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钢闽光:优质的深市打新门票股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3回复:1喜欢:13

本篇是持仓股阶段性分析的最后一篇文章,总算是把所有坑都填上了,来聊聊我目前持仓最小的一只股票:$三钢闽光(SZ002110)$

跟三钢的缘分其实很久很久了,2010年刚开始买股票的时候光看a股的低pepb板块,就一猛子扎进了钢铁股里,当时买的河北钢铁,如今也早就被宝钢兼并重组了。

2019年底,我卖出中南建设买入三钢闽光,差不多是等价置换,最后买入的平均价格也差不多接近现价,7.7左右(前复权大概7元)。然后在今年6月之前三钢都差不多占我持仓比例的20%,后续在8.5-10.5之间陆续减持,用以降低永续性杠杆,当前持仓比例不到7%。

以现价而论,8.5-10.5的这段减持并非我有先见之明,10.5的三钢也说不上高估,我只是因为资金需要而卖出,短期来看说是运气好也是没错的。而且即便以9.5元计,两年复权7到9.5涨幅也就36%,不考虑打新收益的话和深成指期间涨幅持平,谈不上是啥优秀操作。


当然,36%的涨幅是远远无法支撑我买入并持有三钢近两年的,作为优质打新门票的三钢,目前7.6元的价格仍处在低估区域。我很期待它未来1-2年间的表现。

那么为什么是钢铁板块?又为什么是三钢呢?说起来也比较简单,我是“宁可错杀,绝不高估”的低pbpe板块分散掘金风格,19年底卖出中南建设后,我的主力资金陆续配置到了香港的煤炭、建材、综合、地产、金融等板块上,大陆这边有必要配置一部分人民币资产,就在沪深两市挑门票。沪市当时买了$中国建筑(SH601668)$ ,那么深市的选择排除煤炭地产金融建筑等以后,最低估的就是#钢铁板块# 了。

然后再排除所有的沪市钢铁股,剩下的就是在有限的范围里掘金了,此时不一定需要买最低pepb的钢铁股,事实上我买入时的三钢,同钢铁板块其他个股比算是pepb比较高的。

投资,看的永远是动态。

一、高吨钢净利

吨钢净利是可以综合反映钢企销售端和成本端优势的重要指标!这里直接借用一下@红利再投资真香 的相关统计数据

单看某一年的数据说服力有限,6年平均吨钢净利则是反映企业一段时期内经营成果的综合性指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深市钢企中6年平均吨钢净利指标只有中信特钢略高于三钢,但中信特钢的pepb却远高于三钢!

三钢的高吨钢净利得益于售价端与成本端的两头优势。售价来看,三钢钢价长期高于福建市场其他品牌50-100元左右。


6年吨钢净利高于平均水平200多元,粗略减去50元的销售端优势,可以看出三钢的优势则主要来源于负债成本端。

二、相对较低的负债率

直接对比一下几家典型企业2019H1-2020H1-2021H1的资产负债率:

三钢35% 52% 54%

宝钢45% 46% 45%

方大59% 45% 57%

中信44% 67% 64.7%

新钢53% 51% 54%

负债率是安全和稳健的代名词,在保持较高吨钢净利水平和利润规模的情况下,三钢的负债率水平仅高于宝钢。以打新门票为参考的话,更是完胜同为深市股的中信特钢

这也是三钢近五年平均净利润率(10%)得以高于行业水准的关键所在。

三、相对较好的预期成长性

从“2021年上半年十万元市值钢产量”这个指标来看,6年平均吨钢净利超过300元的钢企里,三钢是最高的!

由于三钢占据福建省内70%以上的市场,而根据发改委基建投资计划,福建省未来三年的基建投资增速仍将保持10%以上的水平。进一步考虑罗源闽光二期的产能指标剩余,在钢铁行业缓慢下行的背景下,预期三年后三钢的整体市场份额能有小幅度爬升。

有人担心钢材限产会对三钢未来的发展造成影响,其实不妨反过来想想,限产针对的只是三钢么?

限产表面是因为担心国内产能过剩,可如果需求主要来源于国外呢?

为什么今年钢价都这么高了,国外需求还这么旺盛呢?

限产真的是因为担心产能过剩么?

有着沿海区位优势的三钢,不仅将在同内地钢企的竞争获得运输成本优势,也将在钢材市场国际化出口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本文仅作为个人投资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雪球星计划#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