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最牛股票是如何被忽略的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回复:8喜欢:9

 $怪物饮料(MNST)$   $东鹏饮料(SH605499)$    $贵州茅台(SH600519)$  

本世纪全球最涨幅最高的股票是哪支?是特斯拉苹果茅台还是奈飞?做投资,怎么能不知道哪支股票长期最赚钱?

事实上,Monster能量饮料,中文名叫魔爪或者怪物饮料,才是正解。

从两千年到现在,Monster的年化复合收益率IRR大约为40%。你们可能会问,40%的年化收益率,听起来很普通啊?事实上,懂的同学都知道,在二十几年的历史中,每年保持平均40%的复合增长率,是极其恐怖的。这种复利增长的结果,不是1000%、10倍,而是,一千倍。

所以,虽然特斯拉、Square、Shopify这样的公司,表现也非常优异,上市以来年化收益率都超过50%,但他们都在2010年后上市,时间相对短,总增长倍数,还远远不如Monster。

因此,Monster,才是市场上和学术界,公认的王者。那么,Monster是怎么封神的?能量饮料这门生意,到底为什么这么绝?中国市场上,会不会有自己的怪兽?

提起能量饮料,或者叫功能性饮料,你们更熟悉的,肯定是在中国知名度更高的红牛。

但你们不知道的是,其实Monster才是美国市场上真正的王者。其在全球品牌影响巨大,尤其是作为亚文化的代表,堪称品牌塑造的经典案例。更令人震惊的是,Monster是在红牛红牛一统天下的格局下,凭借教科书般完美的产品、营销和运营策略,后来居上,抢下市场第一宝座的。

Monster前称为Hansen Natural Corp.,成立于加州,主要从事果汁饮料。1990年,这家濒临破产的家族企业,被两名南非人Hilton Schlosberg 和Rodney Sacks买下继续经营。这俩移民接手后,公司业务小幅改善。到了1997年,他们迎来了历史上最关键的人物,传奇营销大神Mark Hall,他进入公司后一开始负责品牌,后来不断升任首席营销官甚至总裁。

同样是这一年,能量饮料的概念在美国市场异军突起。来自奥地利的红牛率先发力并大获成功。Hansen公司也看中了这个赛道,在自己老的果汁品牌下,推出了能量饮料产品线,然而之后市场反应平平。

为什么偏偏1997年会成为美国能量饮料的“元年呢?”当时,美国软饮市场沉寂已久,年增长率仅一个点,可口可乐一家独大占据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嗜糖如命的新一代美国年轻消费者,喝腻了可乐之后,迫切需要更高热量更强功效的碳酸饮料。于是,包含咖啡因、牛磺酸及糖等物质的能量饮料应运而生。

那么,这么一场能量饮料的大战会如何开展呢?

虽然能量饮料最知名的饮用场景是司机开长途的时候,但从整体年龄段来讲,一定是学生和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更需要咖啡因的刺激与能量的补充。想想你自己考前抱佛脚和晚上加班打游戏的时候,有多么需要提神醒脑。老年人喝了,难道坟头蹦迪吗?因此,所有能量饮料都晓得从年轻人最集中的地方、最聚集的场景和最喜欢的风格切入市场。

红牛一进入美国市场就交出了满分答卷,他们先是在校园里海滩上免费派发产品,甚至全力进军夜店及酒吧市场,努力形成红牛兑酒的迷幻饮用场景。为了更好地锁定年轻人,红牛赞助了大量的极限运动赛事(相信你们一定看过各种疯狂运动背景里的红牛logo)。他们甚至拥有两支F1车队和五支球队。

所以,当2002年Hansen公司好不容易请来的大神Hall终于说服老板们,自己现有的品牌不够酷,完全做不了能量饮料的时候,他们已经被红牛拉下了一大截,彼时红牛在美国年销3亿罐,也就是美国人民人手一罐的节奏。这时候,Hall祭出一招神操作,史上最牛最酷饮料品牌Monster,就此诞生。

在红牛恐怖的品牌统治力下,Monster选择硬刚,走更酷、更叛逆、更下沉的品牌路线。用Hall的原话说“我把红牛看做一种白领的雅痞饮料,而我们要做一款更具攻击性的蓝领饮料给那些纹身的哥们喝。”

Monster的成功,可以说是从logo开始的。字母M被变体成了三根张扬的魔爪,荧光绿与黑底的冲突让他在任何场景都可以脱颖而出。根据传播学的视觉锤理论,相比之下,红牛的logo虽也不错,但‘两个公牛和一个太阳’这样的组合并不足以构成强烈的“视觉锤”。M形的爪印简洁有效地传递了‘力量’与‘危险’的信息。结果,消费者记住了Monster这个视觉锤。

另外,区别于红牛的自我激励意味,Monster所传递出来的是一种年轻、狂放、叛逆不羁、强烈的自我与不屑于世俗眼光的个性态度:惊世骇俗的头盔,大块的文身、火爆热辣的场景,发动机咆哮着的福特野马与一路狂飙中的摩托飞车……它更像是从原生的美国街头文化当中,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亚文化DNA。这点从他的slogan就能看出,Unleash the Beast,释放你心中的恶魔。

红牛会赞助或者亲自策划许多极限运动和小众赛事,比如街舞比赛、帆船比赛、空中特技表演等。Monster则赞助更加野性与叛逆的活动,比如越野摩托车、赛车、综合格斗和电竞比赛等,充满了速度、力量和本能。

此外,Monster更重视赞助运动员本人,他们甚至曾以每月600美元的超低价,签下过极限摩托越野界的教父级人物Mike Metzger,也曾经邀请了极限摩托越野界的“迈克尔·乔丹”Ricky Carmichael,以及赫赫有名的汽车漂移大师Ken Block担任形象代言人。

在推广方面,同样免不了线下派送。然而,Monster采用了热辣的女郎Monster Girls派送,你能想象这下能俘获多少游戏宅男的心。

因此,虽然两者的营销定位接近,但Monster凭借更精准讨喜的品牌定位和高性价比的推广方案,放弃了昂贵的传去广告渠道投放,做到硬是把自己的营销成本控制在销售额的8%。熟悉快消的同学都知道,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数字。反观红牛,虽然品牌定位已经很清晰了,但毕竟赞助赛事的花费还是不少的,再加上传统广告渠道的投放,其营销成本大约占销售额的1/3。

最终的结果是,Monster凭借着极高的营销效率,以60%的毛利润率创造出了35%的总营业利润率。这一数据,如同Monster的股价涨幅一样,冠绝天下,放眼全球只有大A股的智商税产品六个核桃能与之匹敌。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Monster在低成本的同时,保持了极高的增长速度。自问世起,他的销售额就一路狂飙,到2008年就以10亿美元的销售额超越红牛成为美国能量饮料市场第一。到了2012年,公司干脆直接把公司名和股票代码改为Monster。至此,世间再无加州老汉建立的Hansen公司,怪兽帝国就此建立。

如何寻找千倍股 

Monster为何能成为本世纪唯一千倍股?我们如何去寻找下一支千倍股呢?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能否培育出本土的Monster呢?

当然,Monster的千倍传奇,有他的特殊性。比如,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上市,到本世纪初市值还很低,才能够以目前数百亿美元的市值创造千倍增长的神话。但是,Monster的成功,有其背后的必然因素。

首先,它得是个饮料。在供给和需求两端,饮料天生具备好生意的特质。

在供给端,饮料的本质就是水加添加剂,但又能营造一定的价值感,因此毛利天生较高。在这点上,除了果汁,饮料与食品有本质的不同,实打实的固体食品,一般来说,很难创造如此高的价值感。因此,下次不要再把食品饮料混为一个行业咯。从美股近年平均数来看,软饮料行业的毛利率约为45%,食品行业的毛利率仅约为24%,这21%的毛利差距在财务报表上的表现是巨大的。最终落实到营业利润上,两者的数据分别约为8.5%和4.7%,相差将近一倍。

在需求端,人每天的饮料摄入上限是非常高的,因为液体相对容易被代谢掉,不容易产生饱腹感。而食品则不然,你每天能吃的东西基本由你的食量决定,哪怕是糖和巧克力这种体积小单价高的产品,也比较容易吃腻。巴菲特曾经说过,人一天喝六罐可乐很正常。所以,你以为人家老巴常年重仓可口可乐只是平平无奇,事实上背后朴素的道理讲给你听,只是你从未认真参透而已。另外,从使用场景上看,饮料装在罐子里,单手就能喝,非常方便一口接一口,在开车、开会、工作、学习、走路、躺床上等任何场景,都很适合喝。可以说,你醒着的时候就很少不适合喝饮料的时候。而食品的使用场景则大大受限。从具体数据来看,Monster几乎凭借一个单品一年就卖出四五十亿美元;而整个美股所有食品企业营收超过这个数的只有11家,还全都是像卡夫亨氏这样由众多产品线构成的食品集团。

其次,它得具备明确的功能性。能量饮料所含的咖啡因、糖分和谷氨酸等成分,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感觉消除疲倦,产生兴奋感。因此,消费者在开长途车、辛苦工作和熬夜等场景下,第一反应就是要喝功能饮料。这种下意识的联想,是功能饮料行业的宝贵财富。

第三,它得有成瘾性,促进消费者复购。这点上,能量饮料的表兄弟烟和酒已经展示得非常明显,就不再展开了。所以,下次不要再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健康,所以健康饮料食品未来一定大有机会”挂在嘴边了。你越这么说,越表明你太不了解人性了。人类历史上,各个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从来都是屈服于自己成瘾的欲望,不曾赋予所谓“健康”这种反人类的要素过多的商业价值。

你们可能会问,说了这么多饮料的商业模式的优点,难道就没有缺点吗?

当然, 凡事必有两面。刚刚说的很多优点,恰恰也给饮料行业带来了问题。因为是液体,因此饮料的运费相对较高,生产上需要在各地布局灌装厂。因为可以全场景使用,有很强的功能性和成瘾性,因此销售上就非常依赖零售渠道的货架展示。这就注定了,饮料行业,是一个寡头垄断的行业。在美股上,软饮行业,营收过百亿的,只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胡椒博士可乐和Monster。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Monster能成为那个关键的少数?

首先,Monster较早进入市场。前面说到,Monster的前身Hansen公司与红牛同在1997年能量饮料元年就布局这个市场了。虽然前几年因为品牌定位老化被对手远远甩开,但管理层痛定思痛,把吃的亏变成学费,彻底放弃了几十年的老品牌,凭空建立了一个没有羁绊的酷品牌。反观现在的部分国产品牌,凭借狼啊豹啊的形象,在上一个时代赢得了市场,但却沉迷于过去的成功之中,不肯走出来。当然,Hansen在新品牌建立的路上能走得这么决绝,也与品牌早非家族所有有关。相信未来中国也会出现类似的案例。

其次,前文已经分析了,恰好能量饮料这个品类适合年轻人,尤其是狂野、叛逆的年轻人,所以,需要亚文化的品牌形象。只有做的比赞助极限运动的红牛更激进,才有可能吸引到更适合的年轻消费者。而这样的品牌,只能凭空建立,不可能在老品牌基础上改造。另一方面,由于这样的品牌太张扬,导致可口可乐这样的品牌工厂,没办法用原有快消品批量生产品牌的方法论,在能量饮料领域生成一个品牌。

因此,我们就要讲到Monster成功的最后一个关键因素,可口可乐的入局。事实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大饮料巨头,从来没有缺席过能量饮料市场。早在1997年之前,两大巨头就看到了类似功能性饮料的机会,并且各自用拿手的招数建立功能性饮料品牌。奈何这个赛道太特殊,以往无往不利的两大巨头居然在红牛和Monster两个后生的强势进攻下节节败退。最终,百事可乐获得了佳得乐这个隔壁赛道的运动饮料品牌(请注意,运动饮料和能量饮料并不一样),而可口可乐在反复挣扎之后,最终于2015年入股Monster,以约17%的股份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之后(基本)一心一意地扶持Monster。还记得我们之前说的吗?各地的灌装厂和零售渠道是饮料行业必须面对的最大挑战,而大哥大可口可乐在北美和全球都早已布局完毕,将自己的灌装厂与渠道开放出来与Monster合作。可口可乐这边,边际成本极低,因为他的厂和渠道本来就在那;Monster这边,认了行业龙头做爸爸,不用太担心龙头整天惦记着你的蛋糕,还迅速获得了别无其他办法可以拿到的灌装厂和零售渠道资源,可谓如虎添翼。

事实上,2016年之后,Monster在美国市场的增长已经比较稳定,其主要增长动力来自全球化,而可口可乐这个跨国巨头,正是其全球化加速的主要动力。双方复制美国那一套,利用可口可乐全球的灌装厂和渠道资源将Monster这一美国文化的象征性产品推向全球。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Monster在中国零售货架上的位置,是不是永远紧挨着可口可乐?你们再翻到背后,看看中国卖的Monster饮料的产地厂名,你就明白了。

所以,Monster的成功,确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不愧为新世纪第一牛股。下一个Monster在哪?我们还在寻找。但是,通过这一系列视频,你们也了解到了Monster成功的范式。下一次你们遇上类似模式的公司的时候,至少会多一点留意和思考。

至于中国本土的能量饮料公司的市场表现?因为我们只研究海外上市的公司,对A股的魔幻充满了敬畏,还不太敢发言。只能说,东鹏特饮作为和Monster高度类似的单一品牌能量饮料公司,其市值高居A股饮料行业榜首,并不是偶然的,毕竟中国还没有自己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但要说到未来中国能量饮料的市场格局,会不会有Monster这样的叛逆品牌,那就要新的一期视频了。如果想继续了解消费行业投资的本质,可以点赞关注,看看我们会不会出下集。

全部讨论

2022-01-20 23:22

请问对农夫怎么看呢

2021-11-08 08:53

哔哩哔哩上发视频是本人吗?

2021-10-26 10:15

180元,50倍是底线

2021-10-25 20:27

东鹏700多亿,能成为5倍股都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