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佳虎老师的总结报告 2014.11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伍佳虎老师的总结报告 2014.11  

  28岁名校研究生PK竟然输给17岁小女生:耻辱抑或幸运? 

  三年前,我从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进入某世界500强单位从事培训工作。2年后,就在工作能力得到领导认可时,我放弃了升职加薪的机会,怀抱理想来到学堂当一名实习教师,希望能够用自己所学为新教育贡献一份力量。两周前,为争取助教带班机会,我信心满满的向学堂17岁的小女生静慧发出挑战,PK小静慧的教学实践能力。然而在带班第一周结束后,自己的信心却备受打击,在观摩小静慧的带班实践之后,我不得不心服口服的承认本次PK的失败。一名28岁有培训工作经验的名校研究生,竟然会在带班实践上输给一位未成年的小女生,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手忙脚乱VS气定神闲 

  正式PK教学实践之前,我有一天的时间进行准备方案及备课。在进行方案设计时,我对本次PK进行了SWOT分析。对比静慧,我的优势在于年龄、性别及阅历,因为同是男性,与男生进行各类体育及生活活动都比较方便,劣势在于对于思维写作课程缺乏经验,而静慧在学堂受过多年的写作训练,并得到过校长的亲自指导。外在机会在于我是第一周带班,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只要不在写作课上差距明显,男生们选我的可能性较大。外在威胁在于静慧是校长指定人选,可能校长有给她指引过带班方向,由于我是挑战校长方案者,但可以多去寻求教师团队帮助。因此,我决定扬长避短,多与学生进行日常沟通了解反馈,寻求教师团队外力支持,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展示我的阅历与经验;在写作课的安排上,不进行深度讲解,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山中对的基本框架以及学堂历史使命。另外,为改变男生进取心目前不如女生的现状,把心理行为方面作为重点,以“改变从心开始”作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态度排名,计划本周要完成的目标,并通过教他们一起协作制作班级视频,试图提升班级凝聚力并看看一周之内班级的变化等等。 

  但是,在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我意想不到的挑战:比如,每天要观察孩子们的日常心理行为状态,又要花时间去准备丰富的课程,每天晚上都要去听取学生建议反馈,因此备课都到很晚,查阅资料、设计问题等等;另外,如何同时调动班上两个思维梯队的同学的积极性,也让我大费脑筋,几次更改完善讨论及辩论规则。。。等等问题让我手忙脚乱,一个星期下来,尽管劳心劳力,却没有取得自己理想的教学效果。“我都难搞定,跟他们差不多年纪的小静慧会如何呢?”于是,我在暗暗观察。让人奇怪的是,静慧似乎并没有我勤奋,她并没有准备很多很丰富的课程,前2天的写作课只是布置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看起来比我清闲自在的多,而学生们却忙的一塌糊涂。练功上,静慧也能完全hold的住场面,把一帮跟她年龄不多的男生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让我不禁暗暗称奇:为什么静慧会如此气定神闲呢? 


  舍本逐末VS大道至简 

  带着惊异与困惑,我找男生们及旁听的老师了解情况,发现静慧在第一天上课时就很轻松地破除了她面临的性别、年龄及阅历的“壁垒”。“大家的目标是提升思维顺利通过学堂中考,超越女生班。如果大家认为我的性别、年龄及阅历是问题的话,那么我建议大家跟食堂的朱爷爷学习,因为他是学堂目前年龄最大、阅历最多的男性”。“我在思维与写作课程上有足够的训练与阅历,如果大家愿意相信我,我会跟大家一起完成这个目标,如果PK女生班失败,我愿意跟大家一起‘停尸’”。只是通过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打开了男生们的心,之后她的心理行为引导以“帮助大家一起完成目标”为核心,激发他们内心成长的愿望,在教学安排上围绕“让学生自己忙起来,老师教练式引导”的原则展开,自然就气定神闲了。 

  对比之下,我很惭愧地发现无论从方案设计、实施还是结果上看,自己并未完全理解学堂的教育理念与原则。学堂提倡心的教育,要做点这一点,前提是能够明白孩子的心理。我虽然设计了一些丰富的课程,并试图在这些课程中进行价值观引导,但我并没有去满足学生现阶段最紧迫的内心需求,因而他们会有“开设了丰富多样的选修课,但没有针对他们最需要的思维不足问题进行深度训练”的反馈。在课程安排中,希望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但使用内在激发的方式比较少,更多是通安排的丰富和形式多样化来实现。另外,虽然自己也明白教练式引导的原则,但实施过程中却在讨论、辩论流程设计等等细枝末节上打转,最后写作课上还是老师在忙于讲解,互动启发引导的内容偏少。 


  心,才是问题的根源 

  我更惭愧的发现,自己之所以没有抓住本质,是因为在用“假心”“妄心”去做事。当静下心来问自己:为什么要搞形式多样的课程,却没有抓住思维行为教育的核心?其实是为了向学生展示证明自己“很厉害”,以弥补掩盖自己在思维写作课上的不足,这样的一个角度明显是从自己出发的“拉票行为”,却打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幌子,无疑是一颗“假心”。问题是,明明知道自己在思维写作方面已不如静慧,却又为什么跳出来参加此次PK?因为我不服气,不服气比我小十几岁的静慧都可以出来带班,而我们这批出身名校、阅历丰富的在野党老师们只能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这不是“妄心”又是什么?抱着这种心态,PK过程中我经常感觉到压力与焦虑,把关注点放在如何赢得比赛上,这样又怎么能真正感受孩子内心的需要而做好“教其心”呢? 


  赢得比赛VS做好自己 

  在来学堂的一年多里,除了惊讶孩子们的成长速度外,也为他们发自内心深处对学习的热爱而动容。学堂经常会有学生之间的PK项目,无论输赢,双方都很坦然,大多数孩子就像静慧一样,在最好自己的同时很自然的赢得了比赛。 

  然而,我的经历却不是这样,做为体制教育培养的佼佼者,从懂事开始就被告诉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上大学才有希望”,从高中的年级前列到研究生年年获得甲等奖学金,一路都是从激烈的竞争中杀出来,可是过程中却很少去关注自己内心到底想要什么。回过头来问一问17岁时期自己,那时候真的是热爱学习呢,还是热爱通过考试去赢得比赛的感觉?同样是17岁,静慧却早已在几年前就制定了人生目标与规划,一步一步做好自己,而我到现在依然带着体制内的心与思维惯性做事,过于关注外在的输赢,忘记了做好自己,怎能不失败呢? 


  面对放下,不忘发心 

  兰迪鲍许在“最后的演讲”有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他说“在我们追寻理想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撞上很多墙,但是这些墙不是为了阻挡我们,它们只是为了阻挡那些没有那么渴望理想的人们。这些墙是为了给我们一个机会,去证明我们究竟有多想要得到那些东西” 。

  这次的PK,我就撞上了一面由过去心理与行为惯性铸就的“高墙”。虽然这不是自己第一次经历失败,但却是第一次在全校师生面前全票输给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孩子,内心不太好受。失落的时候,我一次一次问自己:“难道你应该躲在‘墙角’自怨自艾吗?你忘记当初的理想与目标了吗?”“不,问题就在那里,不论有没有这次PK,始终有一天要面对。失败并不是耻辱,耻辱的是失败后不敢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心!”幸运的是,通过这次PK,可以将这些问题暴露在阳光下,让我意识到自身的局限与惯性,也避免因此影响到孩子们的成长。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时刻关照自己的起心动念,破除自以为是,找到做教育需要的“真心”,重新学习学堂的教学理念与原则,才能有资格称为新教育的老师。 

  最后,感谢团队给我的支持,PK期间大家给我提供了很多悉心建议和辅导,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可能更加忙乱。祝福静慧及男生班,此次PK,在你们身上我看到新教育的威力,也看到了要努力前行的方向,谢谢你们! 


优缺点反省 

1 、课程比较丰富,比较有趣味,开设了很多选修课,能够照顾到学生的兴趣。 

【搞这么多课程是想展示自己的厉害,却没有关注学生的核心需求,还是用体制内及公司那套去培训学生,说明自以为是的心态。】 

2 、准备课程非常认真、努力。 

【原则跟大方向错了,在细枝末节打转,自然要耗费较多时间。】 

3 、比较关心学生的身体,比如说发现有学生有些流鼻涕,便给学生们熬了姜汤。 

【那几天刚好转凉,好多位同学流清涕,刚好看明珠班也在熬顺便也弄了些,正常老师都会做,算不上优点。】 

4 、知识面比较广。 

【学生评价知识面广,而思维不够好,这是体制内的通病,说明自己在上课时还是讲授的多,引导偏少,身上有很深的体制烙印。】 

5 、跟男生们融入的比较好,能够调动大家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