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世界本质、股市

发布于: iPad转发:0回复:0喜欢:0

过去五千年,这个世界上据估算生活过2500亿人口,绝大部分人都生活得很不幸:他们一辈子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填饱肚子,从出生开始,就在饥饿中挣扎,大部分活不到壮年就死了。到公元1820年,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26岁。就算勉强有得吃了,又往往碰到兵荒马乱,妻离子散,流离失所。
十九世纪以后,人类慢慢地进入发展阶段,而且呈加速的趋势。最近的五十年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不但彻底摆脱了饥饿,人口迅速增加,寿命也大幅度延长,享受的物质财富成十倍地增长。

世界充满了荒诞离奇、困惑迷茫、人际冲突、自身缺陷,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需要我们接受种种现实,我们要经常面对不确定性、误解和不可预测性;世界的本质就是难以被量化,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符合情理——数据可能前后矛盾,分析可能漏洞百出,但这就是世界的“真相”,如果期待世界的运转一直保持理性,我们将大失所望;聪明人也会犯错,傻瓜也有判断正确的时候,这就是运气与风险,身处变化无常的世界,却强烈渴望获得确定性,这是人类行为的共性。
世界总在变化,一切皆有可能发生,而变化的起因可能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人很容易低估自身的无知,低估当下实际发生的事件,低估正在酝酿的潜在问题,最大的风险总是那些没有人预料到的事。因为没有人预料到,所以没有人做准备;因为没有人做准备,所以造成的损失就会加倍,想象之外发生的情况才是风险。经济不确定性一直存在,无法预测的事情才是真正的风险,所以风险永远无法被有效控制。未来不可预测是不会改变的铁律,我们无法为没有预想到的事情做好准备。我们越觉得自己考虑的周全,当意外发生时,所遭受的冲击就越大。人类也强烈渴望秩序和稳定。
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所谓的伟大和神圣都是事后文人编造出来的,都不可能是事前策划计划出来的,不要去想象有多么神秘。
人类社会的演化都是各方面力量博弈较量的产物。好故事能变不可能为可能,关键不在你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是如何说的和如何呈现的。任何东西只要有需求,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的需求,它都有价值。
人类的贪婪和恐惧之心永不改变,世界无论未来是何种面貌,人们都将以同样的方式面对贪婪、恐惧、风险、不确定性和社会舆论。眼光长远是理性的,但也是苦闷的,因为美好永远在将来,当下永远有苦难。

股市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美国股市从1880-1942年也经历了60年的不涨。即使发展了100多年,能够大幅上涨的也是非常少的公司,这些少数公司成为了伟大的公司。而绝大多数公司要么退市消亡,要么就是财富的粉碎机,让投资者赚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