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 从微观到宏观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民间投资的关键主题

民间投资,不仅涉及公平,更涉及效率,也是就业和消费等经济社会指标稳定的保障之一。2006年以来,民间投资的比重一直在稳中有进,但增速越来越低。研究民间投资与公共投资之间的关系,早在2016年,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有篇硕士论文《我国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研究》专门研究了这个专题。得出的基本结论简单明了:长期中民间投资,发挥引领作用的挤入功效;在短期中,则产生挤出效应。该篇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三个要点,第一,政府投资的规模要合理,结构要转变。第二,政府投资需从竞争性行业有序退出。第三,要提高政府投资效率。这篇论文分类梳理并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且选取了1982年至2014年30多年总量经济数据,利用统计软件(模型化)进行处理,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

经验实证来看,民间投资的失速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投资的回报不尽如人意。这种直截了当的因果关系,应该是资本逐利性的直接简单的表现,并不需要进行过于复杂的解读。民间投资在2018年以来放开市场准入,减税降费,推动产权保护等多项措施的作用下,事实上,民间投资增速,已经由原来的较低水平升至年增速8%以上;去年2018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9,4000多亿。然而2018年以来,私营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与国有控股企业,产生了较大分化。2018年,全国工业企业营收利润,均保持了增长的势头,但与前一年2017年相比,大幅放缓。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速,较前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2018年1~12月为百分之10.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效益情况最好,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一直处于最高,私营工业企业次之,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速最低。从以上“大成企业研究院” 的数据来看,反映的仅仅是工业企业而已。

部门经济的分类梳理

让我们来看看中金公司对于企业利润的分类梳理。中金公司和招商证券等今年3季度的机构报告披露,主要从A股企业的净利增速下滑开始分析。2017年,2018年全体A股企业的盈利增速下滑幅度相对比较大,斜率陡峭;

2019年今年上半年,有小幅回升;今年上半年,全体A股公司净利增速的分类梳理表明,非国企(民间资本企业)盈利增速下降了6%,而国企只不过上升了1%;上半年净利增速,老经济基本持平,增速保持在0%,新经济下滑的幅度确实比较大,下降了6%;金融企业净利增速上升了16%。非金融类企业下降了2%。

况且,A股市场的盈利预期一路下滑,沪深300非金融类企业的下调幅度,达到千亿级别。除保险,商贸,证券,电力,食品饮料盈利预期上升外,预期下调幅度比较大的,为以下几个主要行业为钢铁,轻工,有色,传媒和互联网。以上分析与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Alicia Garcia Herrero 分析基本吻合,较之全球同行,她指出中国公用事业是表现最好的行业,而中国的ICT(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则处于劣势;可再生能源行业却表现出色。因此,作为民间资本或社会资本的表现其实关键还在于当下的资本回报以及未来的预期回报,这才是拉动民营投资或成民间投资的牛鼻子。

多余的话再说一遍

为此,除了同意以上西北大学上述论文的三点建议外,我再次重申月初政策建言九条其中的两点:第一,树立理论结合实际的政策导向。政策导向上不再固守供给侧,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时点上,可以也应该适当偏重需求端,同时关注结构性问题。增加总需求需要投资拉动,在当前大多数的城市,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路桥建设等基础设施基本饱和的情况下,公共财政的投资,应该进行结构性调整;投向上应该侧重城市更新,以及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包括医院,健康养老,教育娱乐,及其他必要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第二,继续改善营商环境。在减税降费的同时,加大民企产权及其合法利益的保障力度;防范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挤出效应。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