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对冲基金策略——并购套利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策略属性:对冲基金策略

策略类型:事件驱动策略

企业并购

并购企业(A)合并被并购企业(T)一般是基于市场上的普通股进行,当并购企业(A)买入足够多的普通股时(成为大股东),即完成了对被并购企业(T)的收购。

并购业务主要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一种是并购企业(A)通过现金的方式购买并并购企业(T)的普通股股票,一种是并购企业(A)使用自己的股票去换取被并购企业(T)的普通股股票,一种是混合前两种方法进行。

一般来说,并购企业(A)会溢价购买被并购企业(T),所以在本文中,假设并购事件对于并购企业(A)不利,对于被并购企业(T)有利。

===== 策略说明 =====

基本过程

一般来说,并购企业(A)的企业价值要比被并购企业(T)高,所以当并购业务发生时,并购企业(A)的普通股股票价格会下降,被并购企业(T)的普通股股票价格会上升。

投资人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在企业并购发生的过程中,进行套利。

当并购业务进行时,

购买被并购企业(T)的普通股股票。

卖出并购企业(A)的普通股股票(建立空头头寸,一般适用于以股换股的收购类型,需要市场上有人愿意借出股票)。

当并购业务完成,且成功时,

被并购企业(T)的股价会上涨到与并购企业(A)的出价,卖出被并购企业(T)的普通股股票,投资人从被并购企业(T)的普通股股票上涨中获利。

并购企业(A)的股价会下跌到与并购企业(A)的出价,买入并购企业(A)的普通股股票(平掉空头头寸),投资人从并购企业(T)的普通股股票下跌中获利(空头头寸)。

当并购业务结束,且失败时,

被并购企业(T)的股价会恢复(下跌)到原来水平(不考虑超卖等情况),卖出被并购企业(T)的普通股股票,投资人因做多被并购企业(T)的普通股股票而遭受损失

并购企业(A)的股价会恢复(上涨)到原来水平(不考虑超卖等情况),买入并购企业(A)的普通股股票(平掉空头头寸),投资人因做空被并购企业(A)的普通股股票而遭受损失。

策略特征

操作过程中,如果两家公司均为上市公司,则投资人可以通过普通股的股票进行操作,且操作方式和收益相对固定,所以对于投资人来说,并购套利是一种流动性相对较高的策略;

因普通股是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所有市场上的人均可以在并购的过程中交易被并购企业(T)的普通股股票,所以在并购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市场操作的压力(如大量投资人涌入购买被并购企业的股票),这种压力会导致并购业务的失败(如无法购买到足够多的被并购企业股票)。所以,并购套利策略是一种市场敏感且存在极端风险(左尾)的策略,其回报比较相似于“类保险产品(insurance-like)加上一个空头看空期权(short put option)”(类保险产品是说投资人投入一定的资本金,以图在并购成功时获取到相对固定的收益。空头看空期权是说在并购失败时,投资人需要接受以一个相对固定的价格平掉头寸);

一般来说,并购企业(A)大概率是为了做行业垂直整合才会选择启动收购,而在一些情况下,这种收购会触发国家层面的“反垄断法”的限制条件,从而导致收购失败;

并购业务的发生,可能是友好的,也可能是恶意的。对于友好的并购业务来说,其利差会相对较小。对于恶意收购来说,因为“白骑士”(White Knight,被并购企业请来帮忙抬高股价以加大收购难度的第三方企业)的存在,所以利差会变得很大;

为了放大收益,一般会使用很大的杠杆(3到5倍)来执行策略;

存在并购失败的可能性。

特殊操作

投资人可以使用市场上现有的衍生品工具来完成做空操作或管理收购失败的风险。

购买被并购企业(T)深度虚值的看空期权(long OTM Put)或购买收并购企业(A)深度虚值的看涨期权(long OTM Call);(国内只有上证50期权可以用,所以此种方法无法使用)

购买被并购企业(T)的可转债来完成看涨被并购企业(T)的操作(可转债的价格也会随着并购的发生而上涨,但是当并购失败时,可以选择不行权,从而保留债券本身的价值);

卖出被并购企业(T)的信用违约互换(CDS,是一种场外的衍生工具,需要找到对手方进行交易。卖出CDS是指当企业发生债务违约时,卖出CDS的人需要基于合约的约定进行一定金额的赔付,一般与企业信用质量和偿债能力关联。因被收购后,其企业信用质量和偿债能力会提升,可以从卖出CDS本身获利);

当被并购企业(T)的CDS价格足够便宜时,也可以买入一些CDS来对并购失败的风险进行对冲(当并购失败时,被并购企业T的信用质量和偿债能力会比在并购过程中的低,其CDS的价格会升高,从而可以通过卖出之前买入的CDS来获利);

考虑到市场环境本身会对收购业务的成功与失败造成影响,可以通过做空一些ETF或看做多一些跌指数期权来对冲市场风险。(A股不支持做空ETF,但是可以使用上证50指数期权)

===== 案例观察 ======

举例说明

公司A当前的股价是¥45,公司T当前的股价是¥15。

公司A计划通过以股换股(1换2)的方式收购公司T 。

当公司A宣布收购计划后,临近收购成功时,公司T的最新股价是¥19,公司A的最新股价是¥42 。

经过分析,投资人认为收购成功的概率非常大,决定买入2000股公司T的股票,卖出1000股公司A的股票。

收购成功时,根据上表所述,净盈利¥4,000 。

收购失败时,根据商标所述,经亏损¥11,000 。

实例一:新诺威收购石药圣雪

买方:石药集团新诺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00765.SZ)

卖方: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HK1093)

标的:石药集团圣雪葡萄糖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

方案:以发行股份及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恩必普药业持有的石药圣雪 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公告:2021年7月12日

金额:8.00 亿

观察

公告发出后,恩必普股价连续上涨至15日后,转入下跌;

石药圣雪是恩必普的全资子公司,恩必普总市值为1159亿;

新诺威公布拟以8亿元收购石药圣雪,新诺威的总市值为77.53亿;

公告发出后,新诺威进入停牌,27日开盘后股价上涨。

总结

此次收购为并购企业(A)对于卖出方(S)的非核心资产的收购,因收购金额相对卖出方的总市值较小(0.7%),所以对于卖出方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被收购资产占比并购企业(A)的总体市值相对较高(>10%),且被收购资产对于并购企业(A)有正向的影响,所以在公布收购方案后,并购企业(A)的股票价格上涨。

从此案例可知,企业并购并不是一定是并购企业(A)的股价会下跌,被并购企业(T)的股价会上涨。具体哪方上涨,哪方下跌,需要结合双方(此案例是三方)的综合业务情况进行判断。

实例二:王府井换股吸收合并北京首商

并购企业(A):王府井集团(600859.SH)

被并购企业(T):首商股份(600723.SH)

公告:2021年7月27日

方案:

王府井换股价格为换股吸收合并的定价基准日前 20 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即 33.54 元/股(除权除息调整前)。

首商股份换股价格以换股吸收合并的定价基准日前 20 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 8.51 元/股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给予 20%的溢价率确定,即 10.21 元/股;

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首商股份作为被合并方,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首商股份王府井的换股比例为 1:0.3044 。

观察:

收购公告发布后,王府井集团作为并购企业(A),并没有发布停牌公告;

收购公告发布后,受整体市场影响,双方股票价格均有所下跌;

从下跌幅度来看,王府井集团的下跌幅度(1.45%)要大于首商股份的下跌幅度(0.63%)。

总结:

并购驱动策略属于市场敏感型策略,当市场整体环境向下时(2021年7月27日 上证指数 -2.49%),并购相关方的价格走势很可能不会按照既定原则展开;

王府井首商股份当前的股价比例为 1:0.2892,根据目标换股比例,首商股份的股价应该进一步上涨,或王府井的价格应该进一步下跌,以最终靠近目标换股比例;

具体是首商股份股价上涨,还是王府井股价下跌,需要结合本次吸收合并后的结果,是否能够对当前王府井的业务有正向影响进行进一步判断。

===== 总结 =====

2020年共发生上市公司并购公告动态9322起,年内完成3770起,占比40%,年内失败364起。在已完成的并购案中,失败的概率为8.8%=364/(3770+364)。

企业收购业务并不一定都是以并购企业(A)的股价下跌,被并购企业(T)的股价上涨结束,但是根据交易金额占比市值的情况,对双方企业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两家上市公司之间的收购事件(吸收合并)相对较少,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用于扩大企业规模或合并业务范围的相对较多。

上市公司收购重大资产的事件相对较多(如土地、建筑等)。

综上,要想通过此策略进行套利,一般需要相对较长时间的等待,并需要深入研究并购事件的并购实质和并购结果对于双方企业的影响。有正向影响的企业的股票价格会上涨,有负面影响的企业的股票价格会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