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近20年到底经历了哪些改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明天是高考第一天,注定是一个万众举目的日子。数据显示2024年高考的报名人数达到了1342万人,比2023年增加了51万人。万千学子鱼跃龙门,成败在此一举。小编也仿佛看到了18年前的那个自己,往事历历在目,思绪感慨万千。近乎20年的光阴足够长,长到可以改变很多事儿,包括高考。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捋一捋,20年间高考到底经历了哪些重要改革?

高考的改革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考试科目与模式的改革

考试科目与模式:

部分省市采用“3+1+2”模式,其中“3”指代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全国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在物理、历史中二选一;“2”是再选科目,涵盖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这四门科目中的两门。满分为750分。

另外一些省市可能采用“3+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加上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任选的3门科目。

科目要求与赋分方式:

在“3+1+2”模式中,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选2)以等级转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在“3+3”模式中,必考科目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选考科目则采取等级赋分制,按照考生全省排名折算成等级成绩后计入高考总分。

艺术与体育类考试:

全国各省市艺术类统考考试类别大致统一,但浙江省将表(导)演类的各个方向拆分成3个考试类别,因此浙江省艺术类统考有8个考试类别。

2024年起,体考文化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并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专业测试。

考试时间:由2天延长至3天。

改革前,高考通常在6月的7日和8日进行,为期2天。

改革后,部分省份将高考时间延长至3天,以适应新的考试科目设置。

二、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

高考英语听力考试:从“一年两考”到全国统考。

改革前,英语听力考试通常在每年的3月和9月进行,实行“一年两考”。

改革后,英语听力考试纳入全国统考,分别在1月和6月进行,其中6月的英语听力考试与高考英语科目合并进行。

综合素质评价:逐步引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参考。

部分省份开始探索在高考录取中引入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生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表现。

三、录取政策的改革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增加考生志愿满足率和满意度。

在部分省市实施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改革,允许考生填报多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志愿,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

自主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逐步推进,高校在招生录取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和需求选拔人才。

四、报名与管理的改革

电子化报名系统:提高报名效率和管理水平。

部分省份开始使用电子报名系统,考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报名,提高报名效率和管理水平。

准考证打印:由统一制作到考生自行打印。

改革前,准考证由省招生考试院统一制作后发放。

改革后,准考证由考生自行在指定的网站或APP上打印,方便考生获取准考证。

五、考试安全与管理的改革

加强考试安全管理: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安全。

加强对考试环境的综合治理,完善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实施阳光工程:推进招生信息公开和透明化。

完善“阳光高考”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明确高校招生报名、考试、录取各个阶段信息公开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提高招生工作的透明度。

综上所述,20年间高考在考试科目与模式、考试内容与形式、录取政策、报名与管理以及考试安全与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了多项重要改革,旨在使高考更加科学、公平、有效。

最后,小编祝愿他们高考顺利,十载寒窗皆得圆满。合上笔的那一刹那,有侠客收剑入鞘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