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难逢的城投债价格双轨制机会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1回复:2喜欢:1

致敬,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敬献,一份特别的债券数据。

以上为本文的引子,即城投债双轨制的价差。该部分属于面上的,还有面下面的不做分析,仅仅就价格现象进行扯淡。

90年代商品价格双轨制,物价闯关,成就了摆地摊的批发商。

2006年股权双轨制,股权分置改革,成就了法人股的投资者。

2013年信用双轨制,银行大规模退出城投融资,成就了非标刚兑的撮合与销售人员。

2020年城投债双轨制,城投债一二级市场差异非常大,在这波轨制制中,是谁的红利,将会成就哪些人呢?

【1,商品价格双轨制】

这是90年代的故事,从几部电视剧里面谈谈感受:

【大江大河】计划经济受到需求的冲击,计划外的乡镇企业迎风而起,小雷村村办企业。落伍下岗的的纺织厂工人。摆地摊搞经销的批发商。【风吹半夏】相关经济周期,钢铁,废钢价格,钢厂的变化影响。【金婚】90年代的倒爷。

作为四川长虹曾经的一员,当时长虹家电是硬通货,满火车皮拉着在全国进行串货。既有计划配给制的产物,也有中国不同地域的价格差,在当时的环境下,就出现了批条子与跨地域的价差套利。

后来也听说了90年代第一批使用承兑汇票的人,赚的盆满钵满。

四川长虹当时的成功在于,1引进了日本生产线,2,大规模生产摊薄成本,在景气时赚钱,在东南亚经济危机后,果断的打价格战。在93-99年6年时间里面,各地家电厂纷纷破产,彩电回归评价。

背后的逻辑是:

90年代初日本泡沫下行,美国大放水,东南亚与美国地产上行,导致94-97年通胀非常高在10%左右。通胀后,出现各类涨价潮,供给赶不上需求。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经济迅速降温,导致产能过剩。而美国的cpi非常稳定,不稳定的在东南亚与东亚。

高通胀冲击了中国的计划价格体制,出现了价格双轨制的引导供给,最终市场价格还是回归市场价格。【彩电作为标的】

【为什么彩电不能按计划区域计划价格销售,因为财富分配不均,消费者按价投票,各地进行串货炒货】

【2,股权双轨制】

2004-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法人股定价的问题,是中国股票资本市场的改革的关键一步,重要性有多重要,可以找文章读。

只是就股权的双轨制来扯扯:

在此之前,为什么法人股不能按照市价交易,20%的交易股,剩下的都是法人股,导致市场上庄股横行。市价股的炒作太高,导致产业利润无法为市价股正常分红,也不愿意分红。尤其是德隆事件,通过法人股控制上市公司,再配合讲产业故事,做好市价股,再把市价股作为抵押品,做资本运作。可惜倒在了美国网络股泡沫破灭的冲击,只要再挺过1年半,就可以迎来股权分置改革,啥事都不是事。

按照股票发行的传统,当股市上行就会加大供给,91年开始有交易所,一直到06年,花了15年的时间来解决。

股票的双轨制,股票投资者有限,发行人太多,既要保障股票的融资功能,又要保证市场的长远发展。通过股票的热度来调节一级发行市场的节奏。这样就导致了大量不能上市的法人股。股票投资的资金规模有限,信贷资金不能入市,也就只能玩股票分层。【这与当前的债券分层真像】

随着加入世贸,随着美国网络股泡沫破灭后的美联储放水,美国的杠杆xindai资金都跑到中国来了,钱太多了,正好对应解决法人股堰塞湖。

如果没有股权分置改革,估值上20000点问题不大。如果没有美国热钱来消化这个堰塞湖,也不敢这么玩。

这也就是为啥a股20年都是3000点波动的根本原因,也就是一二级市场并没有做到全流通。只要有堰塞湖在,股票市场就是周期波动。

【3,城投信用双轨制】

这个分析需要讲4万亿了,城投的历史使命就是4万亿救市。银行第一波资金出来,到了2011年国家开始清理现金流全覆盖,半覆盖,压缩退出部分城投信贷。

【注意信贷逻辑是现金流自偿性】

银行信贷资金退出,基建稳增长的缺口就需要影子银行来解决。这样就开始了银信合作,信托,资管,租赁等各类非标资金大规模介入城投市场。

于此同时,国家开始建设债券市场,银行间市场与公司债市场,为啥在2014年可以建设的那么快,债券市场的规模是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2013年之前,央妈需要发央票对冲外汇占款资金。随着城投债市场的建立,城投债正好解决该部分海外资金需求。【企业干了太多的内保外贷资金回流国内,人民币升值真好,各路热钱都来套利】

继续拉回现场,但是债券市场建立是需要时间的...2017年之前打好了底盘,让非标做了阶段性的补充后。监管提出2017年12月提出【资管新规】,有了明确的时间要求。

【非标转标】这是听到最多的词,如何非标转标,是人转过去,还是资产转过去,还是信用转过去。

信托,租赁,定融,私募,资管等各类资金的背后是银行,再追索一下就是美联储。

同一家借款主体就出现了5%+的银行贷款,9%+的信托资管,12%+的租赁保理还有6%的发债成本。

另外还有大量的隐形债务,基于政府财政的兜底或者发债平台的担保,层级下移。

为了解决这个隐性债务的问题,国家出台了预算法,明确要求兜底行为,财政不得随意签发担保函,还要收回各类担保函。

ppp项目的资金坑在里面,有很多上市公司,可以去查。

随着美联储抽水,监管层的倒逼,隐性债务是谁的孩子谁抱走,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各省出现了不同的化债版本。

在信用非标套利的背后,看到的还是美国热钱,感受到的还是央地博弈。

感受城投债与非标的唇亡齿寒,最终却是只能救一个。

2011年4万亿之后,银行部分退出城投融资,市场空间就给了非标,这又给非标刚兑理财创造了神话。信托,租赁,财富三方销售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自2020年以来地产金身打破,城投非标刚兑打破。

基于城投信用的非标资产损失惨重。

金融市场还是要参照欧美,非标只是阶段性产物,终究会被抛弃。

【4,城投价格双轨制】

讲了信用双轨制,就要转到城投债价格双轨制了。65万亿的城投债,收益率从3%到68%都有。计划内的银行,券商,基金确实可以投资7%以内的债券,但是供给太多了,自然也就导致计划内的无法满足计划内的销售。

城投债双轨制的问题是,市场供给过剩,市场需求不足,银行的资金是3%,但是为了到了城投债是68%,这中间的价差为何这么大。

1,美元资金大回流。

2,银行资本金不足。

但是城投债的价格是必须统一的,统一后的市场价格就会影响银行资本金。主体原因请参照下文。

【转载】专业银行人士分析硅谷银行

65万亿,按照4年的久期【国债平均期限,城投债未来假设参照该期限】,二级市场价是发行价高3%,差不多就会造成65*4*3%=7.8万亿公允值损失。

这里需要注意,城投债是不能归还的,必须依靠再融资来解决,未来就是会慢慢的,慢慢的渗透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监管的路径

1,减少城投债的供给发行

2,堵住非标,引导金融机构非标转标,引导散户去配置标债。

3,强化发行人的合规发行,不搞结构化发行。

非标转标,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

租赁公司理解的非标转标是abs,abn。

信托公司理解的是财富募集资金,投标债,进行净值管理。

银行理解的是代销金融产品,成立理财子进行风险隔离。

监管引导的是,可以发行各类资产的cmbs,reits。

城投债的双轨制的本质是美元潮水退去,计划内资金解决不了城投债堰塞湖【不是解决不了,是央地博弈】,价格出现了双轨制。

M2天量,债券市场需要填空。

融资不能停。

但是,统一的标债大市场才能真正的推动债券市场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没有稳定的债券市场,别人也不敢持有债券

非标转标,本质就是金融计划双轨制的统一,非标从业者不要在犹豫了。尽早统一观念,回到标债市场参与存量博弈,接受市场的大刀阔斧的洗礼,接受利率风险,接受价差风险,接受净值波动,接受投资者的洗礼了。

$四川长虹(SH600839)$ $中锐股份(SZ002374)$ $城投债ETF(SH511220)$


全部讨论

2023-06-19 22:20

分析的很好啊,请问相应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