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可能私有化,但东风私有化有点不太可能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5喜欢:9

$东风集团股份(00489)$

假期整理了一下东风集团私有化的投资逻辑,从第一眼感觉有戏,可能性不低,目前觉得概率要比开始想象的要更低。

目前来看,最有可能预示私有化的就是大股东即将达到持股的上限,通常港股上市公司的回购一般授权都是已发行股份的10%,而从今年股东大会的议案来看(6.21日表决),东风今年的议案是授权回购5.1%的H股,即1.27亿股。之所以定这样一个明显精确计算过的数字,是因为如果按回购授权完全实施,那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交上升到74.99%——截止4.23日的公告,大股东东风汽车公司直接及間接持股 6,093,058,000 股,佔所發行總股數約 73.58%。其中內資股 5,760,388,000 股,佔本公司發行總股份約 69.56%,持 H 股 332,670,000股,佔發行總股份約 4.02%。目前东风总股本82.53亿股,只需要回购1.27亿股,大股东持股就将触及上限75%,因为港股上市要求公众持股不少于25%。

关键的问题是达到上限之后就会私有化嘛?估值低残的国企在港股不少,比如中国华融、中国信达,大股东也可以选择达到回购上限之后什么也不做。

回购1.27亿股,按现价也只需要3亿港元左右,如果私有化需要花费200亿港元(公众持股大约20亿股),举个类比的例子,这有点像假定顾客会为了3元的消费券一定会再消费200一样。诚然顾客有3元消费券会增加消费200的可能性,但可能性也不会特别的高。

其次,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现在汽车行业非常卷,我认为东风现在可能还处于渴求资本去卷的阶段(尽管可能小股东不太同意)。我们类比一下最近闹得比较火的亚洲水泥的私有化,私有化本质上是向股东退资,亚洲水泥就属于行业不行了,逐渐消亡,没有资本开支的需求,手上留存了大量历史上盈余沉淀下的现金和资产,这个时候散伙退资分资产是私有化的逻辑。如果我们站在国资委或者东风管理层的角度来看,他们会觉得现在是离开市场分资产的时候嘛?以目前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央企的身份、新能源汽车的激烈竞争,我担心与其花200亿港元私有化,他们更愿意把这钱拿去加大投入,投身到新能源产业的激烈内卷之中,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没有国企领导人希望被人说不好好搞实体经济,发展先进生产力反而搞这些财技。

万一真的私有化,关于私有化的价格,我觉得可能会在6-8港元左右,东风2018年9月以来股价都基本在6港元以下,6-8港元虽然也只是0.3-0.4pb,但已经比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持股成本高,按理杏仁的数据,东风过去5年的pb估值中位数是0.3pb,80%分位是0.4pb。考虑到平均持仓时间,6-8港元我觉得已经足够达成私有化目标了。

如果投资者指望公司出0.5pb,10港元左右的价格私有化,那就有点把大股东当冤大头了,毕竟前复权的情况下东风最近10年股价都没有上过10港元,8港元以上的时候都是很少的。不过现在才0.13pb,账面每股净资产20港元,即便0.3pb私有化也有很高的溢价,似乎值得一搏。

总体上,大股东愿意回购到持股上限,这令人遐想,但汽车行业的情况又让我对大股东的意图有所怀疑,这让我觉得东风私有化的概率比预想的要低。尽管如此,回购到上限这个时间不需要等很久,如果这期间大股东仍同步继续增持那样会比预期更快,届时既可看看大股东到底意欲何为。因为观察的事件和时点可能都比较明确,加上如果私有化溢价可能会比较高,我觉得可能可以小仓位参与。

全部讨论

6-8?给4-5就差不多了,参考保利文化低残值私有化就是为了省钱的怎么可能开那么高价$东风集团股份(00489)$

06-11 16:08

文中有几处问题:
1.关于5月30日的公告中精确的回购比例,大概率只是因为港股公众上市比例要求。也就是说,股东大会决议的回购上限如果超过75%,显然和港股上市规则冲突,会引起强制性要约收购,这不是简单一个回购决议能够决定的。另外,本次公告的讨论中期分红,也是常规性的,大概率和2023年一样,只议不派。因此,以5月30日公告为依据进行套利是错误的,这次的股东大会和或有的私有化没有关系。
2.到达75%之后,如果不私有化,那2023年以来公司持续回购、大股东持续增持的目的是什么呢?总不能是市值管理吧,这显然和不派发2023年度股息相冲突。另外,最近一段时间港股通反常大比例加仓,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
3.私有化价格能到4港元,都是烧高香了。6-8港元基本没有可能,公司不是傻子。
4.大股东对港股上市地位有想法是肯定的。如果通过私有化,当前是最好的时机,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而且股价低残,私有化成本低。但私有化时间不好确定,且股价仍然可能大幅下跌。

06-11 15:12

现在的市值,也没有融资能力了,上不上市都一样。
东风主体还是值钱的,合资资产和商用车资产,还有Stella的隐形资产。
乘用车转型力度和效果都有些让人失望,私有化后,集团战略执行上的顾虑会少很多,不用考虑亏损、中小股东对各种议案的反对,也不需要上市公司那套繁琐的信批。

06-12 11:32

20亿股私有化为什么要花200亿?
3.5也比现在溢价50%了。
只需要70亿。

06-11 15:58

我认为无论私有化与否,现价都值得购买,即使将来卷造车失败,为胜利者代工也不值这价格,耐心等待。

私有化六块是不可能的

06-16 22:02

/

06-12 17:48

这价位确实值得捞一点放着。下跌空间确实不大

大象你过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