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半年报解读系列之三九:三联虹普(三好逻辑)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4回复:31喜欢:129
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5.01%,净利润6435万元,同比增长51.25%,扣非后同比增长43.62%。

分项目看,聚合项目整体工程技术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滑53%至4151万,但毛利率提升11.4%至48.3%;纺丝项目整体工程技术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64.4%至1.61亿,毛利率提升8.9%至43.5%。

公司的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主要是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滑11.9%,这是规模效应和研发投入改善工艺带来的。不过公司的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4.6%至2096万,销售费用仅有74万。成本下滑后公司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大增11个百分点至44.4%,净利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至31.7%,不过相对去年年报提升的并不算多。公司负债率在上市后虽然下降,但仍高达39.7%。

虽然公司利润表不错,但资产质量非常一般。应收款同比增长42.7%至3806万,存货小幅下滑8.9%,但仍高达1.17亿,最需要注意的是现金流从去年的4390下滑至-9115万,在营收增长同时应收款和应收票据并无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是非常异常的,公司解释是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兑付导致,真正导致经营现金流减少1.35亿的原因是公司去年提前收到了现金,而今年才确认收入。看图:



公司的预收款大幅减少5200万,意味着有的合同在去年对方就先把合同款打过来了,但确认收入却是分期确认的,发票也是分期开的,这样就会导致本期虽然营收增长,但实际收到的现金减少,另外,公司短期负债增加5000多万至1亿多,意味着现金流出,再加上应收票据和应收款增加等等,就能解释经营现金流减少1.35亿了。

截止6月底,公司已签订尚未完成竣工决算的订单合同金额为14.3亿,其中已确认收入为7.73亿。

再来看中报中其他信息:

报告期内加大研发投入,主要研发项目及进展如下:1、半消光聚酰胺6切片聚合工艺及装置的深度研究(单线年产10万吨及以上规模),解决设备国产化的聚合工艺问题,目前还在研发阶段;2、全消光聚酰胺6切片聚合工艺及装置及二氧化钛在全消光纤维中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提高全消光切片的产品质量,在研发阶段;3、生物基聚酰胺56(泰纶)聚合及纺丝工程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凯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此项目研发可以快速推进生物基聚酰胺56(泰纶)的产业化进程及其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开辟中国纺织业新增长点,已处在产业化阶段;4、聚酰胺双向拉伸薄膜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研究,聚酰胺双向拉伸薄膜具有强度高、隔氧性好等特点,应用于高级食品保鲜,前景广阔,但目前国内此项工工艺技术及装备缺失,目前在研发阶段;5、聚酰胺6母丝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研究,探究纺丝温度、侧吹风风速及上油浓度等工艺参数对母丝生产品质的影响,解决传统聚酰胺6母丝生产技术效率低问题,进一步提高分牵速度,提升生产效率,目前处在产业化阶段;6、功能性并列型复合纤维生产技术及装备研究,从实验数据中挖掘出影响复合纺熔体质量的权重指标,优化得到最合适的熔体输送与分配的方案和分配结构,同时以期开发出熔融复合纺的纺丝组件与喷丝板的最优化的设计,形成可产业化的成套工艺新技术+核心装备的新局面,仍在研发阶段。

这里注意到公司加码生物基聚酰胺工艺技术及装备的研发(生物基聚酰胺是目前已知最具规模化生产前景的生物材料方向,而生物材料技术将是影响未来的战略性科技行业)。2015年3月,公司与凯赛公司合作研发,在石油基聚酰胺聚合、纺丝领域的工程技术开发优势及凯赛生物材料研发优势,攻克万吨级聚酰胺56聚合、纺丝工程技术难点,快速推进产品产业化进程。

此外,公司积极寻求业务突破,推进外延式发展战略,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并通过基金对外投资。报告期内公司率先于行业切入互联网、大数据金融领域,进一步拓展公司新的服务范围,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于2015年4月设立了北京众成创新信息产业投资基金。基金投资方向聚焦国内外创新金融产业、创新健康产业、物联网产业及新媒体文化体育服务产业等领域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公司。基金投资情况如下:①、2015年4月17日,基金与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共同出资设立公司。其中,北京众成以现金出资24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0%,金电联行以现金出资16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0%。②北京众成向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增资2亿元,取得金电联行增资后20%股权。合资公司将致力于深耕纺织行业,针对产业上下游协同效力差、资金紧缺、中小企业发展难等核心痛点,利用公司对产业生态的经验和技术驱动力,以及金电联行大数据金融技术实力,从技术、产品、金融、物流等多维度打通产业上下游供应链,真正挖掘产业链B2B商业价值。 其中产业供应链金融一揽子解决方案及化纤产业线上征信平台预期于年底前完成。

三联虹普自上市来我就非常关注,因为我认为他是具备了国际水准的专业制造工程公司,未来的隐形冠军企业,极有潜力成长为大公司。

老规矩,免费分享不公开的收费内容(有读者提出意见,说我中报分析仅仅是搬运堆砌数据,没有逻辑没有看法,我不想辩解,长期关注我的人都应该知道,有些公司逻辑很早就写过了,中报只是简单跟踪罢了)。

三联虹普是国内领先的锦纶工程服务商,主要业务是为锦纶切片及纤维生产厂商建立生产线提供技术方案设计,设备集成服务,最终以“交钥匙工程”形式向客户交付(具体服务内容包括技术方案设计、工程设计、主工艺非标设备设计及制造、技术实施、系统集成、运营技术支持和后续服务等)。注:公司在2011年主营业务中还有15%的设备销售收入,此后均为整体工程技术解决方案收入。目前已为国内四十多家主要锦纶企业提供工程技术服务,与国内前十位锦纶企业中的八家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

下面将从“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的角度来剖析:

1.夕阳行业?

锦纶工程技术服务顾名思义就是服务锦纶切片及锦纶纤维生产厂家,具体来说主要是为客户提供从己内酰胺到切片(聚合工程)、从切片到锦纶生产(纺丝工程)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工程技术服务及生产线设备集成服务。

锦纶工程技术服务行的下游锦纶行业在普通大众的印象中毫无疑问是一个“夕阳行业”。简单先来看看行业的数据。2008年-2012年期间,我国锦纶行业工业总产值从385.56亿元增长到590.75亿元,增长了53.22%;工业销售产值增长了50.18%,平均每年增速大概是10%多一些。

这显然不是一个夕阳行业应该有的增速,为什么?因为锦纶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柔软、吸湿性强、染色性好等特点,多用于在纺织品的高端领域,而中国这几年的消费升级明显,带动了行业发展。其次就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导致的产业转移。2013年我国锦纶纤维产量仅占化学纤维总产量的5.13%,低于世界9%左右的平均水平,我国锦纶使用比例没有达到国际平均水平,行业的发展空间并非“夕阳”。

2000年之前,锦纶聚合工程和纺丝工程的关键技术均掌握在国外工程技术服务公司手中,生产线基本采取成套引进技术装备的方式进行建设。随着对原成套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部分行业内专业人士开始成立技术服务公司,为锦纶企业提供初步的技术咨询、工艺方案设计、设备代购等服务。而后资本的涌入以及技术、工艺的更新,技术服务公司业务范围开始逐渐深入,进一步推动集成创新,自主创新,着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形成固定的业务模式。此类专业技术服务公司的出现,降低了锦纶企业的投资成本,有力地推动了锦纶行业大规模发展及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锦纶行业产能的增长。

2013年我国锦纶纤维产量211.28万吨,其中2013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锦纶民用长丝生产企业约占国内锦纶总产量的 39.61%,行业生产集中度较高,这对中游的服务商来说是好事。

2.隐形冠军

再看公司所处的细分行业(主要是聚合工程和纺丝工程)。

国内锦纶切片产品质量、特别是高速纺切片质量与国外先进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每年都需要进口高质量锦纶切片来满足国内锦纶高端纺丝市场需要。随着国内锦纶大容量连续聚合工艺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路线逐步成熟,国产切片质量已经达到国外切片产品同等质量,将促使资本流向聚合工程领域。

上游原料己内酰胺供需失衡局面逐步改善,原料价格降低,产业链利润向下游聚合环节转移,锦纶切片生产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另一方面,由于锦纶切片和己内酰胺的生产存在较大重合性,国际上己内酰胺供应商基本上同时是锦纶切片的主要生产商,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己内酰胺生产企业都是非一体化生产商。随着产业链利润环节下移,未来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善。

上游原料价格降低、国内聚合工程技术及装备的进步,使得锦纶与涤纶的价差进一步缩小(2011年锦纶长丝与涤纶长丝价差为1.5万元/吨左右,2013 年价差降低至1.2 万元/吨),提升锦纶在化纤中的竞争力,有助于锦纶应用领域的推广,推动下游纺织行业对锦纶纤维的需求,从而刺激锦纶纤维产能及切片产能的提升。

还有一个问题是,虽然锦纶工程技术服务不是成长速度很慢,天花板很低的夕阳行业,但是不是一个准入要求很低,没有门槛的高度竞争行业呢?

和其他纺织行业类似,国家对锦纶工程技术服务业市场基本没有统一的资质认定和行业准入制度。但由于该行业对技术、人才、工程实践经验、市场认可度的较高要求,尤其是高端锦纶产品领域,行业竞争者较少,市场运行状况有序(上文说了,2013年排名前十位的锦纶民用长丝生产企业产量约占国内锦纶总产量的39.61%)。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理事单位,客户基础稳定且持续扩大。自设立以来发行人已为国内四十多家锦纶生产企业提供过工程技术服务,与现阶段国内锦纶民用长丝产量排名前十位生产企业中的八家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不过在招股书和年报中公司都没有公开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不过从锦纶行业近600亿的规模来看,公司4亿多的营收意味着市场占有率估计不到1%。

招股书中显示,截止2014年上半年,公司已获得专利60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软件著作权4项。技术人员占比75.71%,这个占比是非常恐怖的!研发投入过去几年占比营收一直超过4%。2014年研发投入增长32.4%,占比营收为4.52%。

我认为从“交钥匙工程”这种行业发展规律以及产品不面向终端消费者的角度看,最终这类行业一定会有公司(技术、成本、运营、销售等优势)脱颖而出,我认为三联虹普有这个潜力,需要长期保持关注,特别是观察公司管理层(成本、运营、销售)、研发、市占率的优势变化。

3.财务数据

2011-201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33亿、2.84亿、3.46亿、4.18亿,净利润分别为0.58亿、0.67亿、0.8亿、1.05亿。营收同比增速非常稳定,保持在20%多一些(公司2013年底已签署、尚未完成竣工验收项目合同金额为15.8亿元,其中已确认收入不过3.46亿元,这是对未来业绩的保障,也可充分调节营收利润),公司的净利润增速逐年加快,2014年同比增长31%,这三年平均增速为22%。净利率增速加快的原因主要是成本的下滑以及费用的减少。

公司毛利率上市前三年一直在小幅下滑,2014年增长4个百分点至42%,净利率上市前保持稳定,2014年提升近3个百分点至26%(非常高的提升,主要依靠成本下滑和三费减少)。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上市前高达64%,且过去三年持续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的ROE反而下滑(从11年的64%到13年的38%),主要是因为资产周转率下滑(存货大增)。公司在上市后,2014年资产负债率终于大幅下滑至47.4%,同时伴随着资产周转率的大幅下滑,公司的ROE大幅下滑15个百分点至22.7%(注意加权ROE小幅下滑0.44个百分点至37.6%,因为新上市后增加的股份对总资产的影响很大,所以平均ROE或ROIC的数据要比加权ROE来的准确,之后所有的新股分析都类似,不解释了),另一方面公司的ROIC从去年的37.7%下滑至20.17%。虽然大幅下滑,但从制造业的角度看,20%多的资产回报率仍是相对高位。

公司的应收款控制的还好,2014年虽然同比增长了102%或1660万,但总量只有3277万,并且应收票据减少了4400万。不过公司的存货非常惊人,2013年末存货增长同比翻番,高达1.27亿(这也是资产周转率在没上市之前就下滑的原因。而2014年更是高达1.78亿,同比增长39.7%,超过营收增速。好在公司的现金流不错,公司货币资金高达4.5亿,2013年公司经营净现金流增长136%,2014年末经营净现金流为2.16亿,同比增长24.2%,流动比为1.85,速动比为1.57,并不是特别优秀。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募投项目。公司此次的募投项目分别为:工程开发中心建设项目8336万元,长乐运营服务中心建设项目3028万元;最大的一笔投资是用1.09亿元购置办公用房。1亿多用来完善公司办公大楼,但对于主营的两个项目却还是要租赁别的公司的房屋,这实在是无语。对公司的管理层打个问号。

4.2014董事会报告总结

公司在建项目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了20余个。纺丝工程方面,2014年公司开发的新一代节能高效的聚酰胺纺丝工程技术投放市场,该技术采用双腔组件的纺丝箱体及双胞胎卷绕系统,高频电磁加热螺杆挤压机、以齿轮式计量泵传动系统代替传统的摆线针轮式、联苯系统采用硅酸盐稀土保温材料。该项技术的应用,使单位产能建筑面积降低32%以上,项目综合能耗降低30%以上,综合成本降低33%左右,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聚合工程方面,2014年公司着重于设计标准化、模块化工作,全面对三维设计进行深入系统地整理,建立了各种品种及规模的聚合工程三维设计模块,可直接应用于后续项目,将极大地节约人力成本,缩短设计周期,减少差错率。

2014年,公司共申请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目前9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授权。

未来展望:1.公司将积极推进外延式发展战略,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整合创新技术,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2.拓展生物产业领域,公司依靠在聚酰胺聚合及纺丝工艺技术方面的技术优势及丰富的工程技术服务经验,将积极开拓生物基聚酰胺业务领域。目前公司已与凯赛生物产业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合同,就生物基材料-泰纶(聚酰胺56)聚合、纺丝工艺和设备技术的合作达成一致,此次合作将快速推动生物基聚酰胺56(泰纶)的技术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拓宽公司技术服务范围,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

5.估值

由于新股的特殊政策和环境,目前新股整体全部严重高估,三联虹普短期因为高转送方案从70多元上涨到200多,PE一度高达178倍,PB搞到32倍,现在经过一轮大暴跌,PE快速下滑至45倍,PB 8倍,但相对于公司的营收增速仍很高(利润增速不能维持),我认为这种低增速的行业超过20倍PE都不能算是很好的建仓机会,未来半年至一年的时间,等待新股浪潮退去,公司必有买点出现。

全部讨论

2015-08-27 23:20

挑一个小毛病。锦纶行业收入600亿,但是三联仅是工程技术的提供方,它的市场容量要看锦纶行业的工程量,而不是产成品的收入。是这个道理吗?

2015-09-16 22:20

待观察

2015-09-02 18:38

这个公司的存货很多,可能跟他承揽的是建造合同类的业务有关,小心把应收账款放到存货里面躲避资产减值计提。

2015-09-01 22:44

我刚赞助了这篇帖子 1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2015-08-31 11:09

谢谢分享!

2015-08-29 20:58

是要好好研究研究

2015-08-28 18:43

这波行情到了这个阶段,很多人的心态是彻底让主力给折腾坏了,下跌的时候沉得住气,一上涨反而害怕了。

2015-08-28 16:13

我不觉得三好,但是价格如果能到30以内,我觉得还算是有一点,价格好,不现在还是有点贵

2015-08-27 23:40

挖得足够深,不像雪球上某些分析师只看业绩增速和pe,点赞

2015-08-27 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