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3喜欢:0

中台的出现,是因为行业数字化建设模型变了,变得越来越需要遵循以下“翻转模型”:

过去20年,医疗信息化历程基本是先有医疗行为、后有服务、再有技术平台的逻辑,循环往复,形成了很多个业务系统。回望医院信息系统,基本上10年、20年前的技术都还在。因为总是往上叠加需求和系统,系统多了之后就需要集成。而业务部门会不断地提出新需求,因此这一信息化建设模型总是难以满足业务需求。

“现在,假设有一次重构的机会,是不是应该把技术平台做得再扎实一点,再去构成更多的服务,比如物联网的监控服务,以及很多可以替代人的服务?这是技术带来的好处。最后在需要人的时候,再去调用医生护士的资源,这样就可以更多地用技术主动去支撑医疗业务。”赵大平说,“这就意味着我们思考问题的逻辑要发生根本转变:首先考虑的是技术、服务、数据,然后再考虑在此之上的业务场景。”

核心业务最小集,包括患者管理、电子病历、计价收费等。为什么要做核心业务最小集?因为它需要共享、需要被频繁调用。业务中台就是干这件事的。 临床数据中心(CDR)能不能跟医生工作站合在一起?因为临床需要快速的数据服务。数据中台就是干这件事的。

中台架构的本质就是解耦和复用。但中台不是一种替换手段,而是为系统提供升级的技术实现举措之一。中台必须支持用户现有的系统,又能支持未来的系统。这是对中台能力的基本要求,但实现起来不那么简单。

因此,中台抽象成技术、业务、数据三大部分:业务中台,解决业务的共性问题,将共性的业务下沉;数据中台,数据计算解决个性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技术中台,解决通用性的问题,很多新兴技术是通用的,必须把它们变得十分简洁,而且可以快速交付。

$卫宁健康(SZ300253)$

中台的出现,是因为行业数字化建中台的出现,是因为行业数字化建

全部讨论

2020-12-16 20:54

玄乎其乎,股价喋喋不休

2020-12-16 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