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85喜欢:15

$通威股份(SH600438)$ 听了通威的业绩说明会,大多都是已知的公开信息,就不重复了,记录一下几个值得记录的信息。

1. 2024Q1出货情况:硅料约10万吨、电池片16GW、组件7GW、饲料120万吨。

2. 年报中只提到月度N型硅料产出占比超过90%,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月度产量和销量占比都在90%以上。

3. 在生产N型硅片的过程,部分厂商可以小比例掺杂使用(P型料),具体取决于具体硅片厂商的技术能力与工艺选择。

并且明确表示硅料质量会对拉晶环节的效率、质量、出品皆造成影响,并延伸至后续电池生产环节。

4. 由于无法升级改造的perc产能已计提充分,2024年暂无大额固定资产减值和报废。

5. 预计2024年perc电池只是失去主力地位,但会存在鱼尾效应,产能短期难以完全退出。

6. 0BB技术方案,目前已经完成前期的研发工作,预计会在2024年下半年逐步导入量产。(通威的0BB有覆膜、点胶、焊接点胶三种方案,不知道这里说的导入量产的会是什么方案)。

7. 对HJT何时能量产的问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看来2024年量产的可能性不大。

8.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在300亿左右。

全部讨论

补充2个
1)公司凭借与下游头部硅片企业的股权合作、长单合作以及高品质口碑等一系列优势,出货相对稳定,目前硅料库存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整体可控...目前硅料价格已处于极低位置...
2)为有利于行业长期稳健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已开始积极引导行业回归理性投资

资本开支是30亿吧?

硅料销售约10万吨,与我预估的12.5万吨差异较大,按说年报公布的45万吨产能,生产12—14万吨都是有可能的。这里面存在这三个因素。
因素一是生产量的确有12—14万吨,剩余库存是为组件招标出货的备料。证据是4月份的时候各组件厂开动员大会,要满足订单交货。
因素二是通威内蒙一二期正在进行技改,产销量只有十万吨。
因素三是由于现在基本上生产N型硅料,产出速率较以前有所降低。

05-15 17:33

有事情没有认真听,但是印象中提到了IBC电池组件的研发是行业领先的,楼主注意到了吗?

05-15 18:18

我有个问题,在现在几乎所有行业都生产过剩的时代,每个生产环节不断补贴需求终端,那是不是意味着企业产业链环越多,其亏损相对单一环节的企业会更多

05-15 18:06

失望,年报里写的就是太阳能级多晶硅,1000吨电子级。没什么变化,什么N型料啥,国家标准都在那,电一、电二、电三。都不敢说自己是电子级的了。

什么是鱼尾效应

05-15 19:55

老哥,有会议录播的么?我想听一听 对比下隆基的

05-16 01:12

300亿的资本开支,看看能不能回到14-15这个价格平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