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持基体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市场变幻莫测,在高度的不确定性下,有的“养基人”就像是在“抽盲盒”,每日小心翼翼的打开收益界面;而有的“养基人”则显得较为从容,买完之后,可能很长时间不会打开收益页面。

为什么有的人买入后忧心忡忡,有的人则会云淡风轻?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持基体验呢?该怎么优化自己的持有体验呢?

有些人可能会说,可以买类似银行理财的低波动产品来进行“减震”;也有人会说可以通过定投,平滑成本,优化自己的持有体验。当然,通过这些方法确实一定程度能够缓解我们的“养基”焦虑,但是这些方法都治标不治本:买银行理财,账户波动是减震了,但是投资收益也受到影响,如果碰到市场上涨的行情,也只能望洋兴叹,体验仍然不佳;定投虽然能够平滑账户总体成本,但是并没有改变持有产品本身的风险和波动,在市场出现回调时,投资人仍不免感到焦虑不安。

造成持基体验不佳的根本原因是投资者选择了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适配的基金产品。只有当投资者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时,投资者才有可能长期持有基金,才能通过长期持有实现基金投资收益。

2021年10月,景顺长城、富国、交银施罗德、中国证券报共同发布《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反响很大。“基金赚钱但基金投资者不赚钱”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报告指出过去15年(截至2021年3月末),三家基金公司主动股票基金业绩指数上涨了9倍,年化平均收益率16.7%,但是所有购买过这些基金的个人投资者的平均收益率只有8.85%,61.7%的基金投资者的收益率在-10%~+10%之间,11.2%的基金投资者获得30%以上收益,只有2.32%的投资者获得了翻倍以上的收益,亏损超过30%以上的投资者占比为1.01%,基金投资者的收益与基金收益相差甚远,投资者的持有体验较差。

我们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投资者没有认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我们想要获取基金收益就需要我们拿的住,而拿的住的条件是基金产品风险水平在我们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但是投资者常常盲目的选择高收益的基金产品,而忽略了高收益产品伴随的高风险,在股票市场短期上涨时这个现象尤为明显。在股票市场短期上涨时,投资者常常基于市场会上涨的判断,选择了超过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产品,或者持有过大比例的股票基金,而当股票市场出现回撤时,基金投资者终于认识到自己根本承受不了如此大的波动风险,于是赶紧卖出所持有的基金,持基金体验很差。

可以把投资过程比作是一趟漂洋过海的航行,我们这些基金投资者比作乘客,投资的基金产品比作客船,客船的速度和颠簸程度就好比是基金产品的收益率和波动率。总的来看,速度越快就颠簸越厉害,犹如投资中的高收益对应着高风险。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快到达目的地,正如财富管理的目标是在风险可承担的前提下力争取得最好的投资收益。

我们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快船可以较快的到达目的地,但是途中颠簸起来就像过山车,如果我们身体素质好,就能扛得住,但如果身体素质不好,就会晕船吃不消;慢船行驶平缓,我们大多能够平稳安全地到达目的地,但耗时很长,很多人时间上等不起。在有众多班次客船供选择的情况下,我们会如何安排自己的航程呢?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颠簸到达什么程度后自己的身体会吃不消。其次,我们需要全面了解每条客船的速度和颠簸程度。最后,我们选择适合自己乘坐的轮船,理性办法是:先圈定那些颠簸程度不至于晕船的班次,然后从中选择速度最快的客船。

把乘客乘船的逻辑转换到投资中,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例如,持有基金产品一年后可以接受的最大损失是多少?其次,理财投资者要弄清楚长期收益目标和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既知道不同长期收益目标所对应的波动风险,又知道不同风险水平所对应的长期收益率。最后,投资者按照自己可以承担的最大风险水平来选择基金产品,或者通过资产配置构造一个基金组合。

相信这么做后,我们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持基体验。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对指数在历史特定时期的历史业绩进行模拟,不代表未来业绩表现。