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7回复:93喜欢:37

李总昨天的文章中解释了一下短期为什么中国经济不错,但消费迟迟没有起来的原因(清明小长假没有疫情干扰下的数据显示,1.02亿人出行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94.5%,但消费额却仅恢复至此前的56.7%)。虽然他没有说长期的原因。

基本上,我也一直在说同样的逻辑和观点,短期看,是出口和投资支撑了中国经济,但上游涨价吞噬中下游利润,居民收入提升缓慢。长期看,核心是分配出现失衡、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疫情后天量放水使得有钱人财富剧增,底层收入停滞),同时人口结构出现坍塌、居民杠杆增速太快、资产价格持续高位(房价、医疗、教育三座大山)。

借用一下贝总的图(图2),可以看到我们的居民杠杆的恐怖增速,这还是在人均可支配收入远低于日本和美国的情况下,整体杠杆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他们,特别是上升的速度,这一点太致命了——任何泡沫的破裂并不在于泡沫吹的多大,而是泡沫膨胀的速度太快。

有人问我为什么长期看多中国国债——即判断中国利率会持续下行。很简单,以当前的不可逆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分配制度来看,中国未来必定走和日本一样的路,具体能否达到日本的生活水准则取决于经济和分配的改革(人口结构是没办法了,就算现在出生率暴增,也无法填补这十年的人口断崖缺口)。20-30年后的情景大概率是:由于需求低迷(没有年轻人了),经济增速大幅下一个台阶,再叠加负债高企,利率必然维持低位。

PS.至于负债结构,很大概率是政府部门高杠杆来兜底老龄化,而私人部门因需求不足持续去杠杆(劳动力人口下滑,总需求下滑,企业部门去杠杆,同时没人房子需求也下滑,居民部门去杠杆),当然,总杠杆率是会大幅上涨的(但不会到日本当下的400%这种程度)。


精彩讨论

陌雨帆CJ2021-04-16 10:12

很多经济学家包括政府决策层,都一副何不食肉糜的态度,消费不要钱吗?都把钱囤房子砸教育保医疗养老,还消毛个费啊!

浪潮之火2021-04-16 10:31

都发钱利空有钱人,不会实施的。

昆山法律2021-04-16 10:21

1季度消费数据非常差,我个人认为还是因为类似胡编这种“都发钱等于不发钱”的祸国殃民思想作怪。但中央已经认识到了问题,已经部署5月为消费促进月,相信二季度往后消费数据会有好转,一些经济数据很差,但预期会有改善的

屎尿屁哦2021-04-16 10:32

胡编祸国殃民

wztserrof2021-04-16 10:32

疫情影响还是不小的,19年国内游1亿人次,境外游还有不少,今年总的出游就是国内的这1亿,所以显然至少有几千万人的出行需求因为疫情压制了,加上很多学校都不让出省,今年这1亿里周边短途自驾之类的比例要更高些,所以旅游收入减少也就不奇怪了,感觉很多人分析文旅产业这一块的时候,疫情影响都被严重低估

全部讨论

2021-04-16 10:12

很多经济学家包括政府决策层,都一副何不食肉糜的态度,消费不要钱吗?都把钱囤房子砸教育保医疗养老,还消毛个费啊!

1季度消费数据非常差,我个人认为还是因为类似胡编这种“都发钱等于不发钱”的祸国殃民思想作怪。但中央已经认识到了问题,已经部署5月为消费促进月,相信二季度往后消费数据会有好转,一些经济数据很差,但预期会有改善的

2021-04-16 10:32

疫情影响还是不小的,19年国内游1亿人次,境外游还有不少,今年总的出游就是国内的这1亿,所以显然至少有几千万人的出行需求因为疫情压制了,加上很多学校都不让出省,今年这1亿里周边短途自驾之类的比例要更高些,所以旅游收入减少也就不奇怪了,感觉很多人分析文旅产业这一块的时候,疫情影响都被严重低估

2021-04-16 10:28

这个事情去年高善文把清楚。
就是因为面对疫情不确定性,居民部门大幅提高了储蓄率来应对,减少了消费,并且用03年消费数据做了对比研究。
由于这次疫情是全球性的,储蓄率上升也是全球性的,是可以交叉验证的。
03年的经验证明,消费起来需要疫情记忆逐渐消退(疫情平息后一年左右)才会起来,不仅会起来,还会加倍补偿回去,消耗额外的储蓄。
你写的这些原因,如果下半年或明年消费回复甚至超量恢复,到时候尴尬不尴尬?

2021-04-16 10:12

是不是可以用”完犊子“来概括全文?不过最近接触下买方的确还是悲观的比较多。

2021-04-16 15:22

把买房当成消费看,数据就很好看了!

2021-04-16 13:05

香港这两年都乱成那样了,房价也没见怎么跌啊

2021-04-16 10:32

直接发钱,给最穷的人发钱。银行账户余额不到2万(或5万?)的居民,补足到2万(5万)。没有银行账户的按银行余额为零对待。这样做可以极大促进消费,缺点是某些机构不能过手了。

2021-04-16 10:27

我觉得我们还是有牌可打,那就是继续深化改革,不断的释放红利,让利与民,只是看ZF是否有这个魄力和勇气,其实我们底层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可精细化管理,底层很多还是很多粗放式管理从而造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浪费。

2021-04-17 09:53

房地产消费对日常消费的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