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延长石油国际(00346)$ 


马达加斯加Morondava盆地油气藏形成机理与主控因素


摘要: 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现代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采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马达加斯加Morondava盆地的成藏要素进行分析,从盆地的烃源岩、储层、盖层和圈闭等条件出发,确定了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和下一步的有利勘探方向。
  研究表明,Morondava盆地油源条件好,盆地内发育的3套主要的烃源岩分别是M.Sakemena组、IsaloⅡb组和Bemaraha组—L.Duvalia组的暗色泥岩和泥质灰岩,其有机碳含量均值大于1.0%,有机质类型以Ⅱ-Ⅲ型为主,目前正处于成熟—过成熟演化阶段;储层的储集条件受粘土矿物含量的影响较大,压实作用或成岩作用并没有导致孔隙度的完全消失,在3000m以下仍可能存在有效的储层,主要发育4套有利储层:L.Sakamena组、M/U.Sakemena组、IsaloⅠ组和IsaloⅡb组储层;结合对盆地内典型油藏Bemolanga-Tsimiroro重质油藏的解剖,发现盆地内油源条件好,油源对比发现油源主要来自于M.Sakemena组烃源岩,圈闭和运移条件较好,但盖层是控制该盆地成藏的主要因素。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盆地的主要成藏模式为断块油气藏(含断鼻构造)、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等,下一步的有利勘探方向是位于盆地东南部和东北部的断鼻构造及断块圈闭和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等。

作者:

郝情情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导师姓名:

庞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