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光璀璨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8喜欢:3
前面有人解释了很多遍了,宇华的钱如果是以借款形式给到学校,学校是可以转出还债的,而他是以投资的形式,目前学校转营需要财务清算,需要甄别国有资产,社会捐赠,政府奖励和举报者出资,这几类钱目前都属于学校的投资者,是不能转出去的。而学校作为独立单位,还债是天经地义的,是被允许的

热门回复

2023-06-26 08:53

你先数数中国有多少独立学院,这些很多都是公参民学院,都不会转营利。另外还有很多非上市学院,我选非营利照样可以控制学校,再偷偷摸摸的转出利润,细水长流,还能享受非营利的政策倾斜。而上市公司需要披露业绩,这条路不好走,只能一劳永逸的选择营利。再说,你发的这些话,仅仅是一个行业专家说的,没有政府背景,数据准确性和拍脑袋有什么区别?并且,这个专家就是靠给别人讲课赚钱,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的法律不去研究,天天去相信小道消息。

2023-06-26 08:39

从民办高校所在省域来看,分类管理进展情况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已经完成和基本完成分类管理的省份,包括黑龙江、上海、海南、重庆、云南、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其中,黑龙江、上海、海南、重庆、云南有选择营利性的高校,也有选择非营利性的高校。甘肃、宁夏、新疆的民办高校均选择非营利性。青海只有1所民办高校为青海大学昆仑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青海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是典型的“校中校”。经教育部审定、青海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省委同意,2024年7月,青海大学昆仑学院将停止招生,完成转设、分类管理工作。二是除了新设高校进行了选择以外,其他高校均尚未完成的省份,包括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陕西等。虽然民办高校没有进入具体选择程序,但是大部分省份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如陕西有2所民办高校拟选择登记为营利性民办学校,1所民办高校犹豫不决,其余均表示要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三是部分完成、部分尚未完成的省份,包括天津、山西、吉林、安徽、江西、湖南等。比如,安徽全省共有28所民办高校,其中8所民办高校选择非营利性,1所民办高校选择营利性,5所民办高校已研究确定非营利性办学意愿,14所民办高校尚未确定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办学意愿。这种类型的省份在改革的基础上,可以总结经验,为尚未启动分类管理改革的民办高校提供借鉴。

2023-06-26 08:38

根据《若干意见》精神,对现有民办学校按照举办者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调查显示,在当前已经做出路径选择的179所民办高校中,有38.5%的高校选择了营利性。而且很多省份反映,目前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扶持政策仍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反而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收费等进行过多限制,影响了举办者选择非营利性的积极性,很多尚未完成分类管理改革的高校都倾向于选择营利性,这与改革的初衷并不完全一致,这种趋势尤其需要引起重点关注,进一步做好引导宣传工作。

2023-06-26 08:33

别太乐观了
Q:高校转营利性进展?非营利性是否可上市?一二级市场高校估值倒挂?
A:1)原本要求2022年底前完成高校转营,但因为疫情等各方面影响推迟,目前来看2024年可能是截止点,那2023年非常关键,需要在2023年完成申报。目前全国764所民办高校(包括本科),已经完成拿到营利性办学许可证的学校只有24所/占3.14%。还有一些学校在公示中或申请中,但是乐观预计最后也不会超过70所(10%)可转设为营利性。

2023-06-25 10:31

现在最难受的就是一方面港股太差,一方面大股东的良心还没有触底,估计都在等确定性,等教育部的批文

2023-06-26 05:57

民办高校的分类结果无非三种,一是终止办学,举办者得到一定补偿,还算可以拿回投资的钱。二是非营利,举办者只能通过关联交易慢慢赚钱。三是营利性,可以通过直接转出合理收益,取得投资回报。也正因为这样,上市公司几乎都会选择营利性,法律规定的也是自愿选择原则,只要你的学校财务历史比较干净清晰,没有太多国有资产参与,有足够的钱补土地出让金,转营利都不存在问题。

2023-06-26 05:50

现在不是各省的问题,全国在推进分类登记,在确定营利或非营利前都不能抽逃资金

2023-06-25 23:01

国内有三所大学分别在不同的省份,有必要三家一起申请转营导致账上所有现金都动不了?并且影响到境外债的归还和股价大跌?!有些事情需要仔细的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