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的简单原理(附点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1回复:26喜欢:222
作者:Ray Dalio
桥水资本创始人

第一,经济是由无数个买卖构成的。卖的是货,用钱或者信用来买。

第二,卖方代表供给,供给相对稳定,毕竟要造东西出来不是那么容易。

第三,买方代表需求,需求波动相对大,因为钱和信用这东西,在当今,创造出来比较容易。所以,经济周期的主要驱动力是需求变化。

第四,买货用钱结算,如果用的是信用卡,那不是结算,只是承诺会结算,用的是信用。

第五,钱和信用这两者相关但不是一回事,美国社会总信用是钱的15倍左右。钱的扩张取决于央行印钱的节奏。信用的扩张取决于整个社会中卖方接受买方延期结算承诺的意愿。乐观的时候,意愿强,信用扩张;悲观的时候,意愿弱,信用收缩。

第六,短经济周期中,央行通过利率影响信用的扩张与收缩。

第七,长经济周期中,即使央行把利率降到零也无法驱动整个社会的信用扩张时,信用收缩就不可避免。这就是减杠杆。它表面上跟信心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杠杆率过高了。

评:中国并没有进入利率降到0的时刻,因此我们仍有办法继续运用政策来驱动信用再扩张,当然这是最后的疯狂加杠杆过程(看看债市走势和债市政策就能明白),我预计还会进一步降息,外汇储备还会进一步消耗。就像那句俗话说的一样,任何改革都是倒逼的,所以我们不消耗掉最后一点政策的调整空间,我们就不会停下来。不出意外,中国被动的信用收缩时刻即将来临,明斯基时刻也即将来临。

第八,减杠杆有四种办法:削减债务,就是债权人承受损失;转移支付,就是有钱的补贴缺钱的;财政紧缩,就是少花钱;债务货币化,就是央行大量印钱。只要问题足够严重,总会走到央行大量印钱这一步。

第九,大量印钱有三种可能后果。第一种是虽然印了许多钱,但全社会信用还是扩张不起来,毕竟钱跟信用不是一回事。这是通缩型萧条,所谓钱不进实体经济。第二种是央行印了许多钱,人们预期本国货币将贬值,因此换成其他货币,加剧本币贬值,造成通胀型萧条。前两种Dalio称为丑陋的去杠杆;第三种是美丽的去杠杆,就是印了许多钱,货币适度贬值,竞争力增加,信用收缩转向扩张,经济机器开始下一轮运转。区别在一个度字。

评:我们未来会美丽的去杠杆还是丑陋的去杠杆呢?从目前的数据和情况看,极有可能是放了很多水但信用仍没办法扩张,因为无效僵化的企业太多,大量资本不断沉淀,至于汇率,因为外汇管制的因素,不太会出现太大的贬值(20%以内)。当然国企改革如果能成功,我们就会进入美丽的去杠杆。

全部讨论

2016-03-08 10:45

2016-01-11 18:23

2015-11-04 19:15

【转】价值风险:经济运行的几个简单原理

2015-10-19 08:41

我刚赞助了这篇帖子 1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2015-10-16 14:21

我刚赞助了这篇帖子 1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2015-10-16 12:25

经济学导论

2015-10-16 12:15

从投资的角度讲,把简单的事复杂化了。从经济的角度讲,把复杂的事简单化了。

2015-10-16 11:47

你跟微博上的newsfeed是什么关系?他说什么你也跟什么

2015-10-16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