升,所以快速这个优势,必须发挥出来。什么情况下需要快速?目前我看到两个方向,一个是基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鉴别,另外一个是基于血流感染的脓毒症相关检测。这两个方向,我们平台都做过详细的介绍,有需要可以在公众号检索。

第三个是政府项目,这里包含了重大疾病的防治体系建设,军事用途,检验检疫等,重大传染病的属地化检测是分子POCT的重要应用场景,国家有经费,有目标,就缺解决方案,所以这是刚需;军事用途是一个特殊的场景,具有购买力强,技术要求高,定制化需求高的特点;检验检疫这个场景对注册证要求不高,但是对热点病原体要求高,需要企业的研发速度快。

以上谈到的居家检测和分子POCT的方向,都有不少企业在默默耕耘,是他们的创新和创造,得以让分子POCT蓬勃发展,一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群人在努力,这其中会出现太多的失败和不甘的故事,但最终都成了养分,融入了行业。

---The End---

欢迎扫码添加编辑微信号,加入行业交流群

欢迎点击关注

喜欢就一键三连,点赞,在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