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追觅亮出低矮空间清洁终极解决方案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家里最后的清洁死角被拿下!“死磕”技术的追觅掏出软硬件杀锏。

作者 |云鹏

编辑 |漠影

一眨眼,距离世界上第一款扫地机器人出现已经过去了34年,围绕机器人的智能技术飞速迭代,而如今的扫地机器人市场也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产品功能日趋完善。

但当我们深入每个扫地机器人用户家中,深入每一个真实的使用场景中时却能发现,一些“顽疾”仍然亟待根治。

沙发底、床底、茶几底、柜子底……一些“低矮空间”内的清洁似乎仍然是绝大部分扫地机器人产品难以解决的“老大难”。

实际上,正是这些占据家庭空间约10%的地面空间,成了阻碍扫地机器人完成地面100%覆盖清洁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为了解决这类低矮空间的清洁,不少厂商都推出了针对性产品,但现有的解法往往是为了这10%而牺牲了另外90%的开阔地面空间的清洁能力,二选一的选择题无法实现兼顾。

但今天,作为扫地机器人行业中的绝对头部玩家,追觅科技在新品发布会上亮出了新款旗舰扫地机器人X40 Pro Ultra,其搭载的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向低矮空间清洁顽疾挥出一记重拳。

基于升降雷达这一自研技术创新,X40 Pro Ultra可以实现“10%低矮空间+90%日常场景”的真正全覆盖,可以说是行业内“清洁死角终极解法”,其背后的诸多硬件、软件层面的硬核技术创新,也对行业极具引领和推动价值。

此次智东西再次深度对话了追觅相关技术负责人,进一步挖掘这一“终极解法”背后的关键技术,以及追觅科技在扫地机器人领域进行技术创新的策略和思考。

如果说LDS激光导航开启了扫地机器人行业的4.0时代,那么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毫无疑问已经开启了扫地机器人的5.0时代,最后一片清洁死角,被彻底攻克。

▲X40 Pro Ultra系列

01.

拒绝“二选一”
追觅全球首创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
向低矮空间“亮剑”

实际上,像沙发底、床底、柜底这些低矮空间的清洁难题,一直长期困扰着扫地机器人行业。追觅科技作为扫地机器人行业中解决“顽疾”的关键推动者,对于这些行业痛点问题,其实很早就进行了前瞻性布局。

比如2023年,追觅科技推出了全球首创仿生机械臂技术,让一直悬而未解的边角清洁问题有了一个“终极解法”,也引发了行业的纷纷效仿。

解决了低矮空间的清洁顽疾后,追觅科技通过技术升维让扫地机器人的清洁覆盖能力再次提升了一个等级。据了解,追觅科技在前期做了大量用户调研,深入了解用户家中的具体场景细节,以及扫地机器人在真实低矮空间清洁场景中会遇到的难点。

比如说,目前家庭环境中的低矮空间可能会达到11厘米或更低,这对扫地机器人的机身厚度提出了巨大挑战。

简单来说,要高避障导航性能就需要激光雷达升起,但用了激光雷达整机就会过高,无法进入低矮空间进行清洁。

面对这一难题,行业其他玩家的解法更多是进行“二选一”,要么做薄机身放弃高度,要么升起雷达放弃扫描精度和扫描范围。

但这次,追觅科技直接啃下了一块“最难啃的骨头”,把难度最大的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方案落了地。

直观来看,双ToF方案很显然是更容易达成降低高度的目标,但是双ToF由于视角受限,在90%的开阔场景中都会容易出现导航、定位、避障、建图等方面的问题,显然不满足用户的清洁需求。

追觅科技认为,扫地机器人日常90%的场景不需要应对低矮空间需求,因此他们的方案必须既能满足90%的日常开阔场景的高质量清洁体验,同时兼顾10%的低矮空间清洁。

相比之下,升降雷达方案虽然在算法复杂度、逻辑实现难度上都要更高,但显然对用户体验更加负责,优秀的用户体验对于追觅科技来说,是一条黄金准绳。

基于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技术,X40 Pro Ultra在开阔空间中可以升起激光雷达,实现360°无死角快速建图和精准的导航避障性能。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图的同时扫地机器人还可以对家具高度进行测量,从而提前判断哪些区域是可以进入的。

在遇到低矮空间时,激光雷达则会自动降下,8.8厘米的机身可以灵活地穿梭于沙发底、床底这些低矮空间中。

即使在低矮空间中,X40 Pro Ultra的清洁效果也丝毫不打折扣。对于床底的大量灰尘,扫地机器人通过13000Pa的行业最高吸力彻底清洁,而对于米豆、瓜子等纷乱的大颗粒物垃圾,追觅科技自研的第六代尖端扫地机器人风机可以实现99.5%的清洁率。

当然,追觅行业首创的前视VSLAM导航技术,也是X40 Pro Ultra在低矮空间内可以保持100%清洁率的关键。

在算法方面,X40 Pro Ultra也进行了升级,其搭载的Dreame Sage 12.0算法模型可以显著提升扫地机器人在低矮空间中对线束、织物、玩具的识别避障能力,进而增强扫地机器人的定位、脱困能力。

整体来看,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方案可以说真正实现了开阔+低矮空间全覆盖的100%家庭地面清洁,追觅科技用硬核技术创新实现了对用户体验的兼顾,拒绝替用户做“选择题”。

02.

软硬件双管齐下实现技术突围
攻克扫地机器人“最复杂特性”挑战

从X40 Pro Ultra的实际效果来看,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方案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那为何行业一直难以实现的方案,追觅科技却能领先于行业实现?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背后的核心难点还是在于技术,如果技术不过关,激光雷达可能会在升降中卡顿、摇晃、不稳定,或者在升起后无法锁死,影响成像效果和导航避障能力。

为了落地自升降激光雷达,追觅扫地机器人研发团队突破了诸多硬件、软件层面的技术挑战,也给行业提前“打了个样”。

在硬件层面,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这也是扫地机器人这类消费级智能家居产品最关键的特性之一。

据了解,追觅科技这次直接选择了汽车发动机中常用的曲柄滑块机构,同时把关键零部件的配合精度也做到了和汽车行业一样的水准,实现了微米级精度,可以说是以汽车工业级水准来打造扫地机器人。

这样一来,激光雷达的升降结构就像发动机的活塞一样,在无论多高的速度下都可以丝滑地上升和下降,不会出现卡死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产品结构的使用寿命,追觅科技在关键零部件的材料选择上同样“不惜成本”,比如其升降导轨使用了304镍铬不锈钢,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特性和耐腐蚀性,曲柄和滑块则使用了有着“塑料中的金属”之称的(POM)赛钢,兼顾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根据实验室测试数据,升降激光雷达结构可以稳定通过10万次升降测试。这个数字意味着,如果每天用扫地机器人进行一遍全屋深度清洁,大概可以使用10年,远超用户平均使用强度和周期。

除了可靠性和耐磨性,追觅科技从用户的真实需求出发,做到了兼具实用性和美观度。实用性上,为了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尽管空间局促,X40 Pro Ultra的功能按键依然集成在盖板上;美观度上,追觅科技遍历数十种材料方案后,创新研发了液态双色硅胶。这是行业内首次在扫地机器人机身上应用该材料,并同时兼顾打光、挡光、均光、防水、防静电功能。

在软件算法层面,低矮空间对算法准确性的要求非常高,行业之所以一直难以实现自动升降激光雷达方案,软件算法的技术挑战占据了更主要因素。

在研发过程中,追觅工程师曾感慨道:“这是我做过的最复杂的特性!”

具体来看,低矮空间场景判断、低矮区域定位、低矮空间脱困应该是三个最核心的软件算法难点。

在场景判断方面,家庭中的低矮空间场景是非常复杂的,算法需要更精准地定义低矮空间,从而实现LDS升降的智能控制。为此,追觅科技研发了独有的悬空识别技术,可以精准识别低矮区域。

同时,追觅科技研发了分级低矮空间覆盖模式。在安全模式下,扫地机器人能够精准识别障碍物高度,为主机上盖留足安全距离,防止低矮区域顶部锋利的凸起划伤机身。极限模式下,扫地机器人会激进地尝试进入各种低矮空间,确保一切可以进去的区域都被清洁覆盖。

可以看到,在具体清洁方式上,追觅科技给了用户选择的权利,而这种灵活的清洁方式背后,仍然是以技术创新作为支撑的。

此外,低矮空间的识别、建图难度相比开阔空间更大。在低矮空间中,X40 Pro Ultra会启用追觅科技独有的前视融合VSLAM技术,让扫地机器人在低矮区域中不叠图、不丢失,确保低矮空间的定位导航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追觅科技是国内第一家将前视VSLAM技术应用在扫地机器人上的公司,这一关键技术,追觅科技已经深耕了5年。

据了解,在解决这些软件算法难题、进行软件逻辑验证、实际场景测试的过程中,X40 Pro Ultra所有功能的测试用例超过了2000条,其中单LDS升降就达到了500条,LDS单个功能点的复杂程度可以占据整机测试用例的25%。

可以看到,硬核技术创新仍然是实现优秀清洁体验的关键支撑,针对行业痛点,每一个玩家都能看得到,也都在思考并给出自己的解法,但最终谁能够脱颖而出,在产品力、落地体验层面更胜一筹,比拼的还是技术实力。

03.

扫地机器人进入5.0时代
死磕技术的追觅科技再次跑在了前面

实际上,今天的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只是追觅扫地机器人诸多技术创新亮点中的一个,在智能清洁这样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中,追觅科技能够跻身头部的一个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其对于技术创新的“死磕”。

近年来,追觅科技在扫地机器人产品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技术护城河,不少技术创新也成为后续行业模仿的对象,比如仿生机械臂已经成为扫地机器人边角清洁方面的“行业标配”技术。

不仅如此,追觅科技在扫地机器人行业发展的许多关键技术节点上都发挥了引领作用,从首创仿生双机械臂、主动式自清洁基站免维护、超薄上下水嵌入式基站、六重水气净化系统到首创三重升降干湿分离、DreameGPT自然语言交互,再到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追觅科技凭借出色的技术研发能力持续为行业注入活力,也持续提振整个行业的创新竞争力及技术价值。

今天,追觅科技的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技术无疑会推动扫地机器人导航技术的革新升级,在既有的LDS激光导航、VSLAM视觉导航、dToF雷达导航之外提供了一个新的融合导航技术解决方案,真正实现100%的清洁覆盖。

可以说,追觅科技引领扫地机器人行业迈入了导航5.0时代——“开阔&低矮空间无死角清洁时代”。

追觅扫地机器人相关研发负责人表示,追觅科技一直相信“核心技术是一切的根本”,这也是他们能够在技术层面保持领先的关键。与此同时,追觅科技更愿意让消费者自助做选择,而不是替消费者绝决定,技术研发也是从用户需求出发,这是其核心的技术理念。

当然,有这样的决心和理念还不够,有真正过硬的研发实力做支撑才是根基所在。

目前在追觅科技员工中,产品研发及设计人员占比约60%,产品研发费用占比超过7%。截至2024年3月,追觅科技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达4276件,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371件。

在追觅研发团队看来,在技术领域实现全球首创、世界第一一直都是他们的目标,因此他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增加研发投入,确保技术的创新性与可持续性。

值得一提的是,追觅研发团队由多元的人才构成,包括自动驾驶、智能家电、数码3C等多行业背景的人才,同时其新生力量中有来自清华大学等全球著名高校的技术人才,这让追觅科技的研发团队拥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最后,前置性用户洞察与技术预研也是追觅技术研发的关键策略之一,在结合消费者诉求进行多方向技术预研探索的基础上,追觅科技可以在技术足够成熟时快速推动落地应用。

简单来说,追觅科技的技术创新不是“拍脑门”,不是在实验室里的“空想”,而是源于长期研究的积累,是能够被消费者感知的有效创新。

据了解,今天我们看到的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追觅科技其实已经打磨了5年之久,投入了高于行业10倍的资源。而此前成为行业标准的仿生机械臂技术,也经历了内部无数方案的验证讨论,最终推出了最好的成果。

在技术创新的探索中,追觅科技也渐渐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论,称之为“四象限研发法”,包括对标并超越行业第一、拓展新功能、跨行业创新和颠覆品类。

做好第一第二象限,能让追觅科技的产品在技术领先性上超过同行;做好第三和第四象限(尤其是第四象限)的研发,能够让追觅科技真正开发出颠覆性的产品和技术。

04.

结语:
七年成为全球智能清洁领导品牌
技术创新仍是追觅科技最亮底色

追觅X40 Pro Ultra的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给当下日趋平稳的扫地机器人市场再次抛入一枚技术深水炸弹,其背后的诸多关键技术创新,都将对行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而对于每一位普通消费者而言,家庭清洁“无死角”的体验,终于从梦想走入了现实。

成立于2017年的追觅科技,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家全球化科技公司,业务布局也更多元化、立体化。目前追觅科技在扫地机器人、智能洗地机、无线吸尘器、高速吹风机四个核心品类中均已跻身头部玩家之列。

未来,智能算法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各类智能家居终端带来更多可能,清洁产品也不例外,相信软硬件并重,死磕技术创新的追觅科技,必将带给我们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