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资产 vs物流地产 两头猪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重磅!全球接盘之王,也爆雷了

$联合租赁(URI)$ $华铁应急(SH603300)$ $PLS(PLS)$

以上为链接。也是本文的引子。

自2020年8月开始研究设备以来,开始介入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事业,这是未来的蓝海市场。有着300亿美金市值的联合租赁在那放着,在一个全新的领域,自然有着兴奋。

随着2023年独立研究特定场景设备,以及思考设备租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发现这个市场反而是汹涌澎湃的印度洋,水量很大,但是如果没有专业的认知与特定场景的加持,就会在不同的争论中迷失自我。

第一组关系:国产与进口替代

第二组关系:租售与经营性租赁

第三组关系:资本金与首付款

第四组关系:特定厂商还是八国联军

第五组关系:资本扩张之路

第六组关系:自建还是加盟还是合伙

第七组关系:特定设备选择

沿着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

进出口的跨境物流

基建的工程机械

消费的仓储物流

神州租车赫兹租车的退市来看,to c的活远远不如to b的活,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这些to c的活慢慢的一地鸡毛,而to b的设备租赁业还在方兴未艾。

以乘用车为例,神州租车最近研究的结果是残值处置的问题,以及近期的二手车商周转率下降,二手处置市场参与者伤痕累累。

在近期研究卡车的经营周期时,惊奇的发现了一个可以制约厂商扩产,制约经销商无序销售,制约金融机构无序扩张的关键性角色,未来的卡车经营性租赁依然会面临无法解决的一个bug。

在研究卡车的过程中,发现了物流资产的估值秘密,物流开发商与物流运营商的区别,物流地产兼顾跨境物流与消费,在加上中美房地产周期的异步性的问题,未来的机会确实会在物流运营商延续。

在研究pls的发展秘书,感知到物流地产的资本扩张的来源以及退出的命门约束。物流地产最终需要通过reits退出市场,而资产证券化一方面依赖于地产的估值上升,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美元利率的长期低利率。

2008年美元地产泡沫破灭,全球进入到低利率,大量美元进入到亚洲进行长周期的物流地产开发,当时以私募基金的集资开发,需要以reits模式发行退出。但是物流地产一般是2年开发,7年运营,等待物流地产升值,而退出的时机,非常依赖于美元低利率环境。9年的时间已经跨越了朱格拉周期的大部分时段。中美周期交汇必然会发生在两次朱格拉上升周期期间,尴尬的周期,尴尬的利率,尴尬的退出模式。

今天黑石面临的问题,是以美元作为募集资金,在亚洲,欧洲,美洲进行资产套利,但是利率的游戏就是这样,高杠杆运行,98年有长期资本的故事,现在就是黑石的故事。

当秃鹫被大草原满地死尸撑死的时候,到了所有的商业模式需要重塑的时候了。

设备是10年的故事,这10年的故事需要以什么样的资本进行举债,又需要什么样的资本条件退出。还需要以什么样的资本来进行配比。

地产有秃鹫基金,设备会有秃鹫基金吗,但是设备无法长期持有,残值会消化为0,必然只能依赖于强有力的经济进行全球消化。这又将成为资本,杠杆,利率的游戏。

周期研究将是这类游戏的关键,无论你的资本多么雄厚,都可能会被设备的洪水猛兽淹没。

2亿规模,需要20亿规模救急,慢慢发展到200亿规模救急,再就是2000亿规模救急。

当择时发展为主旋律,既要保证必要出清时的利率环境,还需要考虑经济增长环境,还需要考虑某批设备的处置环境。

以曾国藩的 “结硬寨,打呆账”的制造业模式来经营设备租赁业,还是会败在教员“穷则穿插分割”的运动战模式。

穿插分割的关键在于周期,既要盯着美元利率也有人民币利率,更要盯着朱格拉设备周期,急流勇退方显英雄本色。

有点银行股的投机周期的味道,银行业不愧为服务业逆周期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