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的IVD行业,这些新业务值得关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医业观察的第2148-4期文章

作者:大孙浩

来源:大浩聊诊断

推荐阅读:2024值得关注的IVD大事件(上篇)

上篇2024值得关注的IVD大事件(上篇)介绍分子POCT及呼吸道、生殖道新产品,还有基于最新数据的呼吸道疾病发病预测。中篇就来聊聊2024年值得关注的新业务如到家快检,临床细菌耐药情况与院感质量控制和百日咳发病现状。

1. 京东健康的到家快检合作

2024年4月份京东健康主办并由多家IVD企业及第三方医检所参与,到家快检创新服务论坛召开。本次论坛上京东健康与29个合作伙伴签署协议。

从新闻稿给出的合作企业囊括了大型连锁的第三方医检所、多家IVD企业和二代测序产品/服务的提供商,京东健康进一步扩大了之前的合作企业和业务范围,且不在拘泥于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项目。

后续很可能会涵盖更多的检测项目及方法学,同时其也在积极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和合作伙伴。完善自身诊、医、药的服务闭环以及业务的合规性。

过往到家快检解决的问题,包括解决检测的时效性(减少等待时间)和准确性,同时解决诊断才能用药等问题。而适用人群为缺少时间或者不具备条件去医院检测的人群(例如行动不便的老人、婴幼儿及儿童、工作繁忙的上班族)。

而现在大浩关于到家送检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到家快检会可能会比较适合未缴纳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或者新农合的人群,如城市灵活就业人群、进城务工人群。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群超过2亿人,按照《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灵活就业参保人数为5272万人。即灵活就业人群有约四分之三的比例未参保,但未参保不代表其没有医疗需求。

因此上述人群能通过相对平价的检测价格和后续的服务解决看病拿药等需求。因此这类业务是否会继续拓展至2线甚至3线城市绝对值得后续观察。(PS:脱离一线城市ICL的分布能满足检测需求吗?这值得考虑)

有既往呼吸道病原体和欧美成型的模式可以参考,大浩相信此业务应该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具体的分析可以看看JDHE的居家送检合作是想做什么?

2. CHINET的中国耐药情况及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

先说通知!2024年0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其中通知明确的提出了,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过往,因为培养+药敏结果出具时间较长,导致临床需要使用经验性用药对患者进行治疗,而提高病原学送检率这有助于,在经验用药无效的情况下,根据用药前的送检结果动态调整用药,达到治疗的目的。

而病原菌不清会则导致抗菌药物使用延迟致使死亡率增加,或者是抗生素过度使用以至于耐药发生。使用分子手段检测多重病原菌检测+耐药基因则可以精确且快速的确认感染病原菌。因此精确区分病原是精准治疗的前提,这对ICU、呼吸道重症等科室的患者非常有意义,因其急需检测结果来指导临床用药。

回到CHINET的2023年的数据!

MRSA的比例持续上升,在经历疫情期间的3年小幅度下跌后,2023年MRSA重新增长的比例来到29.6%,这值得关注。

VRE的比例继续攀升,屎肠球菌耐药率达到自15年以来的新高3.2%,值得注意的是VRE的感染常与高死亡率相关,而引起的感染严重时亦可导致脓毒血症。

在中国VRE主要病原为屎肠球菌。CHINET数据来看血液标本(4.5%)、泌尿道标本(9.6%)、伤口脓液标本(3.3%)等分离出屎肠球菌比例较高,而呼吸道标本则占比很低(0.3%)。

所以针对VRE来说血液标本、泌尿道标本、伤口脓液标本等样本类型应该注意,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情况。

本次CHINET还更新了肠杆菌属耐药的情况,肠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范围是9.5%-13.3%,而具体到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情况是9.8%与9.5%依然处于近几年的平均水平,比例依然不低。

关于CRE,本次则给出了常见肠杆菌的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氏菌以及阴沟肠杆菌关于碳青霉烯酶的分布情况,其中KPC、NDM等分布率较高其具有检测价值。

针对G-常见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比例依旧超级高,其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略有上升来到73.4%与73.7%。

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情况或持平或略有升高分别来到KP(24.8%、26%)、PA(21.9%、17.4%)。

之后我们需要聊聊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

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第五条提出,要对特定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控。监控耐药菌包括MRSA、VRE、CRE、CRPA/KP/AB。根据上述CHINET数据当前我国耐药情况的确非常严重。

因此后续耐药基因检测或药敏检测是否会成为IVD新的风口也同样值得关注!

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指标六再次提出要关注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若不进行病原学送检,仅使用经验性得抗菌药物,一旦治疗无效,临床就无法动态进行药物调整。

所以强调病原学送检就是为了能在经验性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给临床制定用药计划提供充分的依据和保障,相当于是保留了后手应对之策。

而这一行动有助于降低院内耐药率的发生,提升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率,这也有助于控制费用,还可以显著加速患者康复。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使用前的病原学送检率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还有指标十对于VAP的监控!

3. 百日咳发病数增加,百日咳的耐药情况

进入2024年百日咳发病数是每月都在有大幅度增加,1月份1.5万人至2月份1.7万人再到3月2.7万人,且2024年1-3月相较于2023年同期发病率倍数是23、31、32倍。更值得关注的是有很多成年人因为轻症未就诊的情况,或有些地区还未开展百日咳的实验室检测,若此百日咳发病数只会更高。

百日咳发病数增长主要原因大致分为3个。更具体的可以看看大浩写的百日咳:发病数增长与背后的原因

1.成人患者增加:中国百日咳病例中,成人已成为新的高发人群,并成为婴幼儿病例的重要传染源。

2.易感人群的增加:人类的一生中可能会多次感染百日咳且人群是普遍易感的,但感染后的免疫却只能保护4-20年。

3.实验室检测的普及与监测工作的提升:随着更多的实验室开展百日咳检测,通过分子检测百日咳,这能有效提升百日咳的检出率也间接的提升了百日咳检出量。

百日咳的早期精准诊断是非常重要,因其对改善患者症状,降低疾病传播,抑制并发症和死亡率都有重要作用。而使用实验室检测方式(如抗体、分子、培养等方式),也有助于提高检测准确性,尽早确认病原,同时提升对不典型病例的诊断率。

除了发病率高以外最近新出的中国百日咳诊疗与预防指南(2024版)中写道,从我国百日咳患者体内分离的百日咳鲍特菌菌株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已高70%-100%。而外国却鲜有报道百日咳耐药的情况。

肺炎支原体也有类似的情况,根据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报道我国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MP感染较普遍。

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百日咳患者,或者大环内酯类药物经验性治疗无效的患者,2月龄以上儿童和成人首选复方磺胺甲恶唑,用药是新版指南和之前共识有所不同的地方。

中篇介绍百日咳发病及耐药情况和临床细菌的耐药情况,还关注京东健康的到家快检项目。下篇大浩准备给大家从宏观政策和发展态势来讲述IVD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事件。

---The End---

欢迎扫码添加编辑微信号,加入行业交流群

欢迎点击关注

喜欢就一键三连,点赞,在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