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用AI杀进车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联发科入侵高通后院

撰稿 | 杨 强

校对 | 童润馨

视觉 | 陈 晶

责编 | 汤白露

监制 | 李崇磊

在安卓阵营的手机和平板应用场景中,联发科芯片一直被当成高通芯片的平替。而随着芯片设计能力的不断提升,联发科在高端手机芯片领域也取得了突破。尤其是联发科天玑9300,凭借4+4全大核的激进架构设计,其综合性能甚至超过了高通骁龙8 Gen3和苹果A17 Pro芯片。

联发科的野心远不止冲击高端手机芯片,不久前其发布的座舱芯片CT-X1,与iPhone15 Pro Max一样采用了3nm制程。此举也意味着联发科向智能汽车芯片市场发起了冲击。

全球最强座舱芯片

2016年之前,智能座舱SoC芯片几乎被NXP旗下的i.mx系列垄断了。

后来,由于NXP无力跟进先进制程,消费级SoC巨头高通瞄准机会超车。特别是2016年CES大展,高通祭出820A芯片,一经发布就吸引蔚来小鹏理想、大众、路虎等新老造车势力。

蔚来ES8、小鹏P7、理想ONE、奥迪A4L等彼时热销车系,搭载的就是这款芯片。

这之后,高通又发布全球首款量产的7nm制程车机芯片,由于性能、算力都十分强劲,尤其SA8155P对应骁龙855手机平台,被誉为“一代神U”。

靠着优秀的卖点,更多车企主动投向高通的怀抱,彼时高通在智能座舱SoC芯片市场,一时罕有对手。

华为、三星、联发科等有芯片基础的厂商,把触手伸进这个领域,比如联发科就推出过MT8666等芯片,应用于吉利星越S车型上。

虽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高通领跑智能座舱SoC芯片市场,但是其他几家芯片厂商一直对这个市场虎视眈眈,储备技术。联发科此次推出的天玑汽车旗舰座舱芯片CT-X1,以及两颗4nm制程的CT-Y1和CT-Y0芯片就是成果之一。

特别是CT-X1芯片,据联发科官方数据显示,CT-X1已在多项关键指标上均超越业界标杆——高通骁龙8295芯片。

图源:联发科技

虽然CT-X1没有公布具体算力,但是联发科发布会展示了另一颗次旗舰级4nm制程车规级芯片 CT-Y1的实测性能:安兔免车机版跑分超过107万,战平目前骁龙8295。这个结果也暗示了CT-X1性能可能要比8295更强。

不止跑分略胜一筹,CT-X1芯片还有一个非常亮眼的表现——AI性能明显领先对手。据了解,骁龙8295芯片最多支持30亿参数的AI语言大模型,而CT-X1支持130亿参数的Al大语言模型。

一次就向智能座舱SoC芯片市场抛出三个王炸,对已经坐上智能座舱芯片老大位置的高通来说,联发科此举带来的压力显而易见。

手机芯片份额力挫高通

联发科和高通的战争,不止发生在智能座舱,二者在手机芯片竞争更是剑拔弩张。

4G手机时代,高通在高端芯片市场非常强势,几乎占据市面上除iPhone、华为之外所有高端旗舰手机。

联发科想分食一块蛋糕,但怎奈就是打不进高端阵营,相当长一段时间它只能在入门级和中低端市场大包大揽。

进入5G时代之后,随着高通在骁龙888和骁龙8 Gen 1这两款芯片上接连翻车——搭载相关芯片的手机经常发热、卡顿,不少消费者购机欲望大减。这为联发科创造了弯道超车机会,尤其天玑9000芯片表现相对出色,让高通“骁龙 8 系=高端”的市场认知遭遇巨大挑战。

资料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联发科首次超越高通,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不止是天玑9000系列给高通带来危机,天玑8100系列及后续的迭代升级芯片,同样给高通中端芯片骁龙7系带来不小压力。

比如,高通主推骁龙7 Gen1时,联发科拿出性能比肩骁龙888的天玑8100芯片。随着联发科抢占更多市场份额,高通在中高端手机芯片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慢慢改写。

不过这还没完,今年5月7日在天玑开发者大会MDDC 2024上,联发科发布新款旗舰处芯片——天玑9300+。

图源:爱范儿

根据联发科官方介绍,天玑9300+除了采用先进的4nm制程工艺之外,网络连接、节能低耗等方面也有所升级,而且这颗芯片的AI能力变得更强了。

有意思的是,高通骁龙8s Gen 3芯片主打的卖点也有AI,所以不到两个月联发科就带来了综合性能更强的天玑9300+,颇有跟高通贴身肉搏、正面开战的意味。

拥抱AI大潮

不管是智能座舱芯片CT-X1,还是高端手机芯片天玑9300+,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联发科把AI视为进化方向。

在天玑9300这颗芯片上,联发科开始在soc里面集成能提高计算效率、降低计算功耗的的APU,把计算任务从GPU分流到 APU上。CT-X1更支持在车内运行多种主流的大语言模型(LLMs)和Al绘图功能(StableDiffusion),而且这颗芯片还支持3D图车载语音助手、驾驶警觉性监测等先进的Al安全应用。

联发科对AI的全力冲击,不单是为了跟高通一较高下,更是对时代趋势的敏锐捕捉。

就拿当下鏖战正酣的新能源汽车赛道来说,智能化被频频提及的同时,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竞赛方向”就是人工智能。

比如,在3月28日小米SU7发布会上,小米董事长雷军强调了AI对小米汽车的重要性。雷军表示,在AI、OS、机器人技术赋能下,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以及生态互联将是小米汽车的三大技术高点。

此前,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点评“苹果放弃造车”时指出,“汽车大获成功的必要条件仍然是人工智能。汽车电动化是上半场,人工智能才是决赛”。

AI作为未来竞争的核心基石之一,联发科智能座舱芯片CT-X1以当下最强的姿态冲进市场,在带给高通等友商压力的同时,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赛道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