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折点-1971并非1978年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写在前面的话

如果你问,现代中国经济的起点,毫无疑问,1949。

那是波澜壮阔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在中国大陆唯一的执政党,人民开始当家作主。然而从经济而言,中国共产党既面临“一穷二白”(1949年与历史最高年份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其中重工业减少70%),还有“灾后重建”(3200多座桥梁遭到严重破坏,且1949年城市中失业人数约有400万人,农村灾民约4000万人)。

以致于某势力公开宣称:“中国共产党人进得了城市, 却管不了城市。他们打天下能得90分, 而治理经济却要得 0分。”然而,这个新的国家做了漂亮的回答。于是,在1949年前后,共和国重构了这个古老国家的生命。

四肢,以支撑身体。从1947年华北财经会议(确定创建人民银行),1948年华北金融贸易会议(确定统一新中国货币),到1949年上海财经会议(打响上海金融保卫战),1950年统一财经工作的全国财经会议(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四个关键的会议,像是人体的四肢,确定以统一经济的方式,来支撑共和国的身体。财政收支的统一,使国家收入中主要部分集中到中央,用于国家的主要开支,以保证财政收支平衡;物资调度的统一,使国家掌握的重要物资,由分散转为集中,以调节各地供求,回笼货币、平抑物价;现金管理的统一,使分散在国营企业和军政机关的现金,由国家银行统一管理,减少市场通货,增加国家能使用的现金。

骨骼,以支持奔跑。受苏联的影响,中国提出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中央集中全国力量建设鞍钢,扩大鞍钢生产规模,建设大型国有联合生产企业。此外,由于多条铁路在战争期间被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大力修复通车,1949~1981年32年间共修建了38条新干线。

血液,以促进代谢。由于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主动申请进行“公私合营”,即企业由资本家所有变为公私共有,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这些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上海,比如上海的永安百货

心脏,以持续脉动。建国初期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人民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恢复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是实行土地改革和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

如果你问,1949后,中国经济经历了若干个的转折点或拐点:

1952,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直接向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过渡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于是国家开始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将全部私营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实际上为国家所有的国营企业。

1978,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18日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对内改革主要涉及农业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私有企业不再由国家管有,对外开放主要是容许外商投资,为外国投资设立了一系列经济特区,比如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1992,市场经济。

1992年10月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政府做出了一系列彻底解除价格管制的决定,比如全国的粮食市场已完全放开,国家计划委员会将第二年的指令性生产计划减少了一半。在未来几年,钢铁和机械产品价格双轨制被取消,煤炭和原油计划也实现了并轨,直到1996年,工业物资的价格双轨制彻底成为历史。

2001,加入世贸组织。

2001年11月11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正式签署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入世之后,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一下跃身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制造”的产品行销到了世界各地。

然而,一个年份往往被大家忽视:1971。

当时中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整个中国动乱不安,没有人真正去关注中国经济情况。实际上,1971年的中国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努力并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为后续几年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971年国内外事件梳理:

1971年04月01日,中共中央发布第四个五年计划。

1971年04月10日,“乒乓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 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

1971年07月09日,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就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交换意见。

1971年08月15日,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瓦解。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合法权利。


第一章:一场被忽视的危机

从1928年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至1970年代的50年间,苏联的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创造了让世界震惊的工业化奇迹,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发展成一个工业化的国家。二战后,苏联迅速走出了战争的创伤,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1970年代,苏联国民产值仅次于美国,领先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成为了可以和美国一较高下的超级大国。一个与西方世界完全不同的政治形态的崛起,无疑引起了西方社会的关注,同时也对西方发达国家造成了很大威胁。

从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开始,中国和苏联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苏联对中国提供了一系列的援助。但是到了1960年代,随着赫鲁晓夫执政,中共和苏联在意识形态层面有了很大的分歧。1969年3月,中苏在黑龙江流域的珍宝岛问题的归属上产生了军事冲突,使得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渐渐减少了对中国在各方面的援助。中国不得不考虑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寻求新的帮助和支持。

1971年,大洋彼岸的美国爆发了战后第五次经济危机。其实这一切早在1960年就埋下祸根,时任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提出建设“伟大社会”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通过政府扩大财政支出以推动就业、医疗、教育、生活和住房、城市发展。代价是累计财政赤字高达604.5亿美元,并为70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埋下祸根。同时,越南战争接近尾声,美国开始分期从越南撤军,通过军事费用开支拉动经济的方式不再可行。

美国经济持续恶化,工业生产下降8.1%,失业率达7%以上,美国财政赤字猛增,黄金储备急剧减少,美国无法满足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需求,布雷顿森林体系岌岌可危。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推出“新经济政策”:实行三个月的工资和物价管制,对进口商品一律征收百分之十的进口附加税,并且停止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参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国家代表

美国宣布美元不再兑换黄金的消息,让美元的价值受到质疑,美元开始贬值,全球各国大量地抛售美元,买入黄金。我国央行在1971年也增持了黄金400万盎司(相当于1.5亿美元)。

虽然工资和物价管制遭到全球反对后,美国政府很快就取消了,但是停止用美元兑换黄金却一直沿用至今,美元不再挂钩黄金,开始进入“浮动时代”。1950年为管控高通胀率,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外汇牌价与外汇调度,从1955年至1970年人民币汇率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固定在2.462。但1971年由于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突然下降至2.267。由于“浮动时代”的到来,西方货币纷纷实行浮动汇率,汇率日益波动频繁,中国从1973年开始为了保持对外经贸的正常开展,采用钉住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很大程度减少了国际汇率波动对本国货币的影响,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第二章:被小球推动着的大球

随着中国与苏联关系正式破裂,中国在寻找新的建交机会。中国是乒乓大国,在1971年4月,中国主动邀请在日本名古屋参加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访问北京,美国乒乓球队接受了中国的邀请,并游览了北京,此为历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这为中美20年无往来的外交关系成功破冰。

1971年4月26日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长城的合影

三个月后,尼克松派他的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在极为保密的情况下接受中国总理周恩来的邀请前往中国,目的是安排总统的访问。 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公开了基辛格秘密访华的事情,并宣布他将在次年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美关系快速升温让全球一片哗然。

周恩来和基辛格(右)

1971年7月1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18国在联合国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合法权利的决议草案”。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代表,取代中华民国行使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1年联合国大会

投票情况

联合国决议中文版

随着美国寻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的正常化,美国也逐渐撤回它对台湾保有联合国席位。当中华民国在争取合法代表权的努力上失去了美国的援助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中华民国断绝外交关系,转而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慢慢有机会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第三章:走向春天的计划经济

1949年建国之后,经过三年的战后经济恢复,中国开始步入计划经济时期。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一决议是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的,此后不仅仅是粮食,衣服、肉等等越来越多的商品只能通过“票证”购买,即使你拥有再多的人民币,没有票证也无法购买,这使得人民币丧失了货币作用。另外,粮食统购统销意味着农民的粮食不允许卖给别人,只能卖给政府,政府会按照规定的价格和规定的数量统一收购,然后分给工业城市的人民。这种“统购”的“计划收购”主要目的是为了牺牲农业,来补贴工业。

粮票

1958年~1960年的“大跃进”由于大炼钢铁,农田几乎无人耕种,农业彻底瘫痪,农产品产量大幅度缩减,与农业相关轻工业也面临危机,由于缺乏原材料,很多商品供应量不断减少,这使得农村老百姓生活更加艰难,甚至面临无米下锅的情形,中共也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

一、中共吸取在1960年代大跃进当中失败的教训,进行了第一次私人土地分配,恢复了小规模的自由市场,补贴生产,并根据需要将私人土地分配到公社耕地5%。农民可以自由地作出自己的生产决策,同时政府还减少了粮食税和提高了采购价格,并开始向人民公社提供更多资源,特别是化肥,以帮助稳定和增加产量。到了1970年代,政府官员意识到私人收益仍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1971年3月,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预示着“新农村经济政策”的到来。基于中国通过积极的农村政策措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前提下,中共提出了农村经济向技术专业和轻工制造的转变。

二、1971年中国提出“四五“计划(第四个五年计划),计划指标是工业增长速度平均每年12.5%,钢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5-18.1%,煤达到4-4.3亿吨,原油为7000-10000万吨,五年财政收入为4000亿元,粮食6000-6500亿斤,棉花6500-7000万担,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为1200-1300亿元。显然“四五”计划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因此 1973年国家计委重新修订了“四五”计划,把发展农业放在第一位;把钢铁的品种、质量放在第一位;经济协作区由10个改为6个,并对一些计划指标进行了调整。

"四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7.76%,最高年12.2%,最低年1.4%;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8%,其中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0%,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1%。

一方面,伴随着国际关系不断改善,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陆陆续续得到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援助,中国在外交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人民币汇率(盯住一篮子货币的“钉住汇率制度”)、外汇储备(大量购入黄金)不断地推行变革。另一方面,中国自身也在不断修正“四五”纲要,并着手推行“新农村经济政策”,内部环境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推动着中国经济不断地向前走。中国经济腾飞的帷幕从1971年开始被正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