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告:春节旅游数据恢复到2019年七成,业绩拐点或在今年出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2023年春节假期旅游报复式反弹,从春节延续到元宵节的火热,带给近期众多发布业绩预亏公告的旅游企业以信心。

多家券商机构认为,旅游复苏强劲,春节以来数据超过预期。随着出入境有序恢复,出境游、国内游快速回补,企业有望释放业绩弹性。同时,各地旅游资源供给能力复苏远低于旅游需求反弹,当前的旅游需求释放或仍低于真实水平,2023年旅游需求的爆发将持续。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旅游板块的未来机会。

一. 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强劲,春节旅游人次恢复至疫前八成

文旅部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线上数据显示“长线游”热度回归

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纷纷晒出春节“成绩单”,跟团游复苏成为关键词之一。携程发布的《2023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平台春节期间国内外旅行订单皆迎来三年巅峰,旅游订单整体较虎年春节增长4倍。国内外的景区门票订单迎来三年新高。其中,国内各大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暴涨3.2倍;海外景区门票同比增长超六成。跟团游也迎来复苏,订单同比增长4.2倍,80%以上订单为跨省远途游。

同程旅行的数据则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同程旅行平台国内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29%,汽车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230%,火车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8%。2023年春节期间,国内长线游迅速复苏,国内旅游市场回暖,全国各旅游目的地迎来“报复性消费”。

飞猪方面对记者表示,今年春节境内长线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0%。交通出行的数据亦反映了这一变化:国内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0%,火车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近80%。其中成都、上海、广州、北京、重庆是热门目的地。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传统热门城市之外,河南、云南、广东等省份的不少小众城市成为人们春节假期出游的新选择。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期间,洛阳、开封、佛山、惠州的酒店预订量同比2022年同期上升均超过10倍,云南普洱、西双版纳、玉溪等目的地酒店预订量增长也在4倍以上。

长线游回归的背后是旅行市场多元化。一些机票、酒店相对便宜,冬季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的“三亚平替”城市同样增长明显。

在去哪儿平台上,湛江、揭阳、惠州、泉州、南宁等小众目的地春节期间机票预订量均已超过三年前同期,其中,揭阳增长近五成,南宁增长超过二成。保山+腾冲、泉州、湛江则占据小众目的地酒店预订量增长前三名。

2023年春节期间开始体现旅游市场的多元化的消费趋势,比如云南、三亚等传统的热门目的地继续火爆,但新的小众目的地开始出圈。小众目的地成为平替和第二选择的这种趋势在2023年可能会更加明显,新鲜的体验、消费低于热门城市等,也契合年轻人喜欢变化、新奇的心理。

二、出境游重启,东南亚成为首批赢家

携程方面表示,春节期间出境游整体订单同比增长640%,内地旅客预订境外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倍,跨境机票订单增长4倍以上。相较国内热门景点的人山人海,一些尚处于价格低位且体验舒适的海外旅游产品也吸引了首批海外过年游客。旅游资源充沛又热情好客的东南亚更是成为春节档大赢家。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出境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6.7倍。目的地前五位为泰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美国、印度尼西亚。1月下旬至2月初,随着中国多条赴东南亚航线恢复,旅客量则较春节期间明显减少,机票预订价格随之下降。整体上,中国2月赴东南亚的机票预订价格较春节期间降低三成。

平台上,从中国成都、厦门出发前往泰国曼谷、普吉岛以及越南胡志明市多条航线2月平均支付价格较春节期间降低五成。截至1月30日,多条航线2月从中国出发前往东南亚的机票价格不到春节期间的三分之一。其中,香港—曼谷1200元(人民币,下同),香港—新加坡800元,上海—普吉岛800元;杭州—金边1020元,澳门—河内1055元。

随着春节期间中国游客陆续返程,境外酒店陆续降价。在去哪儿平台上,新加坡、曼谷、普吉岛、澳门和香港的酒店平均支付价格均有所下降,降价幅度约在10%。

三、春节期间交通恢复昔日繁忙

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交通也在逐步恢复往昔的繁忙,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甚至达到了历年春运之最。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截至1月29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8.92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6.9%,比2022年同期增长56.0%。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累计7.44亿辆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4.6%,比2022年同期增长21.5%。春节7天假期(1月21日—2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2.26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6.4%,比2022年同期增长71.2%。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3.06亿辆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5.6%,比2022年同期增长33%。

民航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21日至27日(农历除夕至正月初六),春节假期七天民航运输旅客900万人次,比2022年春节同期增长79.8%。1月21日至27日,春节假期七天民航平均客座率达76%,比2022年增长20个百分点;全民航保障航班83844班,日均11977班,比2022年增长33.6%;航班正常率为98.2%,比2022年上升1.1个百分点。

线下消费人气十足,文娱消费需求释放

据商务部监测,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的销售额与去年春节相比增长了6.8%。商务部重点监测的企业,粮油食品、服装、金银珠宝、汽车销售同比分别增长9%、6%、4.4%和3.6%。商务部还组织开展了全国网上年货节,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食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5%。

有关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长15.4%,店均消费增长10.8%。年夜饭消费好于预期,北京市餐饮协会数据显示,多家品牌餐饮企业包间预订火爆,门店包间翻台率达到200%。同时,旅游升温带动异地餐饮消费大幅增长,四川异地消费者占比约三分之一,日均消费额同比增长43%,对餐饮消费的贡献达到47.6%。

各大商场和步行街人气十足,春节期间相关订单同比增长79.1%。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在春节假期充分释放,节日期间,户外玩乐、电影演出、酒吧等娱乐项目迎来消费热潮。

此外,国家税务总局披露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倍,已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80.7%。旅游饭店、经济型连锁酒店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4%、30.6%,分别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73.4%、79.9%。民宿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受到游客欢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4.2%,比2019年春节假期年均增长13.3%。

海南市场热闹非凡,离岛免税消费火爆

1月31日消息,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在春节期间三亚共计接待161.29万人次,机场日均进港客流3.7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8.68亿元。

根据携程数据显示,2023年1月4日-1月27日,三亚整体旅游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15.59%,环比增长221.97%;三亚旅游整体人次同比增长36.13%,环比增长94.13%。同时,三亚春节期间的活动也成功触达港澳地区潜在客群,港澳地区游客搜索三亚产品的关注度环比提升55.34%,同比提升136.2%;港澳地区游客预订三亚旅游产品的交易额环比提升73.66%,同比提升11.28%。根据携程27日发布的《2023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显示,三亚租车、游艇相关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同比均增长超200%。

今年春节假期,海南离岛免税消费持续火爆。据海口海关统计,1月21日至1月27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5.6亿元,比2022年春节假期增长5.88%;免税购物人数15.7万人次,比2022年春节假期增长9.51%;人均消费9959元。海口海关同日也发布数据称,春节假期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5.6亿元,免税购物人数15.7万人次,分别较2022年春节假期增长5.88%和9.51%。

为了迎接这波购物热潮,中免集团海南区域六店联动品牌积极布局,推出了组合优惠力度大、品种多的线上线下联动的新春促销活动。配套服务方面,cdf海口国际免税城更是推出了13条免费穿梭巴士路线,可以精准覆盖海口市内各大景区、酒店以及商业中心。在政府与商户的共同努力下,离岛免税购物正在成为沙滩、海鲜之外的又一大旅游热门元素。自2011年4月以来,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额度由5000元提高到10万元,免税商品种类由18类增加到45类。随着优惠政策不断升级,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的吸引力正变得越来越高。

海南离岛免税市场近期扩容:由五家经营主体10家门店增至六家经营主体12家门店。10月28日,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海口国际免税城开业,全岛免税店经营总面积由22万平方米增加到超过50万平方米。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海南离岛免税销售不及预期。但市场主体热情不减,免税业在吸引海外消费回流大趋势下呈现新特点。中国(海南)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海南免税消费市场现状与趋势》报告称,预计到2025年规模将有望突破160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最大的免税消费市场。

四、多省发布旅游“成绩单”,数据表现亮眼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酒店预订热门目的地分别为西安、三亚、成都、重庆、上海、长沙、昆明、广州、南宁和深圳。伴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多省市旅游“成绩单”陆续发布,相关数据表现亮眼。

其中,四川省文旅市场强势回暖,2023年春节假期四川旅游接待人数居全国第一位。第三方大数据监测显示,春节期间,四川省共接待游客5387.59万人次,旅游收入242.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73%、10.43%,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9.73%、84.75%。

云南省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4514.61万人次,旅游收入方面全国领先,实现旅游收入384.35亿元。其中,省外入滇游客达到2058.2万人次,占市场总量的45.59%。云南省重点监测的45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51.69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50.24万人次。

事实上,从2023年元旦开始,云南旅游就逐步回暖。据相关媒体报道,从1月9日开始,进入丽江古城的人数明显增多。1月13日进入丽江古城的人数达92772人次,约为2022年同期36106人次的2.6倍。

古城西安春节假期的旅游吸引力也持续爆棚。携程《2023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显示,兔年春节,目的地为西安的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571%,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678%,跨省游订单量占比为74%。

据披露,曲江文旅旗下各景区、酒店及美食板块春节期间游客接待量达到434.46万人。到访曲江的游客中,省内游客占游客总人数的48.15%,省外游客占51.85%。其中主要以北京、四川、河南、山西游客为主。

湖南省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1567.58万人次,同口径比2022年春节假期增长71.33%,比2019年增长1.53%。其中,过夜游客761.18万人次,一日游游客806.4万人次。全省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9.88亿元,同口径比2022年春节增长66.45%,比2019年增长5.05%。

截至2023年1月24日中午12时,湖南张家界纳入统计各景区接待游客124213人,春节假期4天共计已接待232353人。作为当地旅游龙头企业,张家界旗下环保客运公司、杨家界索道、十里画廊观光电车、宝峰湖景区等景区景点及交通工具,春节7天累计接待游客31万余人,较2019年增长32.92%。

此外,江苏省春节假期共接待国内游客4135.01万人次,同比增长21.8%,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21.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2.29亿元,同比增长20.6%,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0.6%。

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春节假期7天接待游客1002.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6.40亿元。另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春节7天,上海市线下消费支付金额323亿元,恢复至去年农历同期的81.7%,环比节前增速明显提升11.8个百分点。其中,餐饮业消费金额41亿元,同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4.9%。线上消费支付金额198亿元,同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9.4%。节日期间,监测全市36个商圈的线下客流总量达到2914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农历同期的91.4%。

北京市2023年春节假期接待游客总数712.8万人次,同比增长6.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旅游总收入74.6亿元,同比增长57.6%,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1%;人均消费1047元,同比增长48.4%,较2019年增长4%。春节假期,北京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34.1万人次,同比增长54.4%,比2019年增长22%;营业收入16289万元,同比增长18%,比2019年增长51%。

春节期间酒店营收恢复至疫前水平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调研统计,超七成受调查住宿企业反馈春节假期间的营业收入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其中近40%实现反超,较2019年春节同期平均增长15.6%。超六成受调查餐饮企业反馈春节假期间的营业收入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其中40%与2019年春节同期持平,20%高于2019年春节同期,平均增长10%。

锦江酒店(中国区)经营数据显示,兔年春节全国酒店入住率、满房酒店数、RevPAR(平均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均创三年以来同期新高。其中,1月23日及1月24日,旗下全国酒店平均入住率均超去年同期50%;1月23日开始,旗下全国满房酒店数连续四日较去年同期翻一番以上;且入住率和满房酒店数最高的1月25日,旗下全国酒店综合RevPAR较去年同比提升94.4%,已接近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023年春节期间,华住集团旗下酒店的数据平均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同比增长超120%,平均出租率同比最高增长70%,其中,长线旅游市场以及热门城市的经营水平超出预期,中、高档酒店增长明显,西南地区平均出租率将近80%。华住集团介绍,今年春节出租率的趋势与2019年之前更为类似:满房高峰出现在初三、初四,春节假期的中后期为入住的高峰期。

根据首旅如家提供给南都记者的数据,2023年春节期间(除夕-初四),如家酒店集团RevPAR恢复至2019年春节同期的近九成,均价已超2019年同期。如家酒店集团中高端事业部的扬州、南京、厦门、云南、西安等旅游城市复苏明显。华北城区、华西城区春节经营数据均超越2019年同期。

关注旅游板块的投资人可以关注旅游ETF(SH562510),其跟踪的中证旅游主题指数云集旅业全产业链龙头标的,该指数选取涉及景区、旅行社、酒店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份股,以反映旅游类上市公司整体表现,为市场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标的。

#旅游消费全面复苏,行业业绩拐点或现# $西安旅游(SZ000610)$ $丽江股份(SZ0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