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较快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近期,国家统计局介绍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会上介绍,5月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持续显效,生产需求稳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旅游业对消费、就业等带动作用明显。

发布会介绍,今年以来,我国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增强。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服务性消费增势良好。1—5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餐饮收入增长22.6%。五一假期,居民旅游出行大幅增加,带动相关消费扩大。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其中,服务业增势较好,促进就业容量扩大。今年以来,接触型服务业快速恢复,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较快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说到消费,就不得不看CPI指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阶段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

数据来源:wind

整体来看,目前CPI指数呈现出的特点是食品类趋势向上,而非食品类趋势向下的特点,这说明了当前我国的消费市场仍然有分化现象,需要改善当下生产和消费的错配,5月CPI同比(0.2%)、核心CPI同比(0.6%)均在低位徘徊,折射出当前居民部门需求仍然较为疲弱,工业制成品价格下跌是核心拖累。

分行业来看,家用电器、交通、通信工具价格下跌明显,工业消费品价格方面,汽车行业下跌幅度也非常明显,5月份服务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的下跌,主要与旅游价格假期后回落,租赁房房租持续低迷有关。

在食品领域,水果价格上涨而蔬菜价格有所下降,猪肉价格虽然仍然下跌,但环比跌幅已经缩小。从券商的调研报告中看,目前居民大部分开始减少非必要的支出,存款意愿高于消费意愿,我们也切身体会到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比如裁员、降薪、房价下跌等等,都属于经济复苏过程中的特点。我们认为从疫情管控政策放开至今仅半年时间,服务业恢复要转化为商业扩张、就业增加、消费力回升以及财税状况进一步好转仍然需要时间,经济飞轮在停滞后重启需要充分的耐心。根据央行官网,近期高层在上海调研,在座谈会上也强调“实体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一个循环过程”,“随着消费场景恢复,居民消费逐步提升,居民消费支出扩大将转化为企业和劳动者收入,进而又会带动更多的消费”。

消费行业的持续低迷也会促使政策的出台,随着拉动经济的三家马车持续发力,目前看唯有消费方面的政策还有很大的空间实施,我国目前正在提倡国内大市场的建立,扫除一切阻碍大市场建立的地方保护主义,如果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那之后消费需求的恢复也会倒逼生产端的需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消费的制约,目前最大的影响在于地产消费的变化,当前我国已经持续调降LPR基准,在地产方面的政策已经是相对充足,如果后续政策逐渐奏效的话,整个经济以及消费行业也会开始快速复苏。

#你对消费基金的投资前景怎么看# $旅游ETF(SH562510)$ $中国中免(SH601888)$ $上海机场(SH6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