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机器人】机器人为何走强?一文了解未来潜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摘要:全球人工智能龙头英伟达举办的GTC2024大会即将召开,机器人有望成为本届盛会亮点。人形机器人概念越来越热,为什么今年尤其引人关注呢?相关板块又有哪些值得关注?今天跟大家聊聊。

1.春节后机器人板块强势反弹的支撑因素有哪些

节前受市场整体走势、特斯拉量产节奏推后等因素影响,机器人相关板块短期回调幅度较大,节后受市场风格、行业事件催化因素带动板块出现较大修复,春节假期OpenAI发布Sora大模型带动春节后AI热度及行情,特斯拉国内供应商进一步明确机器人量产节奏、3月份中国审厂等,也显示量产仍在持续推进,此外,英伟达在公众号上宣布将于3 月18日至21日在圣何塞会议中心举办GTC 2024大会,届时将发布加速计算、生成式AI以及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突破性成果,进一步聚焦市场关注。

2.目前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机器人定义为,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力,可在其环境内运动以执行预期任务的可编程执行机构。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预计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95亿美元、217亿美元、101亿美元,机器人市场规模合计约513亿美元,2017-2022复合增长达14.7%。人形机器人基于通用型算法,通过生成式AI,具备语义理解、人机交互、自主决策等能力,可适用于多个场景,在更多领域有更多可能性,目前仍处在产业化初期,根据高盛最新的预测报告,202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1000台,按照单价50万元进行测算,市场规模约5亿。

3.AI对于机器人板块有什么意义?

具身智能是AI进入物理世界进行交互的载体,机器人的本质是AI和硬件(传感器以及执行器等)的结合,AI算法模型是机器人核心瓶颈,AI技术的进步也为人形机器人产品性能迭代提供支撑。AI为机器人提供了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例如谷歌PalM-E和RT-2的推出,以及特斯拉开发人形机器人的端到端AI方法,机器人能够从历史数据中学习模式和行为,从而在没有明确编程指令的情况下,自主作出决策;AI增强机器人的外界感知能力以及交互能力,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传感器,结合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机器人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外界环境,并且能够与外界进行更有效的交互。

4.国内外机器人产业的差距与不同有哪些?

国外AI和大模型的进展快于国内,包括PalM-E和RT-2的推出,以及人形机器人的端到端AI方法等,海外也有很多开源模型和数据,国内大模型也在持续迭代,相关能力持续增强。国内机器人的优势更多在于零部件的批量制造能力,包括电机、减速器等零部件国内的产能和技术水平能够满足需求,丝杠、传感器等零部件,国内的技术水平和批量生产水平还在提升。

5.机器人产业长期发展趋势及利好催化?

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称“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

根据高盛预测,在理想状态下,若机器人软硬件在短期内 产生重大技术突破,实现具身智能的同时年均降本达到 20%,人形机器人全球市场空间有望在 2035 年达到 1540 亿美元,接近 2021 年智能汽车的市场空间,2025-2035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94%。马斯克认为,人形机器人将会是特斯拉的长期价值来源,如果人形机器人和人的比例在2比1,那么对机器人的需求量可能是100亿至200亿个,远超电动车数量。

发展趋势上看,AI进步带来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提升,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加入机器人赛道,AI与大模型等提升将加速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随着人形机器人的批量生产,硬件的BOM成本会大幅下降,应用场景来看,人形机器人的训练一般从单一场景再到更多元化的场景,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大家对机器人板块有什么疑问或者观点想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大家的留言我都会一一查看的,在合适的时候我会搜集好大家的问题,给大家统一解答。期望能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及时的投资分析和投资帮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详阅基金法律文件。以上观点、看法均为当前观点,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对于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在全面了解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运作特点及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审慎作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