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2023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12喜欢:1
请大家谨慎看待这篇文章,任何只针对价格变动而不考虑基本面的交易策略都是不靠谱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案例,这家公司应用的是获得诺贝尔奖的B-S套利公式来进行所谓的无风险套利,但最终结果是忽略了影响该公式成立的小概率事件,最终导致公司破产!
楼主文中是用历史数据来检验某一交易策略,这种交易策略只能存在于历史数据中,而未来的每一天的市场行情都是千变万化的,都与历史数据并不符合,所以,用历史检验的成功的交易策略在未来是不一定成立的,这一不成立会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
世界上没有无风险套利,即便巴菲特也不敢说他可以无风险的赚钱,现实中最完美的策略也只不过基于价值投资的低风险高收益罢了!

热门回复

2016-02-03 11:29

两种流派,水平最重要,量化和价投都要看水平,至少据我观察,雪球很多所谓价投忽悠能力大于投资能力,连市场心理都不研究就会傻看财报和个股估值,最后就是买在半山腰上,等真正便宜的价位出来手里早就没现金了。等下一波牛市才解套,或者干脆装死到真死。

2016-02-02 22:46

也可以像你说的这样,如果它没有杠杠,如果他风控做的好一点,他不会死,但他也不会有以前的辉煌,我认为他不是不懂这些风险,而是源于自信,对其数学模型的自信!现在看索罗斯很风光,当年也是高倍杠杆过来的,如果发生小概率事件一样完蛋,如果那样的话,大家也可以评价他不懂风控!

2016-02-21 08:58

赞同

2016-02-12 19:49

yes[很赞]

2016-02-12 19:15

关于房产的问题,你算出来的50倍的PE应该用的是房租当收益吧,其实,房产更应该看成是商品,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从广义上说,股票的价格也受买卖双方的供求关系影响,只不过这种供求关系及其不稳定,变化非常巨大,相比之下,商品的供求关系在一段时期内是比较稳定的
在中国,大城市是有天然的优势的,比如更好的工作发展机会,更好的医疗条件,更好的教育资源等,所以人们都愿意往大城市跑,需求增加了,价格自然就高了,相比之下,现在的中小城市有很多鬼城出现,这也是受供求关系影响,如果未来人们都愿意到中小城市居住,北上广的房价自然就低了

2016-02-12 19:07

任何一支股票都有内在价值的,当然亏损的公司除外,从广义上说,价值是当前净资产的纯现金部分加上未来净利润的折现值,狭义上说就是未来现金分红的折现值,价值是永远存在的,至于大小非减持最主要原因是价格远高于价值。

2016-02-12 18:52

住房的问题一会再讨论,单纯说股市,我说3点。1,港股定价就是以价格除以分红这个指标为主的,也就是说港股更看重的就是分红,相比较而言,A股的定价比较混乱,炒作因素占很大成分,所以对于一些即有A股又有港股的公司来说,如果是从控制权角度考虑,那麽肯定是港股好,因为便宜,但对于散户来说,未必港股比A股好,因为参与的主体,投资思路等都不一样,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2,周期性行业问题,石油,化工,水泥,钢铁,券商等属于周期性行业,它的盈利水平受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表现出来的净利润增长率时而是正增长,时而是负增长,所以投资这类行业最好的时机就是在坏的周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巴菲特在27美元左右抄底石油股就是这个思路,还有一类行业是不受经济周期影响或者影响很小,比如医药,传媒娱乐,环保,互联网,新能源等,5年前我国的汽车行业也属于这类,但现在应该变成周期性行业了,这类行业的特点是整体行业的净利润增长率可以长期正增长,这类行业往往也是受资金追捧的,表现出来的整体行业的PE都会比较高,但当股灾时,这类股也同样会被错杀,而这类错杀股是我认为的最大的机会,但最关键的是判断是否被错杀,一要看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二要看当前价格是否足够低,用的标准就是前面所说的标准
3,确定性问题,计算股票的价值最难的地方是估算未来所有年份的利润,可以说没有人能准确知道这点,所以巴菲特只在能力圈范围内选股,你对行业越了解,对股票的前景估计越准确,另外,正是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足够的安全边际,我们估算未来的净利润增长率时可以打一个很大的折扣,比如某股票历史5年的净利润增长率能达到10%,我们假设未来5年的增长率是5%,然后是0,由此计算出的价值和当前价格相比较,或者直接假设未来增长率一直是0,价值和价格相比是什么情况,另外从折现率上要尽量设置高一些,比如我设置的是9%,如果在这样最保守的情况下算出的价值还比当前价格高出很多,那麽这支股票就对我有吸引力了
当然,净利润增长率持续是负增长的坏行业,上述分析不适合,但解决起来也很简单,要么要求一个极高的安全边际,要么就不在这样的行业里选股

2016-02-12 17:53

感谢回复了这么多字。非常感谢,但是我还是有疑问,因为我坚持了5年以上买低pe蓝筹价值投资不赚钱的经历,例如2010买入中石化h到现在的话是7块跌到4块。

我觉得我们不能从买入公司100%去考虑。因为我们能买入的是n%,假设北京一共有1000套房子存量,每天只交易10套,这10套都卖天价,也不能推理出北京的1000套房子都是天价。就像以前说东京的房子全卖了能买下整个美国。我的意思是我们只能买入n%,所以不能以买100%去估计价格,就像定增往往比当时的股价更低一些,买批发数量的用批发价格,但是我们只能以零售价格去交易。

股价除以分红是15左右背后还是pe。但是为什么有的pe高,有的pe低,回头看中国石化h多年以前pe也低,但是现在过了多年股价可以跌的更低。因为市场对公司未来的收益有预期,大家觉得明年这个公司可能会亏钱,就把这个预期反应进去,但是有时候这个预期可能是错的。

我觉得价值投资本质可能是逆向投资加成长投资,例如巴菲特08年买byd而不是中国石化,byd当时的财报也不好看。如果公司和银行有永恒的价值,汇金和大小非为什么要抛出这么有价值的东西给我们?

另外一个方面我从来没有见过北京zf抛售过土地和房子。于是北京房子pe50,a股整体pe是15,还有可能跌到pe9。

2016-02-12 17:29

说说看,你是如何解决的?

2016-02-12 17:13

价投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假设:如果你想100%收购某支股票,使它成为你的私人公司而退出股票交易,这时你愿意用什么价格购买?这涉及到2方面问题,1,这家公司账面上有多少现金,2,这家公司未来的净利润情况,将未来的净利润折现,一般是用你当前的无风险收益率作为折现率来进行计算,比如你没有投资途径,只把钱存银行,那麽银行的存款利率就是折现率,如果你进行民间放贷,每年有10%的收益,那麽10%就是折现率,用这个折现率将公司未来的净利润(现金流)折现(这部分内容很复杂,想了解可以参考相关书籍或者上网搜索相关内容),再加上这家公司的当前账面现金就是你所能支付的最高的购买价格,因为这个价格和你把钱存银行或者放贷的收益是等价的,通常情况是在这个价格基础上再打一个折扣就是你愿意支付的购买价格
但在2级市场买股票的情况比这个又要复杂,因为小股东一般情况是得不到公司账面现金的(净资产),而能得到的只有现金分红,所以最严格的定价是只将现金分红折现,如果价格相比较这个折现值还有不错的折扣,就符合价值投资的标准了,如果用间接价值法来说,价格除以分红小于15或者12就可以投资了,如果价格比这个还低的多,那麽这就是市场的非理性导致的价格错杀,长期看可以理解为超额利润
我还有些心得晚上再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