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光伏行业前景广阔,上游材料需求持续增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0

在光伏度电成本不断下降与碳中和政策的推动下,光伏装机量持续提升,带动上游关键材料的发展。在降本增效的要求下,电池片及组件技术不断迭代,带来新的材料需求。重点推荐三条主线:

1)因高能耗而导致新增产能受限,主营产品供需逐步偏紧的公司,推荐三氯氢硅三孚股份;纯碱三友化工;建议关注工业硅合盛硅业、纯碱山东海化以及天然碱远兴能源

2)产品具有一定技术壁垒的公司,推荐ITO靶材隆华科技;POE万华化学卫星化学;光伏硅胶及导电胶推荐回天新材硅宝科技

3)重点发展产品符合技术迭代方向的公司,推荐光伏胶膜福斯特;光伏玻璃福莱特旗滨集团;光伏背板膜裕兴股份;反光膜海利得;建议关注光伏胶膜企业赛伍技术海优新材上海天洋,以及双玻卡扣短边框建议关注海达股份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推行和光伏度电成本下降,光伏行业前景广阔。

随着碳中和政策的逐步推行,主要国家都在探索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光伏发电因其无限性、清洁性等优点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同时行业技术的进步使得光伏度电成本不断下降,目前已接近火力发电成本,推动光伏发电产业化快速推进。据CPIA预测,到2025年,乐观情况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330GW,CAGR为20.5%。

▍多晶硅大幅扩产,三氯氢硅景气度提升。

多晶硅是生产光伏电池片的基本原材料。在光伏行业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多晶硅产能迅速扩张。根据硅业分会的统计,2021/2022年国内预计有20/30万吨左右的新增多晶硅产能。多晶硅是三氯氢硅的主要下游应用,多晶硅扩产将带动三氯氢硅景气度提升。我们预计未来三年三氯氢硅需求分别为44.8/51.0/55.1万吨,2021/2022年供需缺口为4.5/6.3万吨。

▍异质结成为第三代电池技术已成共识,ITO靶材有望受益。

异质结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工艺温度低、稳定性高、衰减率低、双面发电等优点,成为第三代电池技术毋庸置疑。ITO靶材作为异质结电池生产的必备材料,必将受益于异质结电池技术爆发。我们预计2025年异质结电池用ITO靶材达380吨,市场规模达11.4亿元。

▍受益光伏玻璃大幅扩产,纯碱行业景气向上。

为满足下游企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光伏玻璃企业不断扩产。光伏玻璃是纯碱的重要下游应用,光伏玻璃的大幅扩产将带动纯碱行业景气向上。据卓创资讯,我国2021/2022年预计共投产光伏玻璃1500万吨/年以上,将带来300万吨/年纯碱需求增量。

▍伴随双玻组件逐渐占领市场,POE胶膜市占率持续提升

双玻组件能利用反射光,从而比单玻组件功率更高。据CPIA预计,2025年双玻组件市占率将提升至60%。POE胶膜大幅降低PID,水汽阻隔和耐候性良好,能更好的适用于双玻组件。双玻组件市占率的提升必将极大拉动POE胶膜的需求。我们预计2025年POE胶膜需求将达13.7亿平方米,CAGR为39.4%。

▍多主栅技术持续推进,带来焊带需求变化。

多主栅技术能够减少光伏焊带的遮光面积,同时可有效缩短电池片内电流横向收集路径,降低串联电阻,减少电池功率损失,从而提升光伏组件的光转化效率。据CPIA预计,9主栅以上技术市场占比会持续增加,光伏焊带需求也会随之变化。

▍光伏硅胶性能要求高,国产替代不断加速。

光伏组件工作年限需达到25年以上,且工作环境较为恶劣,进而要求光伏硅胶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粘接能力以及能够耐黄变、耐湿热、耐紫外线等,最早主要由道康宁、乐泰等国外产商供应。随着研发不断加强,国内企业回天新材硅宝科技集泰股份等相继突破技术壁垒并不断扩产,国产替代过程不断加速。我们预计2025年光伏硅胶需求达41.6万吨,CAGR为17.30%。

▍投资策略:

在光伏度电成本不断下降与碳中和政策的推动下,光伏装机量持续提升,带动上游关键材料的发展。在降本增效的要求下,电池片及组件技术不断迭代,带来新的材料需求。重点推荐三条主线:

1)因高能耗而导致新增产能受限,主营产品供需逐步偏紧的公司,推荐三氯氢硅三孚股份;纯碱三友化工;建议关注工业硅合盛硅业、纯碱山东海化以及天然碱远兴能源

2)产品具有一定技术壁垒的公司,推荐ITO靶材隆华科技;POE万华化学卫星化学;光伏硅胶及导电胶推荐回天新材硅宝科技

3)重点发展产品符合技术迭代方向的公司,推荐光伏胶膜福斯特;光伏玻璃福莱特旗滨集团;光伏背板膜裕兴股份;反光膜海利得;建议关注光伏胶膜企业赛伍技术海优新材上海天洋,以及双玻卡扣短边框建议关注海达股份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所

 #炒作退潮?热门中药股大幅杀跌#   #锂电光伏等新能源赛道再走低#  

 $回天新材(SZ300041)$   $赛伍技术(SH603212)$   $海优新材(SH688680)$  

风险提示: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详情请参阅相关法律文件。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全部讨论

2022-01-13 23:56

最近跌的蛋都碎了

2022-01-13 15:59

过呗,还能离咋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