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资产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1喜欢:6
1、9价目前在搞头对头实验的临床报告,顺利的话今年三季度应该会进入大三期。
9价对于沃森来说,意义没那么大,主要是上海泽润只占有60%的股权、并且落后了万泰三年,更重要的是、HPV9当前的产能设计是针对存量市场的,一旦存量市场消化完、未来增量市场根本无法承接这么大的产能,未来的竞争会比较强,预计9价会好于2价,但是过大的产能会有个再平衡的过程。
也就是说最后如果能上市(第3-5家),赚取一般收益是可以的,比如10亿级别的营收(因为除了国内,还有国外市场、大宗交易市场),再多就难了。
2、核心产品方面,当前是13价、然后是四价流脑多糖结合(2025、10亿营收级别)/四联苗(2027,5-10亿营收级)/HPV9(2029,10亿营收级),再接着就是24价肺炎结合疫苗/RSV/新冠流感联合疫苗/新冠流感RSV三联苗(未来5年、单品都是大于20亿-50亿营收级的)+更远的是GBS、B群流脑结合和5价流脑、带状疱疹疫苗,以及其他还未摆上桌面的未来管线(未来10年)。
这些产品之外,还有加一个国际化,等于是加了一个业绩杠杆、未来国际化营收有望占到全部营收的20%-30%左右。短期内的营收目标是,国际营收超过10亿。
2030左右的业绩支撑点就是:13价(15亿营收)+四价流脑多糖结合(10亿营收)+四联苗和HIB等四款小产品(10亿营收)、HPV9/HPV2(10亿营收)+国际化(10亿营收)。再接下来就是新周期了。
3、新冠疫苗的销售问题。
主要问题是支付方式的问题,依赖财政和医保,政府拿不出钱来、没有推广的积极性,企业也没有积极性,也没人去推广。
目前新冠疫苗的真实需求还是有的,但是需要推广销售,目前政策管制下难以释放,比如重点人群是老年人和青少年以及儿童,这些同流感疫苗的接种人群是同质化的,而国内的流感接种在6500万支。老年人群接种意识差,需要大力推广,这样必须要放开自费、企业才能有销售费用用于市场教育推广;儿童青少年方面,根本没有可以用的新冠疫苗。所以,需要放开自费、然后扩龄,然后研发新冠流感联合疫苗,最终激活整个新冠疫苗市场,做好了也是一个重磅品种,尤其是新冠流感联合疫苗、如果能够做到领先、其营收规模不会弱于13价肺炎疫苗。
4、沃森mRNA的特点就是产学研(沃森复旦蓝鹊)合作的一个模式,沃森通过这种方式逐步积累技术经验,最后达到掌控mRNA技术的目标。
目前的优势就是已经有产品获批,其技术路线的可靠性、成药性得到验证,为后续产品的研发提供了确定性;赢得了先机,在别的疫苗企业还没摸到mRNA大门的时候,沃森已经有产品获批了,技术和经验积累已经远超其他传统疫苗企业。
劣势就是,沃森在整个合作中虽然居于主导地位,但是暂且还是需要依赖合作方,目前还无法独立掌控整个技术平台,要独立掌控技术平台还需要完成RSV、新冠流感、带状疱疹等疫苗的研发,还需要点时间积累技术、解决专利和知识产权问题。
5、沃森的未来并不是单纯的几款产品,而是具备可以持续研发出具备良好市场销售收入的产品的能力,资金或现金+技术(四大平台)+国际化(市场),至于具体能够取得多大规模的成绩,这个难以判断。

热门回复

沃森四价流脑多糖结合疫苗现在都还没有报批,最顺利的话2025年获批,但是收入可以忽略不计(小于一亿)。获批到第一次批签要半年,还要各省准入,2026年能做到5亿都谢天谢地啦,而且还不是首家,还要和康希诺竞争。四价流脑多糖结合疫苗国内市场规模也就是15亿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