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的“质量文化”会延续多久?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4回复:10喜欢:16

当代最伟大的投资家非沃伦·巴菲特与查理·芒格这对黄金搭档莫属。芒格老爷子常说:“要是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么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这句看起来荒唐的话,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逆向思维。对那些复杂的生态系统,人类大脑有时候真的不擅长弄明白,这时候反过来思考,通常会更简单。例如,如果我想知道茅台如何做才能保持长盛不衰,那么需要关注的点有无穷多。相反,如果我们利用逆向思维,问:“茅台如何做,才能迅速的衰败下去?”这样,我们能迅速的排除次要因素,迅速找到茅台要想长盛不衰的最核心因素。

那么,茅台要怎么做才能迅速的衰败下去了呢?我思考后的答案是:茅台迅速抛弃自己宝贵的“质量文化”,那么茅台就能很迅速的衰败下来。

茅台教父”季克良总结茅台质量宪法的“四个服从”:

1、当成本与质量发生矛盾时,成本服从质量;

2、当产量与质量发生矛盾时,产量服从质量;

3、当效益与质量发生矛盾时,效益服从质量;

4、当速度与质量发生矛盾时,速度服从质量。

在这个普遍急功近利的社会,到处充斥着“买买买、大大大、好好好”的声音,像茅台这样安守本分,聚焦产品的企业不多见。问题是,这种“利润之上”的追求,在如今频繁更替管理层的茅台股份公司,能够持续多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茅台的历史中寻求答案。

Part1 茅台的第一次质量危机

很多人认为茅台举世闻名是从成为国酒开始的,这种认识很片面。我认为恰恰相反,是因为茅台已经很有名气,所以它才能脱颖而出,成为后来的“国酒”。

民国时期,茅台酒已是西南地区名酒,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政府迁往西南,茅台的名声也开始传遍全国。到民国末年时,茅台酒的单价常年保持在1银元以上,位居白酒之冠。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茅台镇,醇美的茅台酒抚慰了战士们疲惫的身心,也为之后的缘分打下基础。

茅台真正登上国际舞台是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后,以中国代表团的名义举行了招待会,招待各国代表、新闻记者和国际友人。茅台酒的优秀品质,传奇故事,一下子成了宴会上的话题。回国后,周总理向党中央汇报时,曾感慨地说:“在日内瓦会议上帮助我们成功的有‘两台’,一台是茅台,一台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自此,茅台酒成了中国外交酒、政治酒的代名词。与之同时,茅台酒也经历着第一次严重的质量风波。

建国之初,茅台酒厂也像其他企业一样进行企业改造,当时的主旋律是增产节约。传统的茅台酒生产一吨要消耗6吨多粮食,而且要按照时节劳作,端午踩曲,重阳下沙,工艺流程复杂,操作繁琐要求高,成本是其他白酒的数倍。这在当时是不能容忍的,上级部门屡次下文批评茅台厂管理层,责令其降本增效。由于茅台的特殊酿造流程,工人已是加班加点的干活了,以工时计算,工资也很低,再降本只能走改变工艺这条路。当时的茅台厂长张兴忠想到个办法,用“二锅头”的工艺来改进茅台酒酿造。这个办法迅速把成本降了一半还多,可以全年酿造。代价就是茅台质量下降严重。

茅台的降本增效并没有得到上级的认可。“省多快好”,茅台酒例外。张厂长忽视了茅台作为政治酒、外交酒,对品质的要求,要远远大于对成本的要求。

1953-1955年,轻工业部、外贸渠道、遵义地委等多方面都反映批评茅台酒的质量问题。1954年,朱德也曾指示贵州省解决茅台酒的质量问题。

1956年,遵义地委代传了上级的严厉批评,特别要求茅台酒厂有个姿态。茅台酒厂以“全体职工”的名义写了一份报告,检讨质量下降的原因,报告的对象据说是毛主席。同年,贵州省工业厅和工业研究所联合工作组进驻茅台酒厂。不久,轻工业部工作组进驻茅台厂。在长达8个月的专项整改工作中,茅台放弃了片面追求产量的做法,全面恢复传统的酿造工艺,重塑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酿造原则。

整改过后,茅台的合格率迅速从1956年的12.19%上升到1957年的70%,1958年的99.42%。被茅台酒的“二锅头”增产节约风波吓坏的轻工业部遂作出决定:茅台酒的工艺、技术、质量和包装的改变都要经过中央批准,严格采取“保留、统一、写实、查定、试验、谨慎改造”的改良办法。

Part2 茅台的第二次质量危机

1963年底的一日,周总理正在吃饭,听到秘书汇报的一个消息,顿时十分生气。是什么惹得共和国总理大动肝火呢?原来是“第二届全国评酒会”有了评酒结果,刚刚评出的新八大名酒中,茅台仅仅排在第五位。

早在1953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中,茅台位列“八大名酒”的第一名,现如今成了外交酒、招待酒,却仅仅排名第五?周总理说,茅台是几种酒勾兑起来的,要放很多年,才是真正的茅台,拿刚出厂的茅台去评怎么行,要拿老茅台,真正的茅台去评比。总理指示秘书顾明去问一下。

此后不久,总理出国访问,答谢招待客人用的还是茅台酒。外国友人却向总理表示:茅台酒很好喝,但我们还想喝到比茅台更好的酒。这件事的严重性引起了总理的重视。茅台酒不单单是招待酒,更是共和国的面子和外交。总理归国后就召集轻工业部门的同志作了专项汇报。轻工业部不敢怠慢,为了保险,又组织原班人马又评了一次,确认两次评比结果一致没有问题,才去汇报。周总理听完汇报,对轻工业部的领导说:看来茅台需要帮助。

造成茅台第二次品质危机的原因不是其他,正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大跃进”是一个以脱离地球引力为目标的铁人多项运动,所有指标都以超越人类极限为标准。当规定的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时候,“造假”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一直以来,茅台酒的传统工艺都是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端午踩曲、重阳下沙”,夏天开始踩曲,秋天开始投料酿酒,八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一轮30天,10个月为一个酿造周期。

“大跃进”运动开始后,为了完成任务,茅台不再依时令酿酒,酿酒生产车间高喊着:“开门红、月月红、红到底!”开始盲目扩产。一百年来因循的工艺被弃之不用,改为全年制曲,全年酿酒。“大跃进”运动带来了产量大爆发,活动前的1957年茅台的产量为283吨,已是历史最高,“大跃进”开始的1958年,茅台当年产量突破627吨,次年突破820吨,1960年更是达到了历史高峰912吨。这个记录直到1978年才被打破。“大跃进”产量暴增,质量却大大倒退了。据1964年“四清”时认定,1960年的912吨茅台酒的产品合格率只有12%,800吨不能入库,被当作土酒处理掉。(如下图:1954-1964年,茅台酒产量)

1964年,在周总理的指示下,轻工业部决定向茅台酒厂派遣工作组,对接茅台厂开始“茅台试点”。名为“试点”,实为整顿。到试点结束时的1966年,茅台酒的品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也是这个时期,轻工业部与茅台起草了《茅台酒部标准》,建立了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第二次重塑茅台“质量为本”的规矩。

在这次试点中,茅台酒厂委终于深刻领会了上级对茅台的要求,提出了“质量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标准”的工作方针。重申了“三老”原则:老操作、老设备、老水分。也是在这次试点中,茅台酒厂提出了至今仍在执行的“茅台质量宪法”早期版本:当产量和质量发生冲突的时候,产量服从质量;效益和质量发生冲突的时候,效益服从质量。

Part3 茅台质量文化背后的付出的“代价”

80年代之前,茅台酒厂大多年份都是亏损的。但在解放前,茅台酒一直是中国最赚钱的白酒。《茅台酒厂厂志》记载了1939年荣和烧坊的经营状况:年产酒10000公斤,每公斤售价2银元,合计20000银元。支出:购粮60000公斤,每公斤售价0.0334银元,共2004银元;耗燃料65000公斤,每公斤价0.022银元,共1430银元;用酒瓶20000个,每个0.005银元,共1000银元;工资开销共780元。固定资产原值多方考证不足1000银元,保守以直线法折旧,5年折旧期每年折旧200元。1941年前民国税种复杂,但总税率低于营收的40%(!!!这就是传说中恐怖的国民党的税吗?)估算出茅台的年利润为:20000-2004-1430-1000-780-200-8000=6586银元,利润率约33%,年度资本回报率高达659%,回报率惊人。

50年代至80年代之前这三十年,茅台是名副其实的国酒、政治酒、外交酒,地位尊崇,但茅台的顾客是上级,以经济账算,茅台厂收益却是少的可怜。茅台酒的地位决定它的产量、质量不能虚报浮报,但在当时普遍的经济制度中,造价高的茅台不能自由流通,更不能卖高价,也不能获得经济补偿。因此,这种高质量的付出,只能由工厂和员工的社会福利中扣除承担。

季克良在《万吨梦圆》中侧面描写过当时的恶劣条件:“当时住的条件很差,书记柴希修同志住的是用茅台瓶砌的墙、油毛毡盖顶的砖木结构房屋,面积很小,一家五口约有三十平米。刘同清厂长住的是粮库,用火飘板隔成几间房屋。窦厂长住三车间制曲发酵室里······” 邹开良也在《国酒心》一文中也描写过当年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内容类似。

有趣的是,在那段吃饭都困难的特殊时期,茅台酒酿造的质量本位却没有被破坏掉,甚至还被加强了。我们今日常喊“质量就是生命”,十年动荡期间的茅台人估计没听说过这句口号,但对他们来说,“质量”真的就是生命。原茅台副厂长汪华曾回忆:“那时候,要攻击一个人,你就说他主管生产的时候质量下降,那他就死定了。”一个真实案例是原茅台酒师王应升就因为操作不当,被判了11年徒刑,关了7年后才被平反。

结语

如果将茅台酒归于奢侈品一类,许多人都表示反对。但茅台酒真的具有奢侈品的一般属性。奢侈品一般都是由特权阶层专用品演变而来的,并且一般都是手工业产品。它们使用专门原料、专门工艺,只满足特性人群消费,偶有少量超高价进入市场,也不是进入市场交易为目的。生产不计成本,以质量为本位,产量少而品质精。

奢侈品的诞生方式都是艺术品般的创造而不是生产。如法国勃艮第、波尔多葡萄酒等大品牌,来历都差不多这个轨迹。奢侈品的特性是“多数人向往,少数人拥有”。

茅台的奢侈品属性始于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受益于共和国领导阶层光环的加持。如无“质量大于一切”的品质血统,茅台也不可能是如今的茅台。当然,共和国领导阶层赋予茅台的不仅仅是质量为本的血统。1956年周恩来制定的茅台“三年陈贮”要求,使得现如今茅台拥有了可追溯历史的海量“老酒”,具有了无可匹敌的时间壁垒优势。

上世纪,中央招待用酒,往往随主宾或主配的情况而定,第一届评酒会的“八大名酒”都上过外交宴请,但如果主宾是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一旦使用就必须是茅台酒。70年代中期茅台酒供应紧张,外交部还特殊规定,只有国务委员以上领导宴请外宾时才能使用茅台酒。尼克松访华后,茅台名气扶摇直上,外交、外援、外贸需求大增,甚至连党政内部高级官员的茅台酒消费都是一种奢侈,普通人更是望尘莫及。

直到1988年,中国外交实行礼宾改革,外交宴请一般不再使用茅台酒等高档酒,但外交用茅台每年依然有一定的数量。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却是个好消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茅台的质量为本的种子历时半个世纪也终于开出了娇艳的花朵,到了收获期。

如果说90年代前的茅台的质量为本是因为“顾客即上级”的话,90年代后茅台的“质量为本”则是因为吃到了“质量为本的”甜头。段永平说:所谓品牌,就是企业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做过的所有事情(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烙印(印象),好坏大家都记得。 从这个角度看,茅台的质量文化谁都不敢动,无论上级还是顾客,无论管理层还是投资者,茅台的质量文化都关乎众人的核心利益。“谁动谁下台!”

参考书目:

茅台为什么这么牛》 胡腾

《我与茅台五十年》 季克良

$贵州茅台(SH600519)$

全部讨论

2023-08-30 09:02

好资料。
茅台质量文化的形成过程。

段永平说过茅台质量谁动谁下台。
原来历史可以追溯。

2023-08-30 09:31

茅台质量形成过程是经历漫长岁月,最终形成独一无二的茅台品牌。

2023-08-30 10:38

好文 这也是茅台最重要的品质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

茅台有官方背书

官方授权光环

当代最伟大的投资家非沃伦·巴菲特与查理·芒格这对黄金搭档莫属。芒格老爷子常说:“要是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么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这句看起来荒唐的话,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逆向思维。对那些复杂的生态系统,人类大脑有时候真的不擅长弄明白,这时候反过来思考,通常会更简单。例如,如果我想知道茅台如何做才能保持长盛不衰,那么需要关注的点有无穷多。相反,如果我们利用逆向思维,问:“茅台如何做,才能迅速的衰败下去?”这样,我们能迅速的排除次要因素,迅速找到茅台要想长盛不衰的最核心因素。
那么,茅台要怎么做才能迅速的衰败下去了呢?我思考后的答案是:茅台迅速抛弃自己宝贵的“质量文化”,那么茅台就能很迅速的衰败下来。
“茅台教父”季克良总结茅台质量宪法的“四个服从”:
1、当成本与质量发生矛盾时,成本服从质量;
2、当产量与质量发生矛盾时,产量服从质量;
3、当效益与质量发生矛盾时,效益服从质量;
4、当速度与质量发生矛盾时,速度服从质量。
在这个普遍急功近利的社会,到处充斥着“买买买、大大大、好好好”的声音,像茅台这样安守本分,聚焦产品的企业不多见。问题是,这种“利润之上”的追求,在如今频繁更替管理层的茅台股份公司,能够持续多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茅台的历史中寻求答案。
Part1 茅台的第一次质量危机很多人认为茅台举世闻名是从成为国酒开始的,这种认识很片面。我认为恰恰相反,是因为茅台已经很有名气,所以它才能脱颖而出,成为后来的“国酒”。
民国时期,茅台酒已是西南地区名酒,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政府迁往西南,茅台的名声也开始传遍全国。到民国末年时,茅台酒的单价常年保持在1银元以上,位居白酒之冠。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茅台镇,醇美的茅台酒抚慰了战士们疲惫的身心,也为之后的缘分打下基础。
茅台真正登上国际舞台是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后,以中国代表团的名义举行了招待会,招待各国代表、新闻记者和国际友人。茅台酒的优秀品质,传奇故事,一下子成了宴会上的话题。回国后,周总理向党中央汇报时,曾感慨地说:“在日内瓦会议上帮助我们成功的有‘两台’,一台是茅台,一台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自此,茅台酒成了中国外交酒、政治酒的代名词。与之同时,茅台酒也经历着第一次严重的质量风波。
建国之初,茅台酒厂也像其他企业一样进行企业改造,当时的主旋律是增产节约。传统的茅台酒生产一吨要消耗6吨多粮食,而且要按照时节劳作,端午踩曲,重阳下沙,工艺流程复杂,操作繁琐要求高,成本是其他白酒的数倍。这在当时是不能容忍的,上级部门屡次下文批评茅台厂管理层,责令其降本增效。由于茅台的特殊酿造流程,工人已是加班加点的干活了,以工时计算,工资也很低,再降本只能走改变工艺这条路。当时的茅台厂长张兴忠想到个办法,用“二锅头”的工艺来改进茅台酒酿造。这个办法迅速把成本降了一半还多,可以全年酿造。代价就是茅台质量下降严重。
茅台的降本增效并没有得到上级的认可。“省多快好”,茅台酒例外。张厂长忽视了茅台作为政治酒、外交酒,对品质的要求,要远远大于对成本的要求。
1953-1955年,轻工业部、外贸渠道、遵义地委等多方面都反映批评茅台酒的质量问题。1954年,朱德也曾指示贵州省解决茅台酒的质量问题。
1956年,遵义地委代传了上级的严厉批评,特别要求茅台酒厂有个姿态。茅台酒厂以“全体职工”的名义写了一份报告,检讨质量下降的原因,报告的对象据说是毛主席。同年,贵州省工业厅和工业研究所联合工作组进驻茅台酒厂。不久,轻工业部工作组进驻茅台厂。在长达8个月的专项整改工作中,茅台放弃了片面追求产量的做法,全面恢复传统的酿造工艺,重塑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酿造原则。
整改过后,茅台的合格率迅速从1956年的12.19%上升到1957年的70%,1958年的99.42%。被茅台酒的“二锅头”增产节约风波吓坏的轻工业部遂作出决定:茅台酒的工艺、技术、质量和包装的改变都要经过中央批准,严格采取“保留、统一、写实、查定、试验、谨慎改造”的改良办法。
Part2 茅台的第二次质量危机1963年底的一日,周总理正在吃饭,听到秘书汇报的一个消息,顿时十分生气。是什么惹得共和国总理大动肝火呢?原来是“第二届全国评酒会”有了评酒结果,刚刚评出的新八大名酒中,茅台仅仅排在第五位。
早在1953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中,茅台位列“八大名酒”的第一名,现如今成了外交酒、招待酒,却仅仅排名第五?周总理说,茅台是几种酒勾兑起来的,要放很多年,才是真正的茅台,拿刚出厂的茅台去评怎么行,要拿老茅台,真正的茅台去评比。总理指示秘书顾明去问一下。
此后不久,总理出国访问,答谢招待客人用的还是茅台酒。外国友人却向总理表示:茅台酒很好喝,但我们还想喝到比茅台更好的酒。这件事的严重性引起了总理的重视。茅台酒不单单是招待酒,更是共和国的面子和外交。总理归国后就召集轻工业部门的同志作了专项汇报。轻工业部不敢怠慢,为了保险,又组织原班人马又评了一次,确认两次评比结果一致没有问题,才去汇报。周总理听完汇报,对轻工业部的领导说:看来茅台需要帮助。
造成茅台第二次品质危机的原因不是其他,正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大跃进”是一个以脱离地球引力为目标的铁人多项运动,所有指标都以超越人类极限为标准。当规定的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时候,“造假”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一直以来,茅台酒的传统工艺都是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端午踩曲、重阳下沙”,夏天开始踩曲,秋天开始投料酿酒,八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一轮30天,10个月为一个酿造周期。
“大跃进”运动开始后,为了完成任务,茅台不再依时令酿酒,酿酒生产车间高喊着:“开门红、月月红、红到底!”开始盲目扩产。一百年来因循的工艺被弃之不用,改为全年制曲,全年酿酒。“大跃进”运动带来了产量大爆发,活动前的1957年茅台的产量为283吨,已是历史最高,“大跃进”开始的1958年,茅台当年产量突破627吨,次年突破820吨,1960年更是达到了历史高峰912吨。这个记录直到1978年才被打破。“大跃进”产量暴增,质量却大大倒退了。据1964年“四清”时认定,1960年的912吨茅台酒的产品合格率只有12%,800吨不能入库,被当作土酒处理掉。(如下图:1954-1964年,茅台酒产量)
1964年,在周总理的指示下,轻工业部决定向茅台酒厂派遣工作组,对接茅台厂开始“茅台试点”。名为“试点”,实为整顿。到试点结束时的1966年,茅台酒的品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也是这个时期,轻工业部与茅台起草了《茅台酒部标准》,建立了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第二次重塑茅台“质量为本”的规矩。
在这次试点中,茅台酒厂委终于深刻领会了上级对茅台的要求,提出了“质量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标准”的工作方针。重申了“三老”原则:老操作、老设备、老水分。也是在这次试点中,茅台酒厂提出了至今仍在执行的“茅台质量宪法”早期版本:当产量和质量发生冲突的时候,产量服从质量;效益和质量发生冲突的时候,效益服从质量。
Part3 茅台质量文化背后的付出的“代价”80年代之前,茅台酒厂大多年份都是亏损的。但在解放前,茅台酒一直是中国最赚钱的白酒。《茅台酒厂厂志》记载了1939年荣和烧坊的经营状况:年产酒10000公斤,每公斤售价2银元,合计20000银元。支出:购粮60000公斤,每公斤售价0.0334银元,共2004银元;耗燃料65000公斤,每公斤价0.022银元,共1430银元;用酒瓶20000个,每个0.005银元,共1000银元;工资开销共780元。固定资产原值多方考证不足1000银元,保守以直线法折旧,5年折旧期每年折旧200元。1941年前民国税种复杂,但总税率低于营收的40%(!!!这就是传说中恐怖的国民党的税吗?)估算出茅台的年利润为:20000-2004-1430-1000-780-200-8000=6586银元,利润率约33%,年度资本回报率高达659%,回报率惊人。
50年代至80年代之前这三十年,茅台是名副其实的国酒、政治酒、外交酒,地位尊崇,但茅台的顾客是上级,以经济账算,茅台厂收益却是少的可怜。茅台酒的地位决定它的产量、质量不能虚报浮报,但在当时普遍的经济制度中,造价高的茅台不能自由流通,更不能卖高价,也不能获得经济补偿。因此,这种高质量的付出,只能由工厂和员工的社会福利中扣除承担。
季克良在《万吨梦圆》中侧面描写过当时的恶劣条件:“当时住的条件很差,书记柴希修同志住的是用茅台瓶砌的墙、油毛毡盖顶的砖木结构房屋,面积很小,一家五口约有三十平米。刘同清厂长住的是粮库,用火飘板隔成几间房屋。窦厂长住三车间制曲发酵室里······” 邹开良也在《国酒心》一文中也描写过当年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内容类似。
有趣的是,在那段吃饭都困难的特殊时期,茅台酒酿造的质量本位却没有被破坏掉,甚至还被加强了。我们今日常喊“质量就是生命”,十年动荡期间的茅台人估计没听说过这句口号,但对他们来说,“质量”真的就是生命。原茅台副厂长汪华曾回忆:“那时候,要攻击一个人,你就说他主管生产的时候质量下降,那他就死定了。”一个真实案例是原茅台酒师王应升就因为操作不当,被判了11年徒刑,关了7年后才被平反。
结语如果将茅台酒归于奢侈品一类,许多人都表示反对。但茅台酒真的具有奢侈品的一般属性。奢侈品一般都是由特权阶层专用品演变而来的,并且一般都是手工业产品。它们使用专门原料、专门工艺,只满足特性人群消费,偶有少量超高价进入市场,也不是进入市场交易为目的。生产不计成本,以质量为本位,产量少而品质精。
奢侈品的诞生方式都是艺术品般的创造而不是生产。如法国勃艮第、波尔多葡萄酒等大品牌,来历都差不多这个轨迹。奢侈品的特性是“多数人向往,少数人拥有”。
茅台的奢侈品属性始于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受益于共和国领导阶层光环的加持。如无“质量大于一切”的品质血统,茅台也不可能是如今的茅台。当然,共和国领导阶层赋予茅台的不仅仅是质量为本的血统。1956年周恩来制定的茅台“三年陈贮”要求,使得现如今茅台拥有了可追溯历史的海量“老酒”,具有了无可匹敌的时间壁垒优势。
上世纪,中央招待用酒,往往随主宾或主配的情况而定,第一届评酒会的“八大名酒”都上过外交宴请,但如果主宾是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一旦使用就必须是茅台酒。70年代中期茅台酒供应紧张,外交部还特殊规定,只有国务委员以上领导宴请外宾时才能使用茅台酒。尼克松访华后,茅台名气扶摇直上,外交、外援、外贸需求大增,甚至连党政内部高级官员的茅台酒消费都是一种奢侈,普通人更是望尘莫及。
直到1988年,中国外交实行礼宾改革,外交宴请一般不再使用茅台酒等高档酒,但外交用茅台每年依然有一定的数量。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却是个好消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茅台的质量为本的种子历时半个世纪也终于开出了娇艳的花朵,到了收获期。
如果说90年代前的茅台的质量为本是因为“顾客即上级”的话,90年代后茅台的“质量为本”则是因为吃到了“质量为本的”甜头。段永平说:所谓品牌,就是企业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做过的所有事情(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烙印(印象),好坏大家都记得。 从这个角度看,茅台的质量文化谁都不敢动,无论上级还是顾客,无论管理层还是投资者,茅台的质量文化都关乎众人的核心利益。“谁动谁下台!”
参考书目:
《茅台为什么这么牛》 胡腾
《我与茅台五十年》 季克良
$贵州茅台(SH600519)$

2023-08-30 09:47

说的好像茅台贵是因为质量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