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饭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泛癌种早筛产品的临床难度看起来好大。
从Grail、诺辉这些企业的临床规模来看,做一个泛癌种早筛产品的临床需要具备很多特点,包括不局限于:很多钱,强大的资源能力,还有超强的随访能力。
单纯“钱”这个维度,我感觉已经可以劝退很多肿瘤早筛企业了。现在一级市场融资环境都成啥样了,IPO也不容易,难上加难。诺辉倒是有很大的优势,在资本市场火热的时候完成了IPO,现金储备丰沛。这也算是生物科技企业的一个能力吧。
强大的资源能力,这个不用说,因为入组规模大,且需要覆盖的面很多,需要在全国各地入组受试者。诺辉和北大医学合作肯定也是出于这个目的。不过,这个事儿应该是赶早不赶晚,诺辉已经和北大医学合作,未来其它早筛企业只能去别的途径找受试者,难度应该会加大。
超强的随访能力,这个是极其考验企业的。因为一旦脱落率过高,这个临床试验会面临什么结论也得不出来的窘境。随访能力需要企业去摸索,做的越多,经验越多,只有靠时间去积累。
国内具备上面说的三个能力的企业应该不多吧?
$诺辉健康-B(06606)$

热门回复

2022-11-07 15:59

请教脱落率是指什么?

2022-11-04 19:16

做的越多经验越多[笑],越不容易出错[滴汗],癌症早筛市场正在腾飞,看谁先出圈。[捂脸]

有钱不一定有技术和资源,诺辉全占,能否做成事,再看看。

新的癌症早筛产品推出真的好难,不过这个事是好事,希望大家都努力冲呀。

发现好多企业在做癌症早筛产品,诺辉算不算有技术基础优势的?

做的越多,经验越多。诺辉不就这样嘛,幽幽管、常卫清,已经算挺成熟的了。

2022-11-04 16:39

生物科技企业就是要有钱,有资源,个人认为还要有技术创新,没有产品就是空谈,没啥意思。

2022-11-04 16:33

癌症早筛就是一个烧钱的赛道

2022-11-04 16:04

泛癌种早筛市场应该是广阔市场的,不过要时间来验证。

和北大医学合作,我也觉得就是看中北大医学的随访能力和患者资源,5万人的规模真的不小。但时间上太紧张了吧,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