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下的“全域经营”到底是什么样子?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4

 

        又见一篇老调重弹的文章,又是“阿腾互通,微盟、有赞凉凉”之类的奇文。这样的文章见多了,免不了“审美”疲劳,经常懒得反驳,但这一篇文章似乎“别出心裁”,它打的是“私域”牌、“全域”牌。网页链接

        都在谈私域,都在打私域牌,只能说明私域的确火爆。但到底谁才是真私域,商家们不傻。流量平台向头部流量主倾斜的趋势愈发明显了,某个电商平台的“双十一”的带货主播的销量又创了新记录。这个消息对平台的小商家意味着什么?流量平台和平台的流量寡头共同营造了一个个的“流量黑洞”,流量平台的小商家们还有多少机会?相信流量平台的商家们最有体会。

        奇文的中心思想是某系的电商平台可以做“私域”,进而可以做“全域”。关于私域和公域的话题,我此前的贴文有专篇论证,本文不再重复。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互通,是重大的事件,但它是否标志着真正的电商经营全渠道时代的到来?答案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乐观:第一,店铺的网址链接可以无障碍打开与系统的深度对接仍然有区别,这两种形式的互通,店铺功能的实现、商家和消费者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举个例子说吧,直播间的悬浮窗,可以只向自家的店铺开放。第二,内容平台、电商平台仍然会对商家与用户之间的接触进行管控,尤其是对建立私域流量有重要价值的添加微信的动作会严加看管。

        真正的电商经营的全渠道时代,是所有平台,包括电商平台和内容平台无差别地开放,也就是电商平台、内容平台允许SaaS电商深度对接系统,目前看还达不到。在一个真正的电商经营的全渠道时代,谁才有能力提供全渠道的经营工具?当然是SaaS电商。因为在底层技术上,系统之间的深度对接,需要系统底层架构有比较强大的开放性、扩展性,SaaS系统的开放性、扩展性优于电商平台,这个话题我早前的贴文也论述过,不再重复。

        投资界谈论比较火热的话题是互联互通究竟对哪一个巨头有利,这显然偏离了主题。国家开放互联互通的初衷,不是为了行业巨头再多挣几个钱,而是为了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的利益,有能力做到割裂、屏蔽的,肯定都不是中小企业,而SaaS电商的商户来源,正好多数是中小企业。

        有赞、微盟必须以业绩证明自身配得上政策的利好,但短期还难以体现,而且,我也不认为有赞或者微盟的业绩会借这一东风而扶摇直上,因为成功是多重因素决定的。

        不带偏见地说,从目前移动互联网开放程度看, SaaS电商都难言全渠道,更何况电商平台,这个缺陷的根源不在SaaS电商,如同一辆重载卡车,奈何不了小负荷的桥梁。具体一点说,SaaS电商的店铺无法在电商平台、内容平台上享有平台店铺同样的权利,就好比一个地区开放给重载卡车的,是小型的桥梁和简易道路一样,重载卡车的运营商的车辆在这样的道路行驶,必须减轻自身荷载,或者换成小型卡车。

        现阶段无论谁家做私域,都绕不卡微信。做私域,必须能直达,必须“加好友”,陌生人建立联系,习惯上会加微信,但未听说加“某钉”“某音”“某手”。因此,必须再回到微信生态的开放性。微信生态虽然已经开放,但微信生态的开放不等于微信对所有类型的电商一视同仁。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从微信获取了更多的“特权”,微盟、有赞这类SaaS电商也享有类似特权,其他电商平台仅获准链接直接打开的权利。不同待遇所带来的效果也截然不同:第一,不同电商平台的店铺链接在微信的分享和打开方式不同,比如拼多多、京东的店铺可以卡片形式分享,不同分享方式和打开的方式带来的用户体验差异很大;第二,有些电商平台的链接还不能在公众号、视频号等媒体分享,这个需要系统的深度对接,不是单方的事情;第三,国家政策支持开放,但不要求微信必须对所有平台平等对待,如果要求平等对待,受益最大的是SaaS电商,因为这意味着SaaS电商的商家在阿里平台享有与阿里商家同样的权利和机会;第四,即便其他电商在微信享有与拼多多、京东同样的权利,也不过是微信生态又多了一个拼多多、京东。拼多多、京东对SaaS电商有什么样的影响,我早前的贴文分析过,本文不再重复。

        谁是真私域,谁是假私域?不是投资人说了算,更不是网络大V说了算,而是商家们说了算。如果私域为假,何来“全域”? $中国有赞(08083)$   $微盟集团(02013)$  

全部讨论

2021-10-26 18:23

哎,发这些真不知道有什么用,吸粉?显示你有才华?浪费别人时间看,说的好像自己能知道股票未来走向一样,你累不累?

2021-10-26 14:54

你到底有没有买有赞微盟?天天在这里装砖家,累不累?

2021-10-26 13:00

辛苦柳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