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不金言多未失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你怎么不说纽约房地产税高呢?纽约中心点2万多美金一平的公寓有什么租售比可言

热门回复

偏激了,有你说的利益。但城市配套设施,制造业科技公司的补贴,工业地的补贴,公用事业消费价格偏低、这二十年最大的内需动力都得感谢土地出让金。地产不行了,内需也弱了,收入也下降了,让有钱人多花钱是好事。说到纽约,其实你去看欧美,40%左右人一辈子没房子,大部分人买房是30多40多的,也不容易的

有为政府基本上又是一个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谎言。政府基本上不创造价值,它的投资补贴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税收和土地出让,把未来的钱借过来投资。政府投资的效率低于民营投资不需要我论证吧。看看这些年发展起来的出口新三样,锂电光伏新能车,都是民营企业,政府一部分基础设施算是有效的,其他无效的比如独山六盘水不知道多少,最后债务却要所有人还。有为政府在很小一个范围是适用的,现在却要无限推广。很多东西,比如路挖了修修了挖,每个县的每个部门都建个官网,究竟是为了促进发展,还是为了捞钱。投资过剩和消费不足是硬币的两面。正是因为政府投资过剩,民间内需消费才不足。

2万美元的房子有年头了,居住舒适度高的房子超过10万美元单价的。香港房价也高的,供应太少,一年卖1万3000套样子,700万人的城市。房价就是供需嘛。香港出租的房子也不会是新房子,都是比较老旧的了。大陆人去香港嘛,多少有点那个

确实就是供需,要么学美国市场化供应土地,要么学新加坡组屋。现在这样控制垄断供应,价高者得,还用城投抬价,不是最无耻吗?应该收70年的钱一年就收完了,也一年就花完了,造就了绝无仅有的贫富分化,先富带着土地轻松印出来的钞票,换取了自改开以来辛苦赚的外汇跑路。

正是内需消费不足,才要不顾一切的抢欧美市场,宁愿退税补贴,不赚钱也要抢市场,摧毁别国工业产能,然后就被人调查反倾销,敌视。另外,欧美现在的平民现在确实惨,相比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工人就能养活老婆加两个孩子加两辆车加房子加狗。我并不是推崇现在的欧美,而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我们的生产力不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吗?当时能做到的,现在为什么不能做到?

2万美元约合16万港币,香港中心房价比这个高不少吧,纽约收入比香港高吧,纽约比香港有性价比,香港超过北上广深。不然也不会香港一撤辣内地就去抢了。

这个没法谈,这么大事你能怎么办?

那时候婴儿潮,基建潮,得益于战后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地产火爆,基建海量的时候我们也很爽啊,收入年年增长,奖金多。
现在大家都不行,老龄化需求萎靡,产能过剩。老美强在他科技太厉害,能创造增量,也能颠覆性创新夺取别人的份额,还能分汤水给盟友。别担心老美了,流浪汉的福利都不错的,只不过很多流浪汉本身是瘾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