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普医疗真空采血管核心技术系列:纳米促凝技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标本质量是决定检验结果是否可靠的关键因素,而获取优质血清标本的首要前提就是保证血液充分凝固。阳普医疗的纳米促凝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血液凝固的时间,在获取优质标本的同时节约实验室的时间成本。

凝血途径

血液的凝固是由许多凝血因子参与的酶促反应。由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导致凝血。凝血途径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途径是指由血管内的创伤激活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多个级联,它也被血小板、暴露的内皮或胶原激活,通常需要时间才能形成血凝块。参与血凝块形成的蛋白质称为凝血因子,内源性途径中涉及凝血因子Ⅷ、Ⅸ、Ⅺ和Ⅻ,通过因子Ⅻ与暴露于血液的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结合而被激活,依次激活因子Ⅸ、Ⅹ和Ⅺ,进一步激活将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的因子Ⅱ。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血小板被困在纤维蛋白网内,形成血块。

外源性途径是指被损坏的外表面激活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多个级联。因子Ⅲ和凝血活酶参与外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比内源性途径短,并且比内源性途径快。凝血活酶是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暴露于血液的组织因子(TF)。但是在血管或内皮细胞损伤下,凝血活酶的暴露会激活因子Ⅶa和磷脂,从而转化为因子Ⅸ。最后,因子Ⅹ被来自外源性途径的因子Ⅹa激活。

促凝剂的选择

研究表明,内源性的凝血途径被激活需要与体外物质接触而启动,通常是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玻璃、硅石、白陶土、皂粘土或者是硅藻土都可以作为快速促凝剂。而微小的促凝剂像无机硅酸盐类相对慢些(30 ~ 60分钟)。40% ~ 80%的管壁都会覆盖二氧化硅促凝剂。二氧化硅促凝剂通常是球体的,直径范围是0.01 ~ 100 μm(比较适合的是0.4 ~ 20 μm)。在分离的血清中,促凝剂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减少潜在的纤维蛋白。

注意事项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如果我们未按照规范使用含促凝剂采血管,则可能出现纤维蛋白析出的情况[13]。纤维蛋白析出的原因通常有:凝血不充分、温度过低导致凝血时间延长(凝血不充分)、离心力过小或转速不够、以及凝血酶缺乏者或肝素抗凝治疗病人凝血功能障碍等。可以通过确保采血量足够、采血后及时轻轻颠倒摇匀、延长标本凝血时间、彻底去除肉眼可见纤维蛋白、增加离心力和转速、延长标本离心时间、重复离心等方式解决血清管中纤维蛋白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