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本面」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和投资建议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一、5月份宏观经济基本面

5月宏观经济,投资下滑,消费企稳,出口保持增长。

当前外部需求目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外贸基数走低叠加外需改善,我国出口大幅回升。

然而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海外经济增速可能放缓和贸易摩擦等风险,外需增长动力不强给出口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由于节假日效应和消费激励政策,社零总额出现回升,但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稳增长政策效果有待进一步显现。

制造业保持强劲增速,但基建投资、地产投资和销售、工业生产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房地产继续下探。

内需回暖面临堵点,内需改善不连续,主要是受到地产下行和化债约束两方面的影响。

消费端,居民消费模式有所转变,商品消费增速持续低于餐饮收入,消费需求的回升仍需等待政策出台以及房地产的好转。

当前国内物价通缩压力明显,为防止资产负债表通缩,避免出现“流动性陷阱”,政策应该积极进行一场经济刺激,扩大财政总需求,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新基建新能源建设,尽快将通胀拉回至温和水平。

二、物价指数

CPI、PPI持续低迷。

5月CPI同比增长0.3%,较前值上涨0.3%。PPI同比-1.4%,前值为-2.5%,降幅收窄,但仍然是负增长区间。

CPI从2023年以来长期在0轴附近,反映内生性需求不足,居民消费意愿不强。

5月CPI、核心CPI环比回落至负增长。

5月CPI上涨主要是猪肉价格环比上升带动的,但猪周期不一定能够持续,比如最近连牛肉价格都因为进口量大增而降下来了,十有八九也会对猪肉价格产生影响,剔除猪肉价格之后通缩压力凸显。

PPI负增长长达一年半,5月PPI降幅收窄则是跟有色金属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关,为输入性因素。铜价5月底的时候已经开始回落了,下个月PPI可能也很难连续。

上游制造涨价,企业成本增加,终端需求不足,更加挤压下游利润空间。

物价长期起不来,大家的经济体感,就会比较差,并不会像超市买菜一样越便宜越抢着买。

大家能不买东西,尽量不买,能晚买绝不早买,反正都得降价,这种心理预期会加剧需求不振。

最后,经济体内部到处都没有什么需求,而且这种感觉还会形成负反馈。

现在当务之急其实就是要把价格拉起来,如果长期通缩,市场就会越来越没有活力。

但是,我们投资股市,就应该选择在低通胀环境,物价往上走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需求增加,市场投资者信心比较足,企业利润增加,投资胜算更大。

但注意,这是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买在物价低位,股市不一定会立马上涨,但历次牛市起点,无一例外都诞生于低通胀,低物价,或者说通缩的尾声期。

或者再换一个说法,买在物价的高位,有极大概率会在股市中赔钱,也就是牛市的相对高位,往往也出现在高通胀环境下。

现在就是这么一个物价的低位时期,也是布局权益最好的机会,但问题是我们并不知道物价什么时候能往上走,以及往上走的速度,这个都只能去耐心等待。

三、投资

在当前,我国的投资主要分为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两大类。

政府投资主要是指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环保等领域的投资。这些领域的投资可以带动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例如,政府投资在铁路建设、城市交通建设、环保设施建设等方面,可以带动钢铁、水泥、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

企业投资则是指企业在生产、研发等领域的投资。企业的投资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例如,汽车制造企业的投资可以带动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发展,提高整个汽车产业的效益,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1、固定资产投资趋势

固定资产投资是注入经济稳定运行的“强引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可以带动经济产出的增加,提高国家的生产力。

2024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88006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7%,制造业投资增长9.6%表现最为突出,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1%。

三驾马车分化进一步加大,基建和房地产投资下滑,仅制造业投资一枝独秀

房地产开工、销售、房价依旧下行,这意味着房地产还没有看到拐点。

2、制造业方面

1—5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5.6个百分点。

5月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增长9.4%,较4月上升0.1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仍快于固投整体。1-5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累计增长11.5%,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53.1%、10.4%。

(1)制造业PMI

5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5,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在连续两个月强劲表现后再次跌破50的荣枯线,数据出现波折,有些乍暖还寒的意思。

五一假日因素影响,加之需求端的拖累,企业生产意愿受到影响,导致整体制造业景气度迅速回落。

5月的PMI中,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景气度,都处于历史同期低位。

从分项上看,这次是需求和生产同步转弱导致的。

需求方面,代表内需的新订单指数,和代表外需的新出口订单,都出现了下滑。

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存货均下降,原材料购进和出厂价格指数均上涨,显示大宗价格上涨和需求回落之际,企业库存行为偏保守,收缩战线。

生产和新出口订单回落幅度较大,且在不同企业类型中,中小企业跌幅较大,表明5月出口数据可能有所拖累。

从历史经验来看,PMI新出口订单往往领先于出口3个月。往后看,预计未来出口对生产的驱动作用可能会进一步减弱。

虽然现在经济是出口制造强,房地产基建弱,但是5月 PMI显示,可能出口制造也未必还能一直强下去。

外需终究并不稳定,一旦欧美经济走弱,全球出口并不稳健。

所以现在我们也看到,政策越来越急着稳楼市预期了,提升内需,发展新质生产力。

(2)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即工业增长速度,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工业生产物量增减变动程度的指标。利用该指标,可以判断短期工业经济的运行走势和经济的景气程度,也是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6%,增速较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假日影响工业生产小幅降温。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1—4月份回落0.1%。

5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制造业较上月下滑1.5个百分点至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分别较上月变动1.6、-1.5、-1.5个百分点。

制造业生产下滑,可能的原因是出口对生产的拉动作用在减弱。采矿业生产加快,可能是上游涨价推动,与4-5月份有色金属涨价同步。

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同比分别为-0.9%、3.5%,较上月下降2.1和1.3个百分点,反映终端需求较弱。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9和4.4个百分点。显示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设备更新政策的驱动作用正在持续显现。

(3)企业营收和利润

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92万亿元,同比增长2.6%,较1-3月份增长0.3%。

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947亿元,同比增长4.3%。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但连续2个统计区间保持正增长。

自2022年7月起至今,工业企业利润负增长阶段长达14个月,工业企业利润的持续负增长抑制了企业扩张积极性,而根源或在于生产缓慢复苏的同时工业需求偏弱,库存累加,工业品价格下跌挤压了企业利润。

目前,工业企业利润正在边际改善,企业盈利能否再度回升,取决于下游需求能否明确改善,从而带动涨价继续向下传导,打开中下游盈利空间。

(4)A股上市公司业绩

营收方面:2024Q1全部A股、全部A股非金融、全部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较2023Q4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下降1.31%、1.18%、2.52%。

A股营收增速从2021年初开始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至今已有2年半。但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开始负增长,是从2022年7月开始,加速了A股营收的下滑。

当前A股营收增速位于底部区间,营收增速拖累盈利,说明了需求端仍较弱,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归母净利润盈利方面:2024年一季度A股业绩增速较2023年全年和Q4均回落。由于2024年一季度石油和金融行业业绩表现较好,剔除二者后,全A非金融非石油石化2024Q1累计盈利增速下行较快。

从2023年三季度时整体全A盈利增速触底回升,意味着二季度就是业绩底,但是当前盈利增速又开始向下,市场盈利底是否确认还是需要进一步观察。

从一季报的情况来看,创业板和科创板的业绩拐点已经出现,主板还是受到房地产的拖累。

净资产收益率(ROE)方面:A股盈利能力有所减弱,ROE(TTM)小幅下降。

一季度全部A股、全部A股非金融、全部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的ROE(TTM),较2023Q4分别下降0.45、0.41、0.41个百分点。

A股盈利能力整体呈现下行趋势的原因,一是由于消费的复苏不及预期,房地产相关消费持续低迷,需求整体偏弱;二是政府财政支出增速偏慢;三是市场竞争较为剧烈。

3、基建投资

基建投资维持韧性,但增长动力有所减弱。

1—5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7%,较1-4月份回落0.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7个百分点。

5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3.8%,较4月下降2.1个百分点。

基建投资的增速则在持续回落。今年从1-5月,投资增速连续5连降,5月同比更是降到了3.8%,这个增速也是近两年半以来的最低增速。

放缓因素可能是资金的到位到项目的启动是一个逐步的过程,5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整体偏慢。

另一方面,基建投资受制于地方化债进展,给基建投资所需资金的到位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4、房地产

整体来看,投资端和供给端持续下降,待售库存持续扩大,销售端量价依旧低迷,居民购房意愿未见明显提升,整个市场死气沉沉。

(1)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0632亿元,同比下降10.1%,继续创出新低。其中住宅投资30824亿元,下降10.6%。

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42571亿元,同比下降24.3%,其中个人按揭贷款6191亿元,下降40.2%。

(2)房地产开工&竣工方面: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1.6%。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4.2%。房屋竣工面积下降20.1%。

建筑业新订单,已经连续5个月环比收缩,5月基建和房建订单都在往下,可能意味着未来建筑施工也有下滑风险。

(3)房地产销售方面:1—5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3.6%。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7.9%,住宅销售额下降30.5%。

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42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8%。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4.6%。

5月份房地产减速趋势依然没有刹车,所谓的房地产救市国九条,还没见药效。政策虽然积极很多,但完全看不到效果,这可能也是市场缺乏信心的主要原因。

一二线城市销售并未有明显波动,5月底30大中城市日均新房成交面积为28.6万平,同比跌幅为35.0%。

二手房销售小幅回落,同比增速也小幅走低。

(4)房企销售业绩方面: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百强房企1-4月销售总额为12464.4亿元,同比下降但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

房企间的业绩差距逐渐拉大,百强房企销售业绩整体不佳,与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供求低迷有关。

房地产现在可以说是千疮百孔,问题越来越多,房地产原来的购买力,都是加杠杆得到的,现在经济预期前景不好,大家不愿意加杠杆,也加不动了,于是瞬间购买力和需求就脱节了。

但房价会不会反弹,还真不好说,在没有扭转大家未来收入预期之前,一切都不会改变。

全球主要城市房价/年租金,国内一线城市性价比较低。

四、消费

消费是筑牢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活力和活跃度,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在当前,我国的消费主要分为个人消费和政府消费两大类。

1、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0698元,比上年增加6669元,名义增长5.8%。

国有企业员工工资增速有所回落,但绝对值增加,说白了就是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增长没有以前多了。

2023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40元,比上年增加3103元,名义增长4.8%。

民营企业员工工资增速和绝对值双双增长,怎么看都有点不可思议,这里面肯定存在幸存者偏差,也就是真正大幅度降薪的灵活就业人员,反而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并没有机会发声体现在统计数据上。

2、居民可支配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 = 工资性收入 + 经营净收入 + 财产净收入 + 转移净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平均工资计算方法不同,但简单来说就是:可支配收入 = 工资-(税金、社会保险费和其他强制性支出)。

202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

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50元,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96元,增长7.6%。

可支配收入也统计了个寂寞。

反正在统计表上,老百姓收入是只增不减的,因为都被平均了嘛。至于你自己收入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自己心里最清楚!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

上面说居民平均工资、可支配收入都在大幅增加,按理说老百姓都不是傻子,如果手里头有钱了,谁不爱花钱呢。

但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它是一面照妖镜,你是真的钱包鼓了,还是纯粹打肿脸充胖子,一看就知道了。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11亿元,同比增长3.7%,较4月份增长1.4%,近半年的回落趋势有企稳态势。

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37亿元,同比增长4.1%。

假期效应对商品的销售产生了积极影响,一方面是因为五一假期错位,今年5月相较去年假期更多,因此拖累了4月社零,支撑了5月社零。另一方面,618电商促销活动比去年提前开启,对社零形成一定支撑。

从三年平均增速来看,增长2.9%,消费整体疲软。

按消费类型分,5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餐饮收入增长5.0%。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修复整体较弱。

通讯器材、化妆品、服装、体育娱乐用品消费回升。通讯器材类零售同比为16.6%,较上月上升3.3个百分点。

化妆品、服装、体育娱乐用品消费上升。

金银珠宝消费下降,同比-11.0%,较上月下滑10.9个百分点。

汽车零售市场表现不佳,同比下降4.4%,国内车市竞争激烈,企业间的价格战让部分消费者选择观望。

值得注意的是,必需品消费和商品消费均有小幅上涨,但居民的消费热情还未被充分激发,还是维持着少贷多存、减少非必要支出的习惯。

经济学有个著名的口红效应,说的是经济越差,口红销量越好,因为这是边际成本最小的悦己型消费。

拼多多5月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市值反超了阿里,拼多多代表了中国经济现在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消费降级。

嫌弃拼多多,认可拼多多,拥抱拼多多。主要是宏观经济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消费升级,变成了消费降级。

而消费降级,可能才刚刚开始。

目前来看,在物价逐步走低的预期下,"真金白银"的刺激消费政策出台,是否能引导后期消费增速持续回升,尚存疑问。

北大的张维迎说消费并不是刺激出来的,从来没有哪一个经济体,要依靠老百姓花光手中的钞票,经济才能发展。

从长期来看,消费是不需要刺激的,只要老百姓包里有了钱且觉得未来收入稳定可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消费冲动和消费需求,这是人性使然。

正常的消费经济,其首要动能是来源于出口和投资的收益,否则是不可持续的。在房地产失速的当下,刺激消费对于经济增长属于阶段性措施,短期有效但无法长期持续。

4、城镇调查失业率

消费是就业和收入的函数。

1-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

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下降0.2个百分点。

五、出口

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出口可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在当前,我国的出口主要分为传统出口和高新技术出口两大类。

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增长11.2%;进口增长5.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864亿元。

1-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6.3%。其中,出口增长6.1%;进口增长6.4%。

从结构上看,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船舶、汽车增速延续高增长;美国补库周期,拉动家电产品出口,这说明出口是在持续改善的。

分国家来看,对美国,欧洲,日韩,东盟的出口,都有一定回升。

从出口的高频数据上看,5月增速相对4月是有改善的。二十港集装箱载重吨数增速高于4月,全球运价因为供给紧缺也开始上涨。

所以5月出口应该是个量价齐升的逻辑,但之前PMI回落,PMI新出口订单不及预期,意味着远期出口可能会有挑战。

那么,出口的行情会延续到什么时候呢?

可以关注两个指标,一个是国内外的通胀差,比如现在国内是通缩,海外是通胀,理论上只要国内生产,往外卖货就会盈利。

另一个是全球PMI指数,这个指数往上走,意味着出口有支撑。

目前这两点问题都不大,所以短期出海行情可能就没结束。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担忧,就是美国大选和加关税的冲动,最近拜登新加的关税,虽然规模不大,更多是为了争取选票。因此美国大选前后,贸易争端可能会随时出现。

注:出口是向外部市场出售产品或者服务,而这个外部市场相对于自身经济体而言,其市场规模均数倍于自身的市场规模,只要出售的产品或服务具有优势而且与外部市场能和谐共处,理论上就可以长期源源不断的从外面赚钱回来,用以提升自己的生产生活水平,维持经济活力。

六、大类资产配置

当下制度政策和经济基本面之间博弈和反复,导致市场主线风格不清晰,结构性行情可能还会延续,行业轮动很难做,增量资金场外保持观望。

在熊市,投资者都是偏防守的,当企业的业绩没有保证的时候,都会拥抱具有确定性的债券和红利,万一业绩超预期,成长板块可能会迅速崛起,红利反而会遭遇回撤。

但是业绩啥时候爆发谁也不知道。

所以在资产搭配上,成长&价值都要押注配置,在主线行情没有走出来之前,均衡是最保险的策略,红利指数和宽基指数为主

面对未来,每个人根本就是无知的,即使再准确的预测算卦,也无法穷尽影响投资者心理的所有变量,而资产配置则是唯一确定性的进可攻、退可守的方法论!

通过资产配置的方式,首先建立一个投资组合,让组合中的资产产生对冲关系,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都互为保护,帮助我们平抑波动。其次,就是尽量找到适合某一种资产投资的经济周期,然后在一个对我们有利的环境下,做好布局后变得佛系。

在雪球,我创建的自选基金组合 $帅哥的资产配置(FP0025267)$ ,近一个月下跌2.68%,7成股票仓位,跑赢沪深300指数-3.78%。

我的股债组合均衡配置(75:25)具有较大的安全边际,有25%的固收,可以持续做平衡补仓,做好了资金分配管理,不管是价值的风,还是成长的风,耐心等风来。

指数型:75.07%

债券型+现金:24.93%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个佛系投资者,配置好你的现金、债券、股票等资产,然后不猜测,不预判,跟随市场波动,享受资产长期上涨,这才是投资的根本之道。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且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投顾非保本,不保证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