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1喜欢:0
回复@365蓝天白云: 去年定增公告出来我,我自己简单分析过,分红和定增其实是独立的两件事儿。
下面说说我个人见解,欢迎探讨。
先说该不该分红。企业是股东的,赚了钱给股东分,天经地义,而且A股和美股还不同,对上市公司分红是有强制要求的,所以应该没人说给股东分红不对吧?
再说该不该定增。企业要发展,需要钱,那么公司钱够不够?
我在公告出来后统计了一下,公司2023、2024两年计划建设的项目投资将近700亿,后来股东大会公司说2023-2025年规划建设的项目投资1040亿。2023年一季报时,公司有现金370亿,二季度要分红129亿,这个钱公司不能用,就还剩241亿;而根据财报,后面一年需要付的钱有99亿(流动负债,去掉应付<视为和应收对冲了>,去掉给货不给钱的合同负债),公司要维持正常运转,这些钱也需要留出来,不然容易资金链容易出事,还剩142亿。而且可以预见的是2023、2024两年硅料的难以维持过高收益,要未雨绸缪,公司的确需要大量现金,所以虽然公司有些钱,但要支撑那么大的投资计划,是不够的。
钱不够,就需要融资;融资要么债权、要么股权。公司当时有息负债高达374亿,如果通过债权融资,有息负债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在当时股价并不是特别低的时候,选择通过股权来融资并不算离谱。何况通过股权融资,可能能引进大的战略投资者,比如电力行业的央国企,这个对将来的发展是有利的。
退一万步说,由于硅料连着两年拿走了行业大部分利润,通威赚了两年大钱;后续各路竞争者争相大干快上,从规划产能看,行业将出现肉眼可见的产能严重过剩,将面临剧烈竞争,后面赚钱不容易了;而通威接下来三年也还要投资过千亿。老刘创业40余年,快60的人了,不想再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性命押上去,先分红拿一部分现金离场,同时引入其他大佬入驻通威,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从我个人来说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所以个人认为,赚了钱该给股东分红,分红没问题;公司要发展需要钱,股权又是不错的方式,那定增也没太大问题;只是这俩凑一起,让人容易产生联想而已。
也只是没想到定增消息发出去后,还没带来战略投资者,先引来了更多的嗜血的鲨鱼,将股价杀的太狠,又加上融资政策收紧,于是顺水推舟取消定增了。//@365蓝天白云:回复@胖锤:老杨应该比较了解,五一过后老杨会在线解答的吧?毕竟研究通威这么多年了。
引用:
2024-04-30 14:31
我投资光伏企业多年,如果让我选出光伏行业的典型代表,我会毫不犹豫投票给通威。
我把通威比做是光伏行业的华为,遭到一些人的嘲讽,当然,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可能有标准答案。
我判断一家企业是否伟大?有如下参考指标?
1、这家企业必须为行业乃至国家...

全部讨论

但相比于分红再融资,不论是股权还是债券,不分红成本都更低。特别现在行业底部卷,还高额分红,搞不懂

这么低的股价你能定增多少钱?打骨折定增?

05-01 21:28

补充一下,个人观点,定增在获得资金和获得投资人这两方面,获得合适的投资人的重要性更高,原因有2个。
1)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日渐下行的借款利率,钱比好项目多的多,钱不难找,业绩会上具体也说了债权的额度。
2)关注光伏行业的投资人,如果看好这个行业的投资机会,要么通过二级市场,要么通过一级市场扶持新兴企业进场厮杀(还需考虑退出机制)。把这些投资人通过定增的方式吸引过来一起做事情,可以实现人无我有的效果(此处点到为止)。

05-01 20:57

卧虎藏龙啊兄弟。这么多高水平的专业人士,也许能多少温暖老杨那颗空虚寂寞冷的心。话说老杨是否有感到扑面而来的压力?我是不懂专业知识,我习惯先看对人再交易。

05-01 21:31

企业为了活下去,为了活的更好,合理利用游戏规则,只要不违法,违规,都可以认为是合理的,理不理解是每个人站的立场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比某环,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撤回融资方案,继续排队融资。
两家企业和两家企业领导人格局立见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