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34喜欢:2

请教沃森生物 1)9价现在进展 2)沃蓝销售情况,为啥销售不出去 3)除了9价,未来还有什么可能的大单品 4)公司mRNA技术相对优势和劣势。

多谢

精彩讨论

脚哥201105-09 22:05

1三期临床的其中一个头对头已出 正撰写临床报告。 当然不算好 所以股价不涨 但也没确认失败。
2 xbb1.5 已经被淘汰了 今年的新样本毒株是jin1 拿到eua 无法自费销售 只能疾控采购。
所以只能迭代新毒株。 在临床报告和eua 母版单价疫苗拿到附条件上市批文后,迭代新毒株只需要简易程序每年迭代。为了保留在任何时候都有一只mrna在新的病毒爆发的时候一个月以内就能快速生产的能力。会批一两只新冠mrna疫苗附条件上市,并以每年简易迭代的程序
3 今年申报的会有 四价流脑结合
4 mrnA 优势是递送系统是蓝鹊自研,专利上避免了卡脖子。能批eua的mrna 就两家 前提是递送系统不是靠国外大厂授权。疫情初有mrna专利的大公司都给了只能针对新冠的递送系统的授权 如果要开发其他的传染病 显然需要有绕开专利的方法。
讲这么多都没有用。只要盯着三个公开数据 就可以。一个是每周2 之前公布的批签数据。一个是延迟一个月发布 福建省的采购数据网页链接 还有一个是海关出口数据。

太一资产05-09 23:58

1、9价目前在搞头对头实验的临床报告,顺利的话今年三季度应该会进入大三期。
9价对于沃森来说,意义没那么大,主要是上海泽润只占有60%的股权、并且落后了万泰三年,更重要的是、HPV9当前的产能设计是针对存量市场的,一旦存量市场消化完、未来增量市场根本无法承接这么大的产能,未来的竞争会比较强,预计9价会好于2价,但是过大的产能会有个再平衡的过程。
也就是说最后如果能上市(第3-5家),赚取一般收益是可以的,比如10亿级别的营收(因为除了国内,还有国外市场、大宗交易市场),再多就难了。
2、核心产品方面,当前是13价、然后是四价流脑多糖结合(2025、10亿营收级别)/四联苗(2027,5-10亿营收级)/HPV9(2029,10亿营收级),再接着就是24价肺炎结合疫苗/RSV/新冠流感联合疫苗/新冠流感RSV三联苗(未来5年、单品都是大于20亿-50亿营收级的)+更远的是GBS、B群流脑结合和5价流脑、带状疱疹疫苗,以及其他还未摆上桌面的未来管线(未来10年)。
这些产品之外,还有加一个国际化,等于是加了一个业绩杠杆、未来国际化营收有望占到全部营收的20%-30%左右。短期内的营收目标是,国际营收超过10亿。
2030左右的业绩支撑点就是:13价(15亿营收)+四价流脑多糖结合(10亿营收)+四联苗和HIB等四款小产品(10亿营收)、HPV9/HPV2(10亿营收)+国际化(10亿营收)。再接下来就是新周期了。
3、新冠疫苗的销售问题。
主要问题是支付方式的问题,依赖财政和医保,政府拿不出钱来、没有推广的积极性,企业也没有积极性,也没人去推广。
目前新冠疫苗的真实需求还是有的,但是需要推广销售,目前政策管制下难以释放,比如重点人群是老年人和青少年以及儿童,这些同流感疫苗的接种人群是同质化的,而国内的流感接种在6500万支。老年人群接种意识差,需要大力推广,这样必须要放开自费、企业才能有销售费用用于市场教育推广;儿童青少年方面,根本没有可以用的新冠疫苗。所以,需要放开自费、然后扩龄,然后研发新冠流感联合疫苗,最终激活整个新冠疫苗市场,做好了也是一个重磅品种,尤其是新冠流感联合疫苗、如果能够做到领先、其营收规模不会弱于13价肺炎疫苗。
4、沃森mRNA的特点就是产学研(沃森复旦蓝鹊)合作的一个模式,沃森通过这种方式逐步积累技术经验,最后达到掌控mRNA技术的目标。
目前的优势就是已经有产品获批,其技术路线的可靠性、成药性得到验证,为后续产品的研发提供了确定性;赢得了先机,在别的疫苗企业还没摸到mRNA大门的时候,沃森已经有产品获批了,技术和经验积累已经远超其他传统疫苗企业。
劣势就是,沃森在整个合作中虽然居于主导地位,但是暂且还是需要依赖合作方,目前还无法独立掌控整个技术平台,要独立掌控技术平台还需要完成RSV、新冠流感、带状疱疹等疫苗的研发,还需要点时间积累技术、解决专利和知识产权问题。
5、沃森的未来并不是单纯的几款产品,而是具备可以持续研发出具备良好市场销售收入的产品的能力,资金或现金+技术(四大平台)+国际化(市场),至于具体能够取得多大规模的成绩,这个难以判断。

小手冰凉mai05-09 21:57

不要太押注9价疫苗,因为后面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参与者更多,会引发价格竞争,大概率可能导致利润空间显著缩减。另外,随着默沙东公司9价疫苗产能的扩大和接种程序的简化等变动,国产9价疫苗还要面临着来自进口产品的巨大挑战。
虽然从理论上讲,国内的市场容量庞大,但是当前我国的疫苗接种率较低和消费水平的实际情况,国产9价疫苗的市场销量还需要持续观察。自费群体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国产疫苗在价格上的优势可能不会明显。

夏天有蚊05-10 13:51

1.9价三期头对头临床中,在写报告。与友商比落后甚远。
2.RQ3033获紧急上市,生产销售方面都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安排。不是公司可以做主,况且现阶段流行的新冠病毒又变异。
3.公司现有临床几个品种都算大单品,四联苗,四价流脑结合,9价。至于其他就不要多想,等进临床再说。
4.mRNA技术优势,我个人觉得只有一个优势,就是经历过临床前研究到成品获批上市的整个流程。

曲江投资05-09 22:06

目前国产九价HPV疫苗进展居前的企业中,沃森生物、瑞科生物、康乐卫士、万泰生物、上海博唯均已进入临床Ⅲ期。
万泰生物进度最快,目前已经收到了九价HPV疫苗III期临床试验的揭盲结果,初步分析显示:主要结果符合预期。此次揭盲结果符合预期意味着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距离申请上市、获批更近一步。
从现有信息来看,沃森生物HPV疫苗的主效力III期临床并未开启。上文提及的几家企业,进展均为主效力III期,这是决定9价HPV疫苗能否上市的核心临床,规模更大、周期也会更长。
当然,有2价疫苗在手的沃森生物,理论上有捷径的可能。
根据规定,若上一代疫苗采用公认的组织病理学终点完成保护效力试验,经评估上一代疫苗的保护效力符合上市要求,且试验疫苗经药学评估确属迭代疫苗则可接受以病毒学终点12个月PI(PI12)申报上市,以缩短迭代疫苗获批上市时间。
关于市场关注的“公司9价HPV疫苗能否按照最新指导意见用PI12作为临床终点上市”问题,沃森生物表示,根据上市规定,公司双价 HPV疫苗已上市,有利于9价HPV疫苗产品的研发和申请上市。

全部讨论

1、9价目前在搞头对头实验的临床报告,顺利的话今年三季度应该会进入大三期。
9价对于沃森来说,意义没那么大,主要是上海泽润只占有60%的股权、并且落后了万泰三年,更重要的是、HPV9当前的产能设计是针对存量市场的,一旦存量市场消化完、未来增量市场根本无法承接这么大的产能,未来的竞争会比较强,预计9价会好于2价,但是过大的产能会有个再平衡的过程。
也就是说最后如果能上市(第3-5家),赚取一般收益是可以的,比如10亿级别的营收(因为除了国内,还有国外市场、大宗交易市场),再多就难了。
2、核心产品方面,当前是13价、然后是四价流脑多糖结合(2025、10亿营收级别)/四联苗(2027,5-10亿营收级)/HPV9(2029,10亿营收级),再接着就是24价肺炎结合疫苗/RSV/新冠流感联合疫苗/新冠流感RSV三联苗(未来5年、单品都是大于20亿-50亿营收级的)+更远的是GBS、B群流脑结合和5价流脑、带状疱疹疫苗,以及其他还未摆上桌面的未来管线(未来10年)。
这些产品之外,还有加一个国际化,等于是加了一个业绩杠杆、未来国际化营收有望占到全部营收的20%-30%左右。短期内的营收目标是,国际营收超过10亿。
2030左右的业绩支撑点就是:13价(15亿营收)+四价流脑多糖结合(10亿营收)+四联苗和HIB等四款小产品(10亿营收)、HPV9/HPV2(10亿营收)+国际化(10亿营收)。再接下来就是新周期了。
3、新冠疫苗的销售问题。
主要问题是支付方式的问题,依赖财政和医保,政府拿不出钱来、没有推广的积极性,企业也没有积极性,也没人去推广。
目前新冠疫苗的真实需求还是有的,但是需要推广销售,目前政策管制下难以释放,比如重点人群是老年人和青少年以及儿童,这些同流感疫苗的接种人群是同质化的,而国内的流感接种在6500万支。老年人群接种意识差,需要大力推广,这样必须要放开自费、企业才能有销售费用用于市场教育推广;儿童青少年方面,根本没有可以用的新冠疫苗。所以,需要放开自费、然后扩龄,然后研发新冠流感联合疫苗,最终激活整个新冠疫苗市场,做好了也是一个重磅品种,尤其是新冠流感联合疫苗、如果能够做到领先、其营收规模不会弱于13价肺炎疫苗。
4、沃森mRNA的特点就是产学研(沃森复旦蓝鹊)合作的一个模式,沃森通过这种方式逐步积累技术经验,最后达到掌控mRNA技术的目标。
目前的优势就是已经有产品获批,其技术路线的可靠性、成药性得到验证,为后续产品的研发提供了确定性;赢得了先机,在别的疫苗企业还没摸到mRNA大门的时候,沃森已经有产品获批了,技术和经验积累已经远超其他传统疫苗企业。
劣势就是,沃森在整个合作中虽然居于主导地位,但是暂且还是需要依赖合作方,目前还无法独立掌控整个技术平台,要独立掌控技术平台还需要完成RSV、新冠流感、带状疱疹等疫苗的研发,还需要点时间积累技术、解决专利和知识产权问题。
5、沃森的未来并不是单纯的几款产品,而是具备可以持续研发出具备良好市场销售收入的产品的能力,资金或现金+技术(四大平台)+国际化(市场),至于具体能够取得多大规模的成绩,这个难以判断。

05-09 22:05

1三期临床的其中一个头对头已出 正撰写临床报告。 当然不算好 所以股价不涨 但也没确认失败。
2 xbb1.5 已经被淘汰了 今年的新样本毒株是jin1 拿到eua 无法自费销售 只能疾控采购。
所以只能迭代新毒株。 在临床报告和eua 母版单价疫苗拿到附条件上市批文后,迭代新毒株只需要简易程序每年迭代。为了保留在任何时候都有一只mrna在新的病毒爆发的时候一个月以内就能快速生产的能力。会批一两只新冠mrna疫苗附条件上市,并以每年简易迭代的程序
3 今年申报的会有 四价流脑结合
4 mrnA 优势是递送系统是蓝鹊自研,专利上避免了卡脖子。能批eua的mrna 就两家 前提是递送系统不是靠国外大厂授权。疫情初有mrna专利的大公司都给了只能针对新冠的递送系统的授权 如果要开发其他的传染病 显然需要有绕开专利的方法。
讲这么多都没有用。只要盯着三个公开数据 就可以。一个是每周2 之前公布的批签数据。一个是延迟一个月发布 福建省的采购数据网页链接 还有一个是海关出口数据。

1. 9价国产第是万泰,沃森只能打酱油,等3期大临床批了看
2. 沃蓝等附条件批准
3. 今年4价流脑结合申报,20价PCV不知道怎么玩,引进还是自研,有点慢了
4. RSV 的mrna临床前透露了点数据,等进临床再看
等新冠附条件批了,新冠+流感有点看头

05-09 21:57

不要太押注9价疫苗,因为后面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参与者更多,会引发价格竞争,大概率可能导致利润空间显著缩减。另外,随着默沙东公司9价疫苗产能的扩大和接种程序的简化等变动,国产9价疫苗还要面临着来自进口产品的巨大挑战。
虽然从理论上讲,国内的市场容量庞大,但是当前我国的疫苗接种率较低和消费水平的实际情况,国产9价疫苗的市场销量还需要持续观察。自费群体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国产疫苗在价格上的优势可能不会明显。

05-10 13:51

1.9价三期头对头临床中,在写报告。与友商比落后甚远。
2.RQ3033获紧急上市,生产销售方面都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安排。不是公司可以做主,况且现阶段流行的新冠病毒又变异。
3.公司现有临床几个品种都算大单品,四联苗,四价流脑结合,9价。至于其他就不要多想,等进临床再说。
4.mRNA技术优势,我个人觉得只有一个优势,就是经历过临床前研究到成品获批上市的整个流程。

05-09 22:06

目前国产九价HPV疫苗进展居前的企业中,沃森生物、瑞科生物、康乐卫士、万泰生物、上海博唯均已进入临床Ⅲ期。
万泰生物进度最快,目前已经收到了九价HPV疫苗III期临床试验的揭盲结果,初步分析显示:主要结果符合预期。此次揭盲结果符合预期意味着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距离申请上市、获批更近一步。
从现有信息来看,沃森生物HPV疫苗的主效力III期临床并未开启。上文提及的几家企业,进展均为主效力III期,这是决定9价HPV疫苗能否上市的核心临床,规模更大、周期也会更长。
当然,有2价疫苗在手的沃森生物,理论上有捷径的可能。
根据规定,若上一代疫苗采用公认的组织病理学终点完成保护效力试验,经评估上一代疫苗的保护效力符合上市要求,且试验疫苗经药学评估确属迭代疫苗则可接受以病毒学终点12个月PI(PI12)申报上市,以缩短迭代疫苗获批上市时间。
关于市场关注的“公司9价HPV疫苗能否按照最新指导意见用PI12作为临床终点上市”问题,沃森生物表示,根据上市规定,公司双价 HPV疫苗已上市,有利于9价HPV疫苗产品的研发和申请上市。

05-09 22:47

1九价按公司官宣进度都要2028了何况公司永远都是乐观估计,
2新冠拿个批件压根没生产估计公司也明白生产了就是计提。石药也没生产
Mrna都是公司说的优势能不能独立完成研发不知道,
4未来就一个4价流脑结合没啥意思

05-09 23:39

1.等揭盲2.等附条件3.mRNA-联苗及RSV4.你觉得优便优,劣便劣!它就在那里,走着自己的路!

05-09 22:23

沃森生物子公司上海泽润九价HPV疫苗Ⅲ期临床研究的各项工作还在按计划进行中,目前该疫苗与同类疫苗免疫原性比较的Ⅲ期临床试验,处于数据统计分析和撰写临床研究报告阶段。
目前,沃森生物在九价HPV疫苗研发项目上,资本化支出已超2亿元,预计完成时间为2029年。
真的到2029年上市的话,沃森怕是想卷也卷不动了。。。。

05-11 18:18

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