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乡夏,“我窥见了小时候的自己”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35喜欢:6

2023年夏天,在益微青年(EV)月捐伙伴计划的支持下,167名大学生在全国59个村镇开展了70场“寻美乡夏”主题活动,和721名6-12岁的乡村孩子们一起探索夏日里家乡的美。

戳以下推文了解本期活动精彩记录:

速来围观这些村落正在沸腾的夏天|乡潮青年行动

与孩子们一起肆意奔跑在家乡的田野上|乡潮青年行动

从孩童时期我们就向往着外面的世界,随着上学,我们出走,再回望,和解,迈向生活,这种曲折和辗转正是生命之美。乡潮青年行动不仅是儿童亲近乡土的迷你夏令营,也是青年在乡土上回望自我的一个契机。

以下反馈来自本期活动的志愿者反馈,这些亲近、回望甚至和解的片段和情感,汇聚成了我们对乡潮的价值的归纳。

/ 你最享受的一个瞬间是什么?

文静 重庆市綦江区安稳镇大堰村

“在进行声音地图活动的时候,小朋友们听见狗、鸭、鸡叫是眼睛明显放光,可以看出来,小朋友们即使生活在乡村,有时候却没有经常和自己的生长地来个“亲密体验”,我可以具象地感受到自己进行“寻美乡夏”活动的意义所在。

董嘉宇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龙坪镇七星岗村

“采访时小朋友们追着大人询问他们对夏天的印象。小朋友拿着自制话筒在大树下采访一位正在洗衣服的奶奶对于她小时候夏天的印象感受。

陈睿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榕江镇

“最享受的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捉迷藏游戏,在游戏开始时,我看到那些活泼而充满朝气的孩子们,笑容满面地四处奔跑,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无忧无虑和纯真。他们的天真和热情感染了我,让我也不禁放下了成人的束缚,投身到这个简单却充满乐趣的游戏中。最有趣的是,我藏在一个很隐蔽的角落,我看见来抓人的小朋友路过我附近两次都没有发现我,当时的得意,开心得像个小孩子。

康丽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上湾镇元树村元树小学

“在进行夏天有过一只蝉绘本阅读时,在故事的最后我们让小朋友们一起化身成蝉,用第一人称叙述蝉的一生,一起体验蝉的短暂一生。有的小朋友说我们之间的相遇也像极了蝉的一生,在遇见之前,我们都各自蛰伏努力,然后才有了现在为时两天的相遇,遇见不易,格外珍惜。小朋友们突然的变通让我感触很深,突然觉得这俩天的短暂相遇是那么的不容易,也让我觉得前期的准备和奔赴是值得的。

蒲小粉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贾寨镇丁庄小学

“我最享受的一个活动瞬间是制作自然风铃的时候,小朋友们集中寻找了树叶、花瓣、树枝等材料,之后我们回到了乡村小学的教室开始制作。看着他们一个一个在那里制作,时不时停下来想一想,认真而又仔细,这个瞬间我是享受的,仿佛时间都静止了,很美好。

/这一刻我觉得孩子触及到了从未如此了解或感受过的乡土

金灿 重庆市綦江区三角镇

“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小朋友们在讲了蝉的故事后告诉志愿者朋友们他们没有见过蝉,只是在书本上听过,年纪更小的甚至都没听过蝉。在志愿者朋友们的帮助下才认识到了屋外正在叫的,正挂在树上的蝉,以后的几天里也老是有小朋友在外出做任务的时候指蝉给我们看和听,感觉小朋友们和土地的距离更远了,乡土更能触及了。

崔晓琪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石婆固镇太平庄小学

“当我给孩子们展示《夏天有过一只蝉》这本绘本时,他们围成一圈,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正当我带着激情为他们描绘夏天的美丽时,忽然间,一个小朋友兴奋地拿着一只活蹦乱跳的蝉走到我面前。其他孩子们都惊讶地盯着那只蝉,他们的眼睛变得圆圆的,嘴巴微张,完全被这个小小的生物吸引住了。

这只蝉成为了孩子们的中心,他们完全忘记了绘本,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只专注于这个美妙的生物。他们仔细观察着蝉的翅膀,细数着它精致的纹路,惊叹于大自然的奇妙创造。

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完全激发了,他们开始提问关于蝉的问题:它为什么能跳得这么高?为什么它的翅膀那么透明?为什么它会发出那样响亮的声音?孩子们通过触摸蝉的瞬间,感受到了生命的鲜活和奇妙。当孩子们最终要离开的时候,他们依依不舍地与这只蝉告别,仿佛与一个亲密的朋友分别一样。

康丽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上湾镇元树村元树小学

“在进行声音地图时,小朋友们慢慢闭上眼安静聆听一分钟后,小朋友们发现了自己以前忽视的夏天声音,比如:风的声音。当小朋友们拿起画笔时又会问风的声音该怎么画,于是小朋友们发现听到风的声音是依托学校附近的杨树林,风吹过来的时候杨树林发出的声音就是风的声音,于是小朋友们拿起画笔将风的声音物化为杨树叶。

钟佳丽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大坪镇

“当孩子们问那些声音是什么的时候,我倍感震惊,因为在乡村出生的孩子们却是被送往城镇上学,每天的娱乐被手机充满,早已经忘却了大自然。所以队员们细心的跟孩子科普了这些声音的由来,喳喳的蟋蟀声,呼呼的风吹树叶声,潺潺的溪水声等等。

郭耿权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小二台镇

“在我们一起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当孩子们看到田地时,他们前所未有的兴奋,这些孩子们上学期间一直待在县城里,假期回到村里也只在家里写作业玩手机,对自己的乡村缺乏了解。他们问我田里种的是什么,我说其中那一片是玉米地,孩子们进入玉米地玩捉迷藏(玉米地比较高,且缝隙比较大,没有遭到破坏),孩子们十分开心

苏雅芳 重庆市长寿区邻封镇龙溪社区

“进行“夏日里的童年”的时候,我们到第一个小男生家的时候,家里只有他的爷爷,一个很淳朴的老人家。在采访中,小男生很腼腆,说话小小声的,我们一直在鼓励他,最后采访也顺利完成。小朋友说他从来不知道爷爷的童年和他如此不同,以前的家乡原来连电都没有,让他觉得很惊讶。

田润青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石婆固镇太平庄小学

“小朋友们对土地很亲近,他们可以毫无芥蒂地在田野中坐下或者躺下,闭上眼睛听一会儿,然后很神秘地对我们说:“老师,我们听到了泥土的声音。”他们说泥土是有味道的,只有真正靠土地吃饭的人才能说出来这样与土地亲密无间的话。

钟筑欣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黑池镇

“我们去的村子家家户户门口都会种柿子,田里也都种满了玉米,所以我们在与孩子们互动的时候设置了问答环节,如玉米在什么季节播种?柿子在什么季节成熟?但就是这么两个从小就相伴他们的问题,他们却很少有答得出来的。在总结时,我们又问他们印象最深刻的问题是什么,他们异口同声地答出了这两个问题以及对应的答案。

/你感觉你和这片土地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张哲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斯觉镇觉嘎村

“我发现自己能够放下手机,静下心来欣赏生活中的自然美景了,每日饭后,与队友们坐在操场的台阶上,一齐向着日落的方向,一点点看到太阳下山,一点点看到晚霞熄灭,一点点看到月亮高悬,这样宁静的感受自然美的时刻是以前很少有的。

杨燊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建平镇

“小时候总盼望着能够快点长大,然后能够逃离这片土地。但是这次活动之后,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容,天马行空的想象,我开始怀念起自己的童年,怀念自己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所经历过的一切。如今与这片乡土的关系从逃离变成了回归。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我甚至有那么一刻想要一直呆在这片乡土上。

黄译萱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铺镇贺坎村

“活动之前,我很少观赏乡村里的风景。儿时与这片土地的感情深厚,但在长大后我和它的感情越来越淡了。在声音地图里,我发现了以前未见的风景,在孩子们的玩耍中,我窥见了小时候的自己,我发现儿时记忆的乡村已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

黄怡杉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龙坪镇七星岗村

“我觉得我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更加熟悉更加亲切了。活动开展过程中,有一些村民认出了我,笑着用方言和我打招呼:“这不是谁谁的女女嘛”“在哪里上学呀”“这是在做什么活动呀”我一一回应了他们的好奇。更令我惊讶的是,有的村民还能叫出我的小名,虽说我很少见过他们。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这片土地再也不只是节日才会回到的地方,还是心根所在,是无需任何理由就能回去的乡土。

钟筑欣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黑池镇

“感觉在带领孩子们的同时,我也受益颇多,他们让我对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关系也得到了密切。当我走在这片土地上时,会有许许多多的人跟我打招呼或微笑示意,小朋友们看到我后也会跑着来到我身边,递上刚从家门口的树上摘下的红绿黄三色相间的清甜脆李。换句话说,活动之后,我惊讶地发现我走出家门后能有那么多的熟人。

陈晓庆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苗馆镇郭家庄村

“活动开始之前,我已经5年没回到过家乡的田野,没见过、没摸过那些植物花草了。从县城上完初中、高中,又到济南上大学。距离的遥远和流逝的一分一秒拉开了我和田野的距离,与家乡土地链接的机会愈来愈少。仔细搜寻记忆中在乡野间享受乐趣的片段,却寥寥无几,心中默然升起一种失落之感。

但在这次活动中,我在孩子们身上和乡土中汲取到了很多力量,治愈自己。发现现在在村里生活的孩子,与乡土和田野接触的时间更多,联结感更强。他们可以熟悉地说出每一个植物叶片和花朵的名字,也可以通过一个单独的叶片判定是哪种植物,这是乡村娃娃特有的能力。

何艳婷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红桥镇梅岭村

“以前我觉得这片土地置放着我的家,是我家乡的载体。活动之后,相较于之前,最大的心理变化大概在于对于生活的这片土地更多的带着欣赏,带着珍惜,带着快乐,更享受在这片土地上曾经认为平凡至极的田地、山坡,珍惜生活中遇到的人,发生的事。大概是因为在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发现自然的同时自己也学会去观察自然,换一种角度去看待这片土地。

李源川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腊山街道普陀村

“在活动之前我一度认为这片土地还在是记忆里面落后的样子,不便利的交通和漫天飞扬的尘土,但是在进行活动踩点的时候我的想法就开始发生了改变,这片土地已经在我没有关注的岁月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各种完善的设施,晚上也是满路的路灯,不再需要借着月光回家。

我感觉在这次活动中我对这片土地有了一种归属感,或许我对于新建设是陌生的,但是回到那里的爷爷奶奶们还能记得我,和我聊天问候,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并没有被这块土地抛弃。

张天齐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庙子镇庙子村

“好像触到了乡土的地面。我认为关系的变化,一方面是更加深刻地感受了乡土,另一方面是和小朋友们、家长们的熟识。如果把跟乡土的关系比作一棵树,和土地的联结是树的干和根,与人的联结是他的枝和叶,我个人认为与人的联结是我短时间内更能感受到变化的部分。

以往出门时,街上大都是“陌生”面孔,跟大多数人的关系纽带是我的父母,我会有些回避他们的问候和打量。在举行完活动的第二天,出门遇到了一个小朋友的妈妈,阿姨很热情的问候,我也可以自然地回应、交谈和询问,分别后才意识到交流原来并不难,重要的是走出给自己圈定的桎梏,而活动恰恰给了我一个这样的机会。

张润润 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上河头村

“相较于活动前,我觉得曾经的我只是有一些美好的童年回忆在这里,每次回到这里我都能想起那段与街坊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愉快玩耍的时光,但是活动之后,我觉得这片土地上不只是承载着我的记忆,还有孩子们的,我与孩子们的。我们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有着共同记忆的小伙伴。

闫霜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西渠镇号顺村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我们以前的假期是这样过的:跟着爸妈上地农忙、跳皮筋、捉迷藏……总之,只是在那个乡村环境中生长和生活,并没有对所处的环境有什么思考,后来因为上学,跟那个小村子渐行渐远,虽说有想念,但具体也说不出念在哪。

这次夏令营让我有机会再回去生活几日,去之前更多的是对孩子们的期待,回到家乡之后,和孩子们一起玩耍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对家乡的接纳和怀念,就连看到村子周边的庄稼,都会觉得“哇,这里真的好棒,以前怎么没发现”,走走逛逛,又发现“哦,这里变成这样了啊,我记得以前…”,村子里的一切,在我看来都是生动的、熟悉的、有温度的,怀念这里,原来是怀念这里的纯粹、怀念这片让我扎根生长的地方!

侯强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西渠镇号顺村

“虽然是在自己生长、熟悉的家乡开展活动,但是我们发现自己与家乡的风土并没有建立非常具体的链接,在活动中我们具体的感受家乡的沙子、树叶、小虫,细数这些构成我们完整生命的意义所在,通过活动,我与家乡这片土地的情感链接更为具象。

谢佳蓉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贯塘乡天托村

“我觉得是归属感更加强烈了。因为之前可能就是一个家庭地址,或者是一个普通的乡村,但是现在心理上的归属感和依附感会更加强烈了。因为我真实地去亲近了它的缘故吧,就是我们彼此双向地敞开心扉走进内心的那种感觉。因为我们去采访,去菜园,或者走进乡村去感受夏天,也有很多以前熟悉的邻居朋友们打招呼,那种熟悉的陌生感随着这个需要深入探究的活动被缓冲掉了,与人与物都有感觉亲近很多。

韦佳怡 重庆市南川区大有镇

“我感觉我对这片土地的责任感加深了,因为在我小时候,我也参加过一些大学生在镇上举行的支教活动,当时对他们特别的向往,虽然这次举办的活动并不算是支教,但是在将手附在小朋友手上教她画画的时候,我好像穿越时空将手附在了小时候的我手上。

田润青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石婆固镇太平庄小学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但是现在社会在发展,我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难免会离开乡下,前往城市。乡土社会的发展很多方面虽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了,可是依然可以代表中国人的传统,融合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当我再次踏上泥土路时,我才发觉原来家乡这个词本身就承载着漫长的等待。

我们经常想趁年轻去远方,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寻宁静或刺激,或许能遇见新的自己。而故乡不会永远等在那里,它一边消逝,一边生长。跃入乡土,再次凝视你的根系最初生长的地方,它也会回望你,给予你力量。

项目介绍

乡潮青年行动是益微青年(EV)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出的青年返乡服务公益项目。

它起源于益微青年在2020年4月发起的“乡潮青年主题系列打卡活动”,目前已开展了8期,活动主题有“寻找家乡的年味儿”、“乐享端午”、“寻趣乡野”、“寻美乡夏”、“寻乡溯史”,累计支持了719名志愿者在全国412个村镇与3529名乡村儿童一起,体验欢乐的探索家乡的特色活动,感受家乡的美好,提升对自我、对乡土和对社会的认知。

本项目已入选“2022年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项目”和“2023年红点社会设计展案例作品”。

全部讨论

有一次,我去广东的乡下爬山,指着远山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山?怎么上去?
当地人非常茫然,说那是不可能上去的。
其实,在很多广州深圳户外爱好者眼里,这山上的路径,就象自己家的院子那样熟悉。。。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200.00,也推荐给你。

03-16 09:25

留存慢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