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勇:开放与包容,是上海与青岛共有的气度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南有陆家嘴、北有金家岭。

文 | 单烁

2020年,将成为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程碑式一年;其中“取经上海”,是今年以来青岛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拓的一条全新思路。

从6月份青岛第一批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团队出发,到7月份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亲率团队南下、举办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交流与合作对接会之后,8月份青岛市再次邀请了来自上海的30余位企业家、智库专家、媒体代表齐聚青岛,走访青岛企业、单位,为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发展建言献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有一家出自“上海企业”之手的“青岛项目”,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它就是由上海实业,改造自青岛啤酒城旧址的上实中心。

作为上海企业在青岛发展的典型样本,上海实业在青岛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这个过程中对企业、对行业、对青岛城市发展的思考与感悟,或将成为一个青岛取经上海现代服务业过程中有益的经验素材,为青岛未来在行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过程带来一些新的思路与启示。为此我们对话了上实发展(青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勇先生。

百年上青缘,值得一“续”

对于今年青岛选择将上海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取经对象,邹勇认为,这其中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作为支持。

邹勇说,青岛在1897年被德国占领后不久,就宣布成为自由港,并修建了港口和胶济铁路,说明从一开始青岛就具有国际的视野、开放的姿态:“尽管一开始的开放是被别人用枪炮打开的,是一种被迫的被动的,但是这种开放的基因和文化,我们认为一直是在青岛有的,青岛始终具有国际视野、开放的状态,愿意去创新。”

而且邹勇认为,从青岛与上海缘分匪浅,甚至对于今天青岛人民而言,“上青天”那个年代仍十分美好:

“青岛始终把上海作为一个学习、追赶的目标。俞正声书记在青岛时,也明确提出学习上海。”

“上海作为国内领先、国际标杆的城市,有很多需要青岛去学习、去借鉴、去借力的地方,来推动青岛发展。”

为何“南有陆家嘴”?如何“北有金家岭”?

上实中心,在建立初期就已经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为青岛的“陆家嘴、新天地、时代广场”,特别是2014年,全国唯一一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金家岭金融区成立以后,上实中心青岛“陆家嘴”的定位就愈发清晰。

上实中心的目标——上海陆家嘴如今已经是世界级的大型金融中心,而对于它为何能达到今日的成就,邹勇自己总结了四大原因:

“首先是在国家战略和城市决策上有足够的远见,因为跳出浦西开发浦东,不仅仅是空间的拓展,更多的是一个国家战略的实施,这是陆家嘴成功的前提;第二,来自于它确定了“金融先行”的主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围绕‘浦东开发、金融先行’的主题,陆家嘴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持之以恒地去完成了企业空间的集聚、政策的集聚、资金人才的集聚,最后形成金融产业高端要素集聚;第三,来自上海城市自身发展的量级和定位,上海作为我国第一大城市,发展的基础雄厚,这也是陆家嘴成功的基础条件;第四,来自于陆家嘴的远见和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精神,尊重企业家、遵守契约的精神。”

南有陆家嘴、北有金家岭。这是金家岭金融区的战略定位,是青岛人民的一个愿景和期盼,更是来自青岛决策者们打造世界级金融高地的雄心。而对于这句话,邹勇也有自己的理解:

“第一,从企业的角度,这是一个上海的企业,站在青岛的金家岭,努力去塑造上海陆家嘴的故事,这也一直成为我们企业的一个初心,也是一个设想,甚至是最初的一个梦想;第二,从城市决策者的角度,这是给青岛树立起了一个国际化的、高远的目标,同时也是自我加压的一种体现,为青岛的发展添加动力;第三,站在青岛城市和人民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我们认为,是希望能在上海和青岛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交流、学习、发展的一个桥梁,让青岛更快地发展。”

邹勇说,陆家嘴用30年的时间,从烂泥渡摇身一变为今天的国际金融城;而目标明确的金家岭现在也已经起步,在未来的10、20、30年的发展中,也将会带来更大的惊喜。

共识,让企业与城市走向“共赢”

一个城市如何引入企业?如何让企业与城市达到政企双赢的良好结局?这是一个摆在企业与城市之前、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邹勇认为,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要让企业——特别是商务商业及产业类项目,能够与城市在度过最初的招商“蜜月期”之后,最终能形成共识、共振、共鸣、共赢。

“先来的企业,是否能做好,不仅是一个对城市发展的成与否的问题,更多的也是在给那些要进入的、待进入的,或者城市要引入企业的一个示范,前面的发展的不好,后面的很难进入,这种示范带动作用是很重要的。”邹勇说。

对于如何让企业与城市更好地共生共荣,邹勇以“南橘北枳”的历史典故做了一个比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个企业的成长,是需要成长的土壤、空气和水分的。这些东西是城市提供的。这些东西如何与企业的种子共生?城市提供什么样的土壤至关重要。”

邹勇说,上海之所以能培养出那么多企业和企业家,这与上海自身的营商环境是分不开的,“如果‘共识’这个关键的环节做不好,会造成外来的企业不服水土,既影响了企业的一个发展,也会影响城市的发展。”

“城市需要包容的心态,而企业更要有主动融入的心态。而诚信、契约,是企业与城市从招商的蜜月期走到最终的共赢、共识的关键。”邹勇总结道。

开放与包容,是“上青”共有的气度

当提及上实中心这些年来在青岛发展的经历,邹勇也坦言,上海实业作为一家上海企业,在初来青岛之时,难免会在观念上有碰撞,对未来发展有憧憬、有讨论、也有争议,局部点上甚至有冲突,“比如十几年以前提出项目定位的时候,也遇到了诸多困惑、疑惑、质疑,甚至是反对,我们比喻就像成长过程中的阵痛”邹勇说,“但最终,这个城市展现除了开放的视野、包容的胸怀和渴望发展的城市特征。”

邹勇很庆幸,时至今日,上实中心不仅坚持了初心,还充分按照这座城市的发展诉求,不断让这个“上实故事”更加完整、充实。邹勇说,最终,是这座城市接纳了这个故事,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就是城市和企业的之间良性互动,一个最好的结果,这个故事也给了这个城市回报:

“拥有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气质,这一点,同为海滨城市的青岛和上海是相通的。”

青岛“金融大战略”的参与者与贡献者

上海实业给青岛带来的变化,就是在青岛打造的项目,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载体。这种发展的驱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现在我们在招商上有了新的变化,原来是从城市内挖掘和迁移资源,现在我们已经是跳出青岛、跳出山东,在国内、在国际上进行招商,视野更开阔,可选择的空间更大了。这就是我们从最初的招商、甚至是求商的一种状态,过渡到了从招商到选商的过程。”

邹勇表示,现在上实中心正向一个更高的目标奋进,这个目标就是要打造青岛国际金融城、青岛国际财富管理中心。这是金家岭的战略,是崂山的战略,也是青岛市的战略。“我们下一步也希望,能成为这个战略的参与者、和贡献者。”邹勇说。

邹勇说,作为一家在青岛的上海企业,他们深切感受到青岛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青岛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的迫切心情,“我们对青岛的发展充满信心,对于‘申’‘青’携手我们责无旁贷,也更愿意为青岛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