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国际化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3
我说的都是理论上的不成熟思考,我想在更宽的视角思考一下
由于现在还处于技术进步期,个别光伏制造企业的护城河还有,就像现在的汽车电池行业,但未来这种差异越来越小,那种靠着某一项技术比如单晶或者 perc.topcon 技术统一天下的时代结束了
这次晶科 topcon 的逆袭就是好过了一点,和以前协鑫隆基曾经有过的优势不能对比,但未来等隆基把 Bc 完善,很多家也会跟上
但大家还是因为以前的案例习惯用某种技术优势分析下一场战役的逻辑
现在隆基晶科通威天合其实虽然有一体化优势,但越来越没有什么不同了,都是当时为了应对光伏技术和制造行业的成熟和成长,历史上最佳模式
还原电力行业本质,其实光伏制造企业也是一种电力公司,不过是制造能源,现在这种局面反而对于整体产业进步,绿色低碳进步经济局面非常有利,成本便宜很多
看看法国日本等等国家的电力基本上都是亏十年,就有几年由于电力短缺赚钱,而且高负债,回报一直很低,是一种为其他产业铺垫的政治产业
中国五大四小发电集团也不容易,但辛亏有煤矿,火电,新能源,水电互补。
未来隆基,晶科,通威等所有制造企业未来的希望和差异优势不在制造,而在于上下游产业链整体协调甚至半导体的整体布局,这也是隆基布局氢能,bipv 的逻辑
一直以来电力公司一直不赚钱,而电力相关设备和耗材一直是比较赚钱的,所以国网公司一直不放手,最后被迫接受独立的要求,
我提出的榕树理论,其实就是基于股权关系产业联盟的逻辑
光伏行业市场规模反而会越来越加快增长
你看龙头设备 耗材比如晶盛,福斯特,美畅,石英股份等等未来会出现很多家依然业绩喜人
未来从拉晶到组件一次成型,无人工厂,自动化,这块节约的成本更有潜力颠覆行业,晶科太原大基地就是这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